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瓊
布魯納說過:“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沒有探索,便沒有數學的發展?!稊祵W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必須從學生的生活情景和興趣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讓他們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則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再創造,激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整個數學教學課堂“活”起來,真正實現教師“活”用教材,學生“活”學教材,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結合自己在日常教學中積累的點滴經驗,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上要求,數學教學課堂主要應該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探索性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束縛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線,以學生的探索性的學為主體,以教師創造性的教為主導。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個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各個側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其計算公式是教學重點,但是該公式的推導又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做了如下設計。我先出示長方形框架并告訴學生長方形的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請學生說出他的面積,然后教師捏住長方形的一組對角向外拉,長方形就變成了平行四邊形。這時我提問:請同學們說說它的面積有沒有變化?學生A回答:它的面積不變,還是12平方厘米。學生B回答:它的面積變了,比12平方厘米小。此刻,教師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這兩位學生的回答,給學生們留一個懸念,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到底是多少?是怎樣求得的呢?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一定會主動去探索其緣由,而教師就應該給他們創設這樣一個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索,自己得出結論。這樣,學生的求知欲望就會被有力激發出來,這種學習效率也比教師硬塞現成公式要高得多。
二、創設故事性的學習情境,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小學生愛聽有趣的奇聞趣事的心理特點,在導入新課時,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寓言、典故、謎語、趣聞等,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豐富聯想,可使他們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例如講授“0 除以任何一個不為0的數都得0”時,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西游記》中的“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師生共同回憶的這個故事既生動有趣,又蘊涵著新知識,能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為課堂教學成功鋪下基石。
三、創設操作性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币虼?。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
如在講“軸對稱圖形”時,教師提前讓學生準備長方形、圓、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幾種三角形的紙片。讓學生們試著做幾個圖形的對折,看看這些圖形對折后是否能完全重合。通過實際操作,學生們會發現對折后有些圖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圖形不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樣能有力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創設競爭性的學習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身處于一個大的競爭環境中,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也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
例如,在講授小學數學加減法時,在課堂練習中,教師可以設置兩組相同的題目,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自代表男隊和女隊進行做題比賽。雖然此刻教師還沒有宣布比賽的要求和規則,但是全體同學已經進入了教師設置的情境之中,暗自為自己所在的隊伍加油,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引發出來了。
五、創設自主性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學會生存》一文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一字不識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睂W會學習,特別是主動的去學習已是21 世紀的人們所必備的素質。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啟迪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又要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自主學習環境中,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并樂意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多種感官。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可感知的內容,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思維活動過程。這是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知識的關鍵,也是實現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落腳點。
例如,在教學“統計”時,每次出現很多圖形,要求統計出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去比較、不斷優化記錄的方法,通過交流、討論得出最簡單方便的記錄方式,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從而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提到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而是折射出“高智慧、高效能學習”方式的一面鏡子。由此,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肩負的擔子也越來越沉重,因為它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我們的教師去探索、去挖掘、去創造。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設計,不但能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樂趣,讓數學教學課堂“活”起來,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搞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才能使我們的課堂越加變得精彩紛呈,這也正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課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