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瑩
摘要:在地鐵運行中存有突發事件發生的概率,因此,在面對地鐵的突發事件時,相關部門應當采用科學性路徑對其進行處理,增加運營組織的合理性。在應急事件發生后,相關人員首先應當按照地鐵應急運營管理原則保證地鐵運營安全的情況下,最快時間恢復服務,減低突發事件對地鐵運營的影響,也降低地鐵運營的損失,增加對實際交通需求的滿足度,從而使地鐵運營質量得以多角度優化。當下,針對地鐵運營的突發狀況的應急對策中存有較多漏洞,因此,相關人員應當采用科學性路徑增加應對的有效性,從而使地鐵運行的穩定性提升。
關鍵詞:地鐵應急情況;運營組織;調整方法
1行車調度在地鐵運營組織中的作用
地鐵運行離不開的行車調度,通過統一調度,全面解決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比如:客流增減、列車晚點、運營秩序紊亂、突發事件及設備故障影響等問題,任何一個問題的出現,均會影響到列車準點運行,影響了下一車次的運行,只有通過良好科學的行車調度,才能確保地鐵維護日常運營,良好的組織工作能夠隨時處理情況變化,對事件進行統一協調、及時處理,通過有效的組織調整措施,確保各次列車盡可能按運行圖做好行車安排。可以說,地鐵運行離不開行車調度指揮,作為地鐵運營核心工作,能夠在地鐵運行過程出現的設備故障和突發事件進行調度、指揮,確保各列車安全、高效、及時運行,維護運行秩序,保證乘客出行需求。
2地鐵應急事件中運用組織方法應遵循的原則
2.1信息化
信息化是當下時代的主題,在該背景下,信息發布的重要性提升。在地鐵發生相關事故后,相關部門應當采用信息化路徑對事故的相關情況向民眾公布。從而降低民眾的恐慌性,提升了民眾對事故相關狀況了解的真實性和精準性。有效避免了謠言的傳播。因此,在相關事故發生后,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對信息整合,并傳送至信息聯動部門,并有該部門采用信息化路徑對信息進行統一發布。
2.2安全性
在地鐵的運營中,相關人員應當將安全運營作為其首要觀念。在針對突發事件時,有關人員也應當將安全性原則作為其應對的第一原則。在地鐵運營中出現突發事件時,相關人員應當將乘客的生命安全擺在首要位置,在地鐵的設計中,應當配有安全性措施,從而提升地鐵的安全性。其次,在地鐵的運行中,相關人員應當采用科學性路徑增加對地鐵運行狀態的掌控度,同時,也應當增加對故障修復區域的恢復狀況的掌控度,從而使對危險源的掌控有效性提升,從而提升對乘客安全的保障性。
2.3服務性
在地鐵運行中,相關人員應當采用科學性態度對乘客進行服務。因此,在針對突發事件運營中,相關人員應當考慮其對乘客造成的后果。在針對突發事件運行前,應當將運營將會帶來的影響向乘客告知,從而使影響最小化,對損失也可以進行科學性控制。
2.4通行性
在地鐵發生事故后,相關人員首先應當在第一時間內回復地鐵通行,然后再對漏洞進行彌補,從而使地鐵的通行率提升,也使事故的損失最小化,使地鐵的運行率得以保障。因此,相關人員應當在能夠安全運營后馬上通車,然后再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檢修,從而使地鐵運營的穩定性提升。
2.5快速性
在針對地鐵應急事件的應對中,相關部門應當采用科學性路徑提升工作有效性,在發現突發情況后,相關人員應當對其進行最快速度的處理,并將相關情況上報至上級部門,從而使突發狀況在第一時間內得以控制,從而防止其后果嚴重化,也將風險把控在最低范圍內。相關部門應當注重運營組織的完整性,從而使返工現象得以杜絕。。
