索紹婷+馬昂昂+周鷺瑩+苗嘉鑫
摘要:現代物流在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持下,正向著從單一運輸與倉儲的基礎物流服務組織轉變到以現代管理、科技和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綜合性網絡化的物流組織。倉儲作為物流的重要環節,其發展直接影響著整個物流行業的現代化轉變進程。但我國倉儲行業起步慢,發展慢,倉儲成本高,現代化、信息化程度不夠,還處于傳統的倉儲管理階段。針對倉儲業現狀以及所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一種協同倉儲IOOE模型,為倉儲行業協同化發展提供一種思路。
關鍵詞:倉儲業;企業聯盟;協同模式;物流
一、引言
近幾年來得益于我國互聯網絡和電商行業的高速發展,加上我國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物流行業正展現出一個積極的發展態勢。在此過程中,倉儲對整個物流活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大多數倉儲企業僅提供單一的倉儲服務,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低,既不利于企業自身發展也不能適應物流行業現代化進程的轉變。因此需求更符合當下時代特點的倉儲行業發展模式很重要。
二、我國倉儲業現狀
倉儲的主要功能體現在對生產的支持,對產品的儲備以及對配送分類的支持這三方面[1]。由于近幾年來電商行業、進出口服務及制造業的蓬勃發展,導致庫存量不斷增加,刺激著倉儲行業的發展。此外,國家對基礎設施條件的大力完善,以及對物流行業發展的大力支持,為倉儲業的發展營造了積極良好的外部環境。
然而我國倉儲行業起步晚,倉儲技術、倉儲條件等各方面軟硬件設施不夠現代化,專業化程度參差不齊。所呈現的主要問題如下[2]:
(1)投資大。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最大資金投入為購置土地使用權,而倉儲用地歸屬工業用地,因此土地使用稅收高,租賃費用高,外加倉庫建設所需的綠化消防等投入,導致倉儲企業總體成本較高。但是倉儲業歸屬于國家第三產業,盈利水平是遠遠不及工業,簡單將倉儲用地與工業用地歸置一類,將會給倉儲企業太大的土地使用成本負擔。
(2)收益低。倉儲業與同類型物流主體企業相比,效益并不具優勢。在國家經濟普查的結果中顯示,所有物流主體企業中,平均業務收入利潤率為8.77%,而倉儲業僅為2.6%;物流主體企業平均資產利潤率為2.86%,而倉儲業僅為0.92%。 低廉的效益,使得企業在對技術更新和人才投入上的資金少之更少。
(3)倉儲設施閑置問題突出。在全國大概有300多個物流園區在籌劃與建設中,但是據相關調查顯示,約有60%的物流園區為空置狀態,其主要原因為部分地區未考慮自身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盲目跟從,物流園區自身目標定位不明確,不能吸引企業入駐,以及缺乏全局考慮等。
(4)信息平臺建設不健全。倉儲行業中沒有一個較為權威共享系統,導致倉儲行業集成程度不高。少許企業有僅供內部使用的信息平臺,但并不對外共享。
三、協同倉儲模型
基于以上倉儲業現階段所呈現的種種問題,物流企業聯盟下的倉儲協同模式不失為一個較為有效的解決思路。倉儲環節正需要向貨物流轉中心的角色蛻變,需要提供諸如運輸配送、包裝、采購、集散分揀和保稅等當下企業所需要的現代化倉儲服務[3]。但是對于正處于轉型階段的倉儲企業,一家企業要同時具備提供種類多,高質量的倉儲服務的這種綜合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若能將所有倉儲資源盡可能的進行組合,發展基于物流聯盟下的倉儲協同模式,是一個符合當下倉儲行業現狀且有助于倉儲企業成功轉型的有效路徑。
協同理論的研究及應用在物流領域并不陌生,協同物流模式已然成為目前現代化物流模式的發展趨勢,其主要通過將多個企業的物流技術和資源進行互補來一起實現物流活動,從而產生相應的協同效應,使物流服務更加高效便捷[4]。
基于物流聯盟下的倉儲協同模式是為達到一定的市場目標,通過網絡把分散的倉儲資源聯結在一起的動態服務組織。具體步驟是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對倉儲活動過程中的人、物、信息等進行全面的集成,有效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進行協同工作,從而實現相關企業之間倉儲任務的合理分配、資源的優化組合,提高企業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能力[5]。對于基于物流聯盟下的倉儲協同模式,本文構建了IOOE模型,為更好的實現倉儲協同。
IOOE模型由需求識別(Identification)、聯盟組建(Organization)、聯盟協作運行(Operation)和聯盟解散(End)四個板塊(即四個階段)組成。
第一個階段為需求識別,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和方案制定兩個部分。需求分析主要工作為對企業能力和外部環境的支持力度進行分析,確定在哪些服務上需要組建協作關系,哪些環節需要尋求合作,以及與合作伙伴達成合作意向,盡可能掌握足夠多的倉儲服務資源。第二部分是方案的制定,主要根據客戶的需求,制定個性化的科學的服務方案,包括儲存方案、包裝要求和運輸方案等。
第二階段為聯盟組建,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任務分解,將制定好的的客戶倉儲服務方案依據任務類型分解為多個子任務,并建立每個子任務的需求模型。通過比較所需資源與自身資源能力,制定任務匹配方案。在任務匹配方案制定好之后,當企業自身資源不能滿足需求時,依據第一階段的需求分析中所掌握的來自其他企業的倉儲服務資源,挑選合適的合作伙伴,與其達成聯盟的組建。
第三階段為運行階段,在聯盟組建好之后各個倉儲企業需按照聯盟的約定,各自完成相應的庫存、運輸或包裝等工作。在實施階段,往往會遇到很多突發情況,導致有的企業成員無法按時按量完成任務要求。面對這種情況,在運行階段特別設立一個調整環節,主要是通過企業成員向任務發起者的反饋信息,對方案進行及時的適當調整。
第四階段階段是聯盟的解散,主要工作是對此次聯盟合作進行總結與反饋,挖掘企業之間更多的合作可能,完善整個協同系統,提高企業服務質量,促進行業發展。
四、總結
基于物流聯盟下的倉儲協同發展符合當下我國倉儲行業現狀,協同倉儲IOOE模型提供的只是一種思路,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完善,例如企業內部服務能力如何評估,如何需求合作伙伴,還有信息平臺的建立,如何共享數據以及如何規范行業標準等等。這也將是下一步倉儲協同模式研究需要完善的部分。
參考文獻:
[1]林成波,萬國偉.寧波市倉儲行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29):105-106.
[2]周恒.現代物流倉儲管理現狀及其發展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 2016,(02):44-45.
[3]李鵬.論現代倉儲的高效管理措施[J].科技與創新,2015,(07):45+48.
[4]黃穎.物流聯盟中的協同倉儲問題研究——算例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5,(34):111.
[5]謝磊.供應物流協同與供應鏈敏捷性、績效關系研究[J].科研管理, 2012.33(11): 96-104.
作者簡介:
索紹婷(1991-),女,布依族,貴州,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