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芳
一提到作文,學生怕,老師怕,家長也怕。學生怕寫,寫作文時常是敲額頭、皺眉頭、咬筆頭,好半天也開不了頭,即使寫了也是三言兩語,且病句錯字連篇。老師怕教,教時可以侃侃而談,卻不能領著學生操作,為學生示范;家長輔導習作,求助于各式各樣的作文匯編,卻也只是徒勞無功。真可謂談“作文”色變,作文難就成了“歷史性”問題。
而今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空,現代教育技術給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適時選用多媒體的形、聲、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齊上陣,讓他們始終處于興奮狀態,注意力集中,不斷將間接經驗內化為直接經驗和表象,豐富了寫作素材,使“巧婦”常為“有米之炊”。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還有人說,興趣是步入創造大門的臺階。這無不都是說明興趣的重要。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能入迷,思維才會積極開展。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將學生自己參與活動并拍攝的錄像資料納入課堂進行啟發,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正如小語大綱指出:“教師要結合教學,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參觀訪問等活動”。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用視聽媒體創設情景,強化學生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有了興趣,產生了寫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從而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如在“三、八”婦女節前,讓學生寫《夸夸我的好媽媽》《媽媽,我想對您說……》等,但容易寫空話、套話。為此,安排學生觀看《媽媽再愛我一次》,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樂曲聲中,那樸實而真摯感人的畫面及凄婉動人的音樂強烈地沖擊著學生的感官,學生的寫作欲望被激發,完全進入角色,紛紛拿起筆,將心中對媽媽的愛盡情地寫出來。
二、運用多媒體,再現情境,培養思維的獨創性
在閱讀教學中,計算機作為一種認知工具,將學生的思維過程與動畫演示有機結合,運用求異思維,培養觀察力和想象力,使學生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帶有個性的答案來。如教學《狼和小羊》一課,課文最后一句:“狼說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按照順向思維定勢,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為了點燃學生獨創思維的火花,教師采用求異法,邊用電腦演示狼惡狠狠撲向小羊的動畫邊有意提問:“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有位學生說:“狼向前撲的時侯,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隨機演示出狼掉進陷阱里的樣子,同學們看了高興地直拍手,求異思維一下活躍起來。有的說:“狼向前撲的時侯,被樹后的獵人一槍給打死了。”有的說:“狼向前撲的時侯,小羊一躲,狼一頭撞在大石頭上。”又有一個學生站起來大聲說:“柔弱的小羊從力氣上斗不過狼,可是它憑自己的聰明智慧,從理智上斗倒了狼,躲過了這場劫難。”學生們突破了思維的定勢,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來的愿望聯系在一起,培養思維的獨創性。
三、運用多媒體,以說促寫,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計算機進入課堂,為學生的說創設了的情境。以指導學生寫“可愛的小動物”為例,當學生觀察了小貓后,教師很自然地用一句過渡句:“其實,在大自然里,還有許許多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不信你們瞧!”教師一按,屏幕上顯示出40多種小動物。頓時,教室里沸騰起來,學生面對這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歡呼雀躍:“呀!怎么有這么多小動物?”“有趣!”教師緊接著問:“想不想給大家介紹?”“想!”學生的表現欲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躍躍欲試。這時教師再因勢利導:“請你按老師詩講的觀察方法加以觀察,然后選一只你最喜愛的小動物向大家介紹,比一比誰是最佳解說員。”鮮明生動、聲情并茂的畫面,把學生的思維緊緊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學生想說的愿望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這時教師再讓學生同桌對說,小組討論,大家交流,學生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個個說得開心,這也為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運用多媒體,以讀促寫,培養讀寫能力
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運用電教手段可以烘托課堂氣氛,促使學生聲情并茂的讀書。多媒體播放的朗讀聲音,清晰標準,語調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可以讓學生跟著練習朗讀,有錯誤之處再加以糾正,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
如在教學《日月潭》《黃山奇石》等表現祖國壯麗河山、旖旎風光的文章時,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先一邊聽范讀一邊欣賞此地的風景錄像。電化教學把優美的意境、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情感融于一體,使學生仿佛在如畫的湖光山色中漫游。這樣學生再朗讀課文時必定感情充沛,有聲有色。這樣,在寫作時,就能做到語言流暢,語句生動。
五、運用多媒體,引導合理想像,拓開寫作思路
合理的想象能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錄像資料所展示的僅僅是供學生寫作的主要內容,不可能把所有的內容都展示出來。這就是說,我們在啟發學生觀察主要畫面時要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如果不根據畫面進行合理的想象,文章的思路就無法打開,如我們在指導學生說、寫“小花貓”時,本來從錄像資料中看不到貓捉老鼠的情景,也不知道貓的胡須管什么用的,同時也看不到它平常是怎樣玩耍的。我們啟發學生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進行合理的想象,結果同學們想象不但合理,而且豐富,有的說,貓的胡須是用來探測什么的,有的說,貓的胡須是用來量鼠洞的大小的,有的說,貓捉老鼠時眼睛瞪得又圓又大,在鼠洞前耐心地等待著老鼠的到來,當老鼠出現在眼前時貓就來個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逮住了老鼠.當它把老鼠捉到之后,還玩弄一陣子后才美美地飽餐一頓。
由此可見,只要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善于啟發,同學們就會張開想象的翅膀,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有血有肉。
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么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讓學生真正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從而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