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遼河油田公司超稠油開發為例,詳細分析論述油田企業經濟規模產量優化配置的具體實施環境、主要做法以及問題建議。
關鍵詞:量本利;模型;優化;超稠油;產量
前言
遼河油田以稠油、超稠油開發為主,其產量占到總產量的一半以上。油田公司基于單井效益統計評價結果,建立起原油產量與成本的量本利分析模型,深入探討不同開發方式下影響超稠油開采產量、成本的因素及約束條件,最終實現不同油價或成本指標下的超稠油經濟規模產量的優化配置。
1 蒸汽吞吐經濟產量優化
達到區塊整體配產經濟合理的目標必須實現蒸汽吞吐產量、成本與效益的有機結合。對處于不同生產層位與生產周期的油井進行階段生產能力和成本發生情況預測,累加形成區塊產油量與總成本的關系曲線。當區塊的產量達到一定的規模才會形成效益,即在攤薄固定成本以后噸油成本才得以快速下降。將該曲線進行優化,形成不以零產量為起始原點的產量與成本關系曲線,可根據不同的原油價格、合理的利潤要求、成本指標界限等約束條件在曲線上選取對應的截點來確定經濟產量。
圖1-1 量本利分析模型-產量與噸油成本關系曲線
注:Q為原油產量,P為原油銷售價格, 為銷售利稅率,R為原油商品率,VC為噸油成本,TQ為累計產量
1.1 達到盈虧平衡時的產量:在產量與噸油成本關系曲線上當噸油成本的值為P(1-r)R時,對應的產量為盈虧平衡產量,在有2個交叉點時,應為靠近原點的一點。
1.2 利潤最大化產量:在產量與噸油成本關系曲線上當噸油成本的值為P(1-r)R時,對應的產量為利潤最大化產量,在有2個交叉點時,應為遠離原點的一點。
1.3成本最低產量(VCmin):在產量與噸油成本關系曲線上表現為曲線與 軸平行直線的切點。
1.4成本控制指標產量:在現實生產經營過程中,上級會給生產單位下達成本控制指標,這時在曲線上表現為與成本控制指標相等的VC點對應的產量,一般應為遠離原點的一點。
2 SAGD經濟產量配置優化
衡量SAGD開發效果最直觀的經濟指標是階段油汽比,可計算某銷售油價下的階段極限油汽比,或是找出階段油汽比與操作成本的對應關系,從而確定合理的效益產量。
3 蒸汽驅經濟產量配置優化
蒸汽驅與SAGD的成本項目和成本發生習性相似,都是屬于連續注汽連續采油方式,可以采用與SAGD相同的經濟配產方式,但應根據蒸汽驅生產特點調整參數。
4 超稠油經濟產量規模的確定和優化
超稠油產量規模的確定不應是簡單的三種開發方式產量之和,而應是一個動態優化調整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既要保證產量和成本指標,又要根據市場條件變化進行調整以保證企業實現最大效益。
4.1找尋產量與成本的最佳匹配點。一是控制成本支出,降低噸油生產成本,二是在投入不增的前提下,提高單井或井組產量。使產量與噸油成本關系曲線整體下移,實現產量與成本指標的匹配。
4.2根據市場條件變化動態調整產量結構。目前,蒸汽驅產量規模最小,但噸油成本最高;SAGD產量逐漸上升,但噸油成本也高于蒸汽吞吐。因此,可根據市場條件的變化調整SAGD、蒸汽驅開發方式轉換的規模和進度,在低油價時可以放緩轉SAGD井組工程的實施進度,調整已轉SAGD井組生產的注采參數,提高油汽比,降低噸油成本。
4.3控制投資規模,降低固定成本。原油生產成本由固定和可變兩部分成本構成,如果固定成本降低則可下移曲線在圖中的位置,企業達到盈虧平衡時的產量降低,利潤空間加大。因此,控制投資規模提高投資效益,控制人員工資總額,壓縮其他直接費、廠礦管理費等非生產性支出至關重要。
5 結語
在建立了量本利分析模型以后,可以根據不同的油價或成本指標簡便科學地確定超稠油經濟開采產量,更好地指導油田生產經營活動,尤其是應對低油價開展的關井限產工作。配產結果與市場油價變化和生產成本情況結合緊密,如果給定市場油價就可以在曲線上找出對應的經濟產量,基本上實現了價格、產量、成本的有機結合,保證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充分利用量本利分析模型,優化配置超稠油經濟產量,深入研究限產與效益產量的關系,減產不減效益,近期限產與長期穩產實現統籌兼顧。
參考文獻:
[1]沙樹峰,量本利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2007,(30)
[2]邊永智,量本利分析的數學模型[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05)
作者簡介:
安兆治,男,1977年8月出生,1999年6月畢業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自動化儀表及應用專業,現工作于遼河油田公司規劃計劃處,投資項目主管,工程師,主要從事于油氣勘探開發業務投資項目前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