3地鐵應急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在地鐵的運行中,對其存有影響的因素具有多元性,能夠導致突發事件的因素也具有多元性。因此,無論在對地鐵的設計階段、施工環節還是在地鐵的運營階段,都存有引發地鐵事故的因素。在通常狀況下,可以將引發地鐵施工的因素分為四種原因,即為人為原因、系統原因、環境原因、管理原因等。其中,人為原因是指地鐵在運營中由于人為破壞、相關人員操作不當等原因引發隱患。系統原因是指整體的地鐵系統在運營中存有較多漏洞;環境原因是由于當地所在地勢、溫度濕度、氣候的原因對地鐵運行進行影響。管理方面是指在地鐵運行中,相關人員對相關情況的把控存有漏洞。根據相關統計可知,高發的地鐵安全事件主要為恐怖襲擊、踩踏事故、地鐵相撞、地鐵脫軌變形、火災等。
4地鐵應急事件中運營組織方法分析
4.1地鐵應急事件發生時的運營組織方法
首先,相關人員應當在相關區間停車或者扣車,如果在前方車站發生相關事故,應當對后車進行扣押。在停車階段,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采用科學性路徑對乘客進行安撫,并根據狀況對乘客進行科學性疏散,在保證乘客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故障排除的充足性。相關人員應當定期對地鐵線路進行檢修及調試,并采用科學性路徑增加相關制度的完善性。
其次,在地鐵運行階段應當對素對進行限制,并且應當增加車輛停站時間,從而降低地鐵運行壓力。針對再運車輛,工作人員應當采用科學性路徑對其數量進行調整,淘汰存有運行故障的車輛,從而使運行的安全性提升。從而使相關人員對地鐵應急事件處理的有效性增加。
4.2組織列車小交路或反方向運行
如果地鐵一條線路擁堵的時候,就會導致列車不能到達終點做折返運行,這樣就會使另一側的列車因為列車不夠而減少,影響下一輪次發車,有一些列車突發事件后在相當長時間內會長期占用車站及區段,那會長期沒有列車通過,使乘客全部滯留到車站,如果人數不斷增加,就會導致車站不能快速通行,要想解決這種情況,最好用的方法則是組織列車做小交路運行,這樣,通過合理的組織,清理開擁堵線路,使列車能夠折返運行。另外,當一個方向列車密度過大,則需要利用岔站渡線進行解決,將列車轉到密度小的線路上做好反方向運行,縮小列車發車的時間間隔,保證列車發車均衡。
4.3對故障車進行救援
列車如果在運行中出現了設備故障,就會造成一定時間內的運行速度放慢滯后,導致全線堵塞,可能通過前方或后方列車清客救援的方式,及時清理故障列車,送到存車線或回車廠做好進一步的認定和檢修。站前折返進行正確的引導。
4.4地鐵應急事件處理后的運營組織方法
如果地鐵晚點或者因其他原因延誤較長時間,針對該狀況,司機應當采用科學性路徑縮短運營時間,增加在區間的運行速度,如果遇到乘客流量大或者前方出現意外等狀況時,相關人員應當在對區間進行調整,降低地鐵折返數量,從而使實際運營有效性增加。當下,相關技術發展速度較快。因此,相關人員應當對地鐵列表進行可續性調整,從而增加地鐵對相關調整的執行性。
結束語
在地鐵的運行中存有較多不確定性因素,這些因素增加了地鐵運營事故出現的幾率。因此,相關部門應當采用科學性路徑對地鐵運行中出現的突發性狀況進行處理。在對地鐵的運營管理中,相關人員應當增加對相關事項的管理。在面對地鐵運營中出現的突發性狀況,相關人員應當采用信息化路徑提升地鐵的安全性,從而提升其對相關事件應對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參考文獻
[1]鄭佳鵬.地鐵應急事件中的運營組織方法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6,20:325.
[2]何靜,李騰江.地鐵運營預警評價指標系統的建立分析[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6,04:75-78+84.
[3]蘭貞,李得偉.基于事故數據挖掘的地鐵應急維修人員分配策略研究[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6,2509:58-62.
[4]茹小磊.城市軌道交通應急接駁設計[D].長安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