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曉彥+林濤
摘 要: 全面從嚴治黨,抓好作風建設是關鍵。當前黨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方面仍有許多問題,亟待探尋出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 黨的作風建設;全面從嚴治黨
“打鐵還需自身硬”。針對黨內出現的種種問題,習總書記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問題意識,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
(一)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黨的作風包括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五個方面。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黨的作風建設。早在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就憑借優良的作風吸引、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從革命瀕臨絕境、敵強我弱情況下生存下來并最終取得革命勝利。隨著經濟飛速發展,“中華號”這艘巨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偉大復興“中國夢”了,這更需要有從容駕馭的領航者,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斗。為此,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把我們黨建設好。”[1]而黨是否建設好,關鍵要看黨的作風是否建設好。因為黨的作風建設是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具體體現,其好壞直接關系到黨的形象和威望,關系到人心向背,關系到黨的前途和命運及黨所從事的事業是否興旺發達。為此,習總書記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把黨建設好,就必須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以黨的作風建設作為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
(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緊迫性
隨著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再加上黨長期執政滋生的各種不正之風,使黨的作風建設任務非常艱巨。
1、思想作風方面。隨著西方各種分化、西化政治圖謀不斷涌入我國,教條主義、新自由主義等價值觀在中國泛濫,妄想否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指導地位。今天在黨員干部中,靠演繹馬克思主義某些原則的教條主義已不多見,而是運用一些西方思想來包裝自己,炫耀自己具有“全球化”目光,更有甚者把西方的政治制度、發展模式作為崇拜的唯一普世標準。此外在現實生活中,有些黨員在精神上出現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等“缺鈣”現象。這些思想觀念必將影響和誤導中國的改革道路,腐蝕和破壞“中國夢”的實現。
2、學風方面。黨風好壞,學風是基礎。在當前實際工作中,仍有許多黨員干部存在不良學風。主要表現為:一是忽視理論學習,認為學不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都無所謂,不懂得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問題;二是作決策不做調查研究,喜歡“閉門造車”或只“唯上”、只“唯書”;三是學習流于形式,把學習當作裝潢門面、博取領導賞識的工具,不解決實際問題。如此的學風必將影響整個社會風氣,使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流于形式。
3、工作作風方面。作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共產黨必須團結群眾、凝聚力量。然而有些黨員干部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主觀主義和驕傲自滿的工作作風依然存在。這些工作作風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勢必嚴重影響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4、領導作風方面。領導干部作為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領導者、組織者,其作風影響到黨風、政風、民風,影響黨的路線的執行和“中國夢”的實現。然而在現實中,總有些領導以“官”自居,不關心群眾疾苦,工作中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如此的領導作風,必定會損害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損害黨群關系和干群關系。
5、生活作風方面。隨著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有些黨員驕傲自滿起來,常以功臣自居,處處追求物質利益,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盛行。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不是小事,生活作風問題與腐敗是一種共生現象。沒有嚴謹純潔的生活作風,就不可能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會背離為民服務的宗旨。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從“老虎”、“蒼蠅”落馬等大量事實說明,許多黨員干部貪污腐化、走上違法亂紀的道路,往往都是從吃喝玩樂這些生活小事開始的。
(三)推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根本路徑
自十八大以來,黨在作風建設上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任務依然艱巨。掃除作風積弊,仍是黨的作風建設著力點。
1、堅持思想建黨。要扭轉黨員干部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就要重視思想建黨,通過大力開展“兩學一做”等教育方式肅清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一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要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黨章等,尤其要深入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領會其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二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可使黨員堅定信念,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遵守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道德要求,從而抵制西方各種腐朽思想和國內封建殘余思想的侵蝕。
2、堅持理論與實踐學習。學風端正,事業興旺。黨必須重整學風,在黨內樹立馬克思主義學風。一要加強理論學習。除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外,重點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思辨方法,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現實問題,提高黨員的理論素養和辯證思維能力。二要加強實踐學習。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客觀標準。黨員干部要深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課堂中接受磨煉,提高對實踐的認識,把握黨的執政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三要加強創新意識培養。實現“中國夢”并非易事,各種新問題新矛盾接踵而來,這就要求黨員干部要有改革創新精神,在社會實踐出現新情況、新問題時,鼓勵他們解放思想,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敢于打破常規,提出新觀點,作出新概括,適應時代發展和國情要求。
3、堅持走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黨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密切聯系群眾就必須走群眾路線。要繼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讓黨員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樹立全心為民的服務宗旨,做到勤政務實,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到最困難、問題最難解決的地方去,開展調查研究,真抓實干,為群眾解決最迫切的問題;要繼續開展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民主生活會,通過上級、同級、下級的誠懇批評及自我批評,黨員可深刻剖析和檢查自己,反省自己在思想、工作、生活中出現的錯誤,并及時糾正。
4、堅持提升黨性修養。加強領導作風建設,首先要樹立全心為民的服務意識,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要提高領導方法,善于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群眾進行思想上的灌輸和教育,善于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和唯物論解決問題,提高統籌兼顧、駕馭全局的能力,讓群眾真正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提高自身修養,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已。
5、堅持思想教育與制度建設結合。加強黨員生活作風建設,首先要從思想上抓起。要加強黨員馬克思主義三觀教育,正確處理名、權、利三者關系;加強道德觀教育,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加強艱苦奮斗精神教育和國情教育,樹立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思想,摒棄貪圖享受的念頭。要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日常管理制度,如干部考核制度、獎懲制度、公車管理制度、公務接待管理制度、家庭財產申報制度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繼續高壓態勢反腐,對那些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生活腐敗、敗壞黨紀黨風的黨員干部, 要一查到底,把反腐利劍高舉,形成強大震懾。■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