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琳
摘 要: 現如今,市場經濟全面實施,國家經濟發展戰略被提上了日程。企業作為解決就業,促進國內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對推動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企業之間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從實質上而言,企業的比拼就是涉及資金利用的環節,如何做好財務與會計工作,才是企業立足的關鍵。統計工作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是企業實施科學管理和監督的手段,也是讓領導更加了解企業的有效途徑。以往的企業管理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不太注重統計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體系,相關的運行機制也不夠健全,不利于企業的全面發展。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國各大企業必須對統計管理工作有一個新的認識,明確它的重要意義,并結合實際創新新的思路,確保統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 企業;提高;統計管理水平;新思路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全面發展,以及人們意識的更新,企業領導者和決策者對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明確了企業管理對于整個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管理嚴格與否,制度是否規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是現代化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統計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一部分,也是最核心的內容,由于傳統企業經營思想的局限性,很多領導者對統計管理的認識還不到位,管理工作落實的不夠具體了,忽視了數據統計的規范性和準確性,不利于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基于企業發展的新情況和社會的新背景,相關人員必須對統計管理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加強統計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提升人們的綜合素養,真正突出統計管理的意義。
一、統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統計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涉及到的事項多樣且繁雜,需要設立統計機構,培養統計人才,制定相應的系統制度,全面落實好統計調查與分析工作。
首先,統計信息是企業決策的參考。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決策,決策是否科學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發展。要保證決策的合理性,就必須參考企業內部與外部的條件,將獲取的數據準確、及時、系統、全面的分析清楚,并與相關部門合作,搜集外部的資料,為領導的決策提供科學精準的資料。另外,統計管理數據的精準性,可以保證企業通過對比分析,得出有效的答案,做出正確的判斷。
其次,統計管理是決策科學的保證。統計出的數據不僅僅是有關結果的總結,更是計劃制定的基礎,對于檢查企業的工作、找到企業之間的差距,并落實好改革都有積極的作用。經過統計管理,可以將各個季度之間的企業經營狀況做一個對比,讓企業朝著良性方向發展。
最后,統計調查是企業決策的有力依據。統計調查在統計工作中處于基礎階段,它為統計整理和分析提供基礎資料,是決定整個統計工作質量的重要環節。統計調查分為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企業可以結合自己本身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采取不同的調查方式。
二、企業統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自50年代以來,我國的企業就逐漸建立起了相對完整的統計體系,按照規定嚴格的實施計算。在市場經濟的全面推動下,企業統計管理工作存在不足開始暴露,基礎統計工作明顯較弱,企業的重視度也不高,不利于企業領導者明確經濟狀況。
(一)統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需要提高
統計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的核心,也是數據分析的重點。目前,企業統計管理落后于企業的經營,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相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統計隊伍不夠穩定。據調查,有些統計人員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學習,培訓工作也不到位,甚至存在一人身兼數職的狀況。在實際工作中,一些統計管理者僅僅是憑經驗辦事,統計數據的統計不準確,分析也不科學和精準,有時一個數據的丟失會影響企業決策的科學性,不利于企業做出科學的分析與預測。
(二)人們對統計工作的認識不到位
大部分人認為統計工作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是為反映計劃完成情況,為計劃而服務的,市場經濟條件的統計的地位及作用就不重要了,也有些人認為,統計只是數的匯總,對經營決策沒有實際意義,在當前企業經營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盈利為目的,統計遠沒有會計有利。
(三)缺乏完善的制度
現如今,我國各大企業的統計管理工作在實際管理中不夠系統,沒有健全的制度做參考,統計工作存在兩種方式。在目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并存則體現統計體制改革滯后于企業機制的轉換,表現為統計主體行為方式不確定性,并導致部分統計信息的失真,從而影響了統計工作的質量。
三、提高企業統計管理水平的新思路
(一)建立健全的企業統計管理制度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企業要提高統計管理的水平,就必須制定健全的制度,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綜合加工與分析,結合市場的狀況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做一個預測。各級領導和組織之間也做好層層匯報,確保信息匯總出的數據真實可信。與此同時,還要確定各部門的職責,確保統計資料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協調好各個部門進行集中管理。
(二)要從事后統計分析向事前預測分析上轉變
事后統計分析即對各種數據的匯總情況進行分析,預測分析是指根據已知事件,來推測未知事件,既包括對目前尚未發生事件的推測,在統計上指根據過去和現在推測未來。在統計方法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指數平滑法等多種統計方法,預測未來企業產品的銷售前景,(統計方法上用不到這個方法,并且我們不屬于銷售企業,只是針對軌道的物資進行統計)判斷是否增加設備、勞動力及建設規模,通過預測分析參與企業經營決策,同時利用統計信息對企業經營狀況進行監測,揭示可能出現的問題,促使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做好統計分析,提高服務能力
統計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賴于統計分析的準確性,由于固有理念的束縛,很多管理人員對統計分析的認識不到位,認為統計工作就是將數據進行加減,填寫報表。其實,統計管理是一個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在實際管理運行中需要突出各種設備和技術的優勢,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深入剖析企業在生產、盈虧、質量以及銷售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四)由報表型統計轉變為管理型統計
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統計只是完成政府、管理部門部署的統計報表管理統計主要是為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管理和最優化決策的信息,其活動圍繞統計的服務與監督職能,針對企業存在的各種問題,處理信息、收集資料、分析過去、控制現在、決策未來,幫助企業管理者制訂經營決策和指揮控制企業活動的統計控制。管理統計構成企業管理的核心,利用各種資料進行整理、計算、對比分析,為統計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結束語
作為企業管理最核心的內容,企業必須落實好統計工作,對數據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收集,根據市場經營的狀況和企業的實際,創新企業統計管理的新思路。另外,在實際工作中還要利于信息技術,豐富統計的方式,做好信息的分析與服務,確保統計管理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任香芬.探討地勘企業如何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思路[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10):18-19.
[2]郭俠.加強企業統計工作提高企業管理水平[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11):79+112.
[3]王靜凌.淺談企業統計工作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作用[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3):25-27.
[4]張春玲.改革企業統計制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S1):64-65.
[5]于玲.加強企業統計工作提高企業管理水平[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8,(01):50-52.
[6]史書良,王麗莉.加強企業統計工作提高企業管理水平[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6,(04):70-71+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