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瑋
摘要: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本土市場已經滿足不了國內企業的需求,于是企業開始開拓海外市場。而進行海外并購是企業進入海外市場,提高自身價值的有效途徑。可是,跨國并購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風險。本文認為財務風險是跨國并購活動中最不可忽視的風險。一般來說,財務風險較其他風險而言,更容易量化評估。但企業往往意識不到,也不采取合理的風險評估程序,這便導致原本想要通過并購提高企業價值的企業遭遇到財務風險,甚至導致破產。因此,本文從跨國并購的整個流程出發,逐一分析各個流程中可能會帶來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并購戰略風險、估價風險、并購融資風險和并購支付風險等。
關鍵字:中國企業;跨國并購;財務風險
一、引言
與國內并購相比,跨國并購更具有復雜性。并購過程中的諸多風險歸結起來最終都會通過企業發展運營成本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狀況,引發企業的財務風險,甚至造成財務危機。因此,要對并購每個過程可能遭遇的風險進行分析,才能更好的提出管控措施,確保并購的有效進行。這些環節中可能引發的財務風險有:
二、并購戰略風險
并購戰略風險主要是指由于沒有充分考慮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企業自身財務狀況和對并購目標的實力認識不清這三方面而導致的企業財務遭受損失的不確定性。
(1)制定并購戰略時應考慮的是企業發展戰略要求。要選取與本企業發展戰略相一致的企業進行并購。
(2)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嚴重影響著并購的成敗。要完成一項并購,必然要支付大量的現金,也就是說企業必須擁有足夠大的現金流。否則就要進行負債籌資,這就要承擔巨大的償本付息的壓力。若不能按時歸還,就會造成財務狀況的惡化,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
(3)對目標企業進行詳細的審查也是非常必要的,要盡量克服信息不對稱的弊端,對目標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在行業中的聲譽及企業發展前景做出全面的了解。
三、并購定價風險
在確定了目標企業之后,并購雙方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合理的估計目標企業的價值,作為成交的底價。在對被并購企業進行估價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選擇適宜的評估方法。評估目標企業價值的估值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折現現金流量法、凈資產賬面價值法、市盈率法、企業期權定價、基于成本和收益定價分析等方法。至于選擇哪種方法進行評估,則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而定。
(2)合理的預期企業的未來收益。正確預期企業的未來收益是正確估價目標企業的必要條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確定合理的未來現金流,然后采用合理的貼現系數進行折現,最后結合過去年度的資產狀況確認目標企業的最終價值。這當中哪一步出現失誤都會影響最后企業價值的確定。
(3)信息不對稱。要想準確的了解處于國外的目標企業,并購方常常要依靠中介機構的幫助,而目前國內的中介服務的專業服務能力較差,不能提供客觀、獨立、公正的信息,服務品種少,服務質量低,不能中國企業跨國并購進行有效地指導,使信息不對稱風險盡可能的減小,便使得跨國并購的交易成本增大,增加了價值評估的準確性風險。
(4)競爭者行為。在并購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多家企業同時將一家企業作為并購目標的情況。競爭對手為了得到目標企業,往往會提高本來設定的價格,有時會喪失理智,給出一個超出目標企業原有價值的價格,給企業帶來價值評估的財務風險。
四、并購融資風險
企業在籌措資金的過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的影響或籌資方式不合理而導致籌集資金不足或者資金使用效益低下的可能性,這在可能性在跨國并購中就表現為融資風險。籌融資方式多種多樣,如果能夠在合理的時間內通過內外兩種籌資方式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那么并購就能順利進行。企業資本中債務資本與股權資本的比例結構被稱為融資結構。融資結構和融資成本通常會影響到企業的收益率和現金流量,在以債務資本為主的融資結構中,若不能及時有效的獲得并購后的收益,就會產生還本付息的風險。在以股權資本為主的融資結構中,若并購結果偏離預期就會使并購企業的股東權益受損,不僅會使股東產生反面情緒還會給那些非善意收購者提供可趁之機。
即使企業不進行籌資,而是用自身擁有的現金流來支付收購價款,財務風險也是存在的。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難免會有資金周轉不暢的時候,伴隨著危機的出現,新的轉折契機也應運而生,不管是危機還是轉機 ,企業要維持正常的周轉和運營都會用到大量資金,若企業不保留一些自有資金,就只能去融資,而企業不可能一下子就獲得所需資金,如果不能及時獲得 ,就會產生新的財務風險,其中也會遭遇機會成本的喪失。
五、并購支付風險
支付方式的選擇是跨國并購中的重要環節,企業應當根據交易雙方的不同資本結構,結合企業并購動機選擇合適的支付方式。現金支付、股票支付、混合支付是我國企業進行跨國并購時選擇的較為合理的三種支付方式。
(1)現金支付及其財務風險
現金支付就是在并購進程中,并購公司為了快速取得被并購企業的資產和控制權而直接按照事先約定的金額將現金支付給目標企業,完成并購。它快速、直接的特點使得大多數企業都采用這種方式進行并購。這種支付方式的優點主要有:方式清晰明了,簡便易行,可以快速完成,所以適用于敵意收購。但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采用現金支付這種方式會為并購企業帶來很大的財務風險:
首先,要使用現金支付就必須有充分的現金流,如果并購企業掌握的現金能力有限,不能達到被并購方的要求,便會與之失之交臂,把機會拱手讓人。
其次,在跨國并購,并購方就必須考慮匯率風險的影響,不同時間的匯率是不同的,因為商談合約的時間和真正支付現金的時間肯定會存在時間差,如果在我國企業真正支付現金的時候,目標企業的貨幣升值,那我們要付出比合約中規定更多的人民幣才能完成交易,這就增大了交易成本。
再次,如果企業采用負債收購,就可以享受這種收購方式下的遞延納稅的好處。而現金支付方式因其簡單直接的特性就決定了無法享受優惠的劣勢。對于目標公司來說,當它獲得收益時就要納稅,使其稅務壓力增大,這對并購雙方而言都是不利的。
(2)股票支付及其財務風險
股票支付主要分為換股和以股票換資產兩種形式。股票支付方式不受目標企業規模的限制,并購方可采用股票支付的方式進行并購。當并購規模較大的時候,企業由于缺少足夠的自由現金所以很少會選擇單一的現金支付方式。這時候股票支付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除此之外,采用股票支付可以使得被并購方享受到延期納稅的優惠,這種雙贏的結果是大家都想要的。但股權支付會使得并購方股權稀釋,股價下降,使得收購不確定因素增加,加大收購風險,而且由于股權增減變動過大會違反相關的法律規定,使得程序復雜,延遲了并購完成的時間,很容易造成競爭者趁機而入,加大了并購風險。
(3)混合支付及其財務風險
混合支付是指在現金、股票、優先股、公司債券、可轉換債券等多種支付方法中進行組合支付。這樣,可以將各種支付方式的優點最大化的發揮出來,弱化單個支付方式的缺點。至于選擇那幾種支付方式相結合,則是由企業的資本結構來決定的,但是企業資本結構的劃分是不確定的,所以也存在著風險。而且要完成混合支付需要較長的時間,使并購時間延長,給后期的財務整合帶來風險。雖然如此,混合支付卻將并購支付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了分散,所以帶來損失的可能性也就減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