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社會的不斷變革中,SWOT理論分析法逐漸得到了大眾的認可。筆者將運用SWOT分析法,通過對內部的優勢(S)、劣勢(W)分析和外部的機會(O)、威脅(T)進行綜合分析,多方面對高等院校體育與社區體育聯合共贏進行研究,并針對其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具體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體育;社區體育;SWOT理論
引言:
據筆者了解,目前關于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社區體育十分缺乏專業性和較為科學的指導,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會出現一些意外。其次,在校體育專業的大學生,接受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對相關專業有著較為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但由于長時間呆在象牙塔里,無法獲得一個社會實踐的機會,缺乏經驗。最后,和高校體育相比,社區體育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即天然的場地資源。兩個個體獨立運營都顯得較為薄弱,而兩者若成為良好的合作伙伴,通過高校體育和社區體育聯合,便可以大大解決以上幾個問題,達到雙方共贏的局面。
一、對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聯合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現代大學生都充滿了創意和想象力,在聯合的條件下,可以借鑒學生們在校內開展的體育項目,將靈活多樣的體育項目、活動融入社區中,豐富社區體育的活動內容。同時,在將大學體育活動帶入社區的過程中,為體育專業的學生提供了一個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們能夠有機會將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轉變為實際操作中的經驗,提高學生們的實踐動手能力,豐富同學們的人生閱歷、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使同學們在工作中學習,在工作中成長。更能夠合理的運用國家資源,將體育場地、運動器材、設施等合理利用,形成“人人能健身,大家齊鍛煉”的良好的社會風氣[1]。
(二)劣勢分析
高校體育專業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具有自己所擅長的體育項目,是我國體育事業的堅實后盾,也因為其的特殊性質,高校的體育器材普遍具有固定、專業、針對性強等特點,不適合社區群眾使用,因此高校場地設施無法很好的滿足全體居民鍛煉的需求。同時,從高校中走進社區的學生,素質、能力等各方面良莠不齊,常常會出現社區體育與高校體育相結合的方案沒有辦法很好的實行的情況,甚至可能走進人為的誤區,脫離結合原有的初衷。
(三)機遇分析
隨著近期世錦賽及全運會的風潮下,在社會中刮起了“全民健身”的風潮,社區居民的運動健身意識日益高漲,為全體居民在體育鍛煉上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在高校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區的同時,為學校的專業辦學提供了更加生動、完整的教學資料,為學校調研提供了研究素材,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了許多崗位和機會,也給同學們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與實施的條件。
而更加引起筆者關注的是,國務院頒布的《公共體育文化體育實施條例》中有一條便是:“國家鼓勵機關、學校等單位內部的文化體育設施向公眾開放”。這一條例既保證了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聯合的合法性,同時也代表國家積極倡導這一行為的實施。
(四)威脅分析
筆者通過分析了解到,即使步入高校的學生有著較為成熟的心智,但是高校學生受到侵害的情況仍屢屢出現[2]。高校往往會考慮財力、管理、安全,擔心學生脫離學校的教導,漸漸消磨掉身為學生的自覺性,于是對雙方聯合這一行為常常并未積極鼓勵倡導,甚至為出現不支持的情況。而這一舉動甚至會導致雙方聯合無法實施,所以,引導這一部分的人轉變觀念便顯得十分重要。
二、雙方聯合的改善對策
(一)社區方面
針對社區方面主要有以下兩個思路,一是把想要來的引進來,二是將已經來的留下來?!耙M來”的主要思想是:社團要積極主動聯系當地各大高校,并重點關注具有體育教育、社區服務等相關的學校,使雙方聯合的對接更加融洽、更具有專業性,盡量為教師與相關專業的學生開辟更多方便的途徑。而“留下了”即是:要將物質獎勵與精神表彰相結合,在分配適當的工資獎金的情況下,也要注重精神的表彰,如采用獎狀、聘書、紀念品等,給志愿者的貢獻給予肯定,使參與服務的人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而提高工作積極性,堅定留下了為社會做貢獻的想法。
(二)學生方面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志愿風險精神,積極投身社會志愿服務,培養肯吃苦、不服輸,“著手于小事,服務與大家”的精神,為我國社會主義道路奉獻出自己的力量。與此同時,還可以檢驗學生們在校學習成果,了解自己的優勢及不足,將優勢合理運用,把不足及時改正。
(三)學校方面
學校領導、人民教師應及時改變觀念,與時俱進,從多方面、多角度考核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摸索每項社會實踐背后所蘊含的意義,能夠教會學生的能力與知識。迎合我國政策規章,鼓勵學生走出學校,走進社會,為社會培養有實踐操作能力的人才,將雙方聯合的活動開展的更加富有意義,使其成為學校的特色。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時代在進步,而我們也應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腳步。充分利用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達到雙方共贏的局面,開啟全民健身的新階段。
參考文獻:
[1]王媛.要把學生吸引到課外活動中來[J].中國學校體育,2015(6):56-58.
[2]李翩江.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與管理現狀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21-123.
作者簡介:
屈利軍,湖南衡陽人,1982年10月出生,經濟學碩士,講師,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公共教育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職業教育、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