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
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路徑多樣,運用網絡開放共享名師教學資源加快教育公平的實現,創新多樣的數字化平臺支持和加速創新人才培養,是信息化帶動和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路徑。
―、運用網絡開放共享名師教學資源,加速教育公平的實現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數字資源共享,實現優質名師資源共享,可使我國教育公平迅速躍上新臺階。
(一)名師是高等教育的寶貴資源
我國要基本建成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社會不僅要有豐富的學習信息資源,更為重要的是要有優質的學習信息資源供學習者自主學習,而名師的教學視頻資源能促進學習型社會的高起點、高層次發展。借助名師的教學視頻,能夠讓廣大教師通過揣摩、學習其授課風格、授課內容、學術精神等特質,盡快成長為名師;能夠讓全國的學習者通過名師的視頻學知識、學認知、學思維、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學會創新學習、創新研究的方式方法。
(二)數字資源的“公建眾享”
現代信息技術已為人類創造了利用名師高清視頻教學的條件和可能性。一是高清攝像、編輯、傳播設備的價格都已平民化。二是隨著“三通兩平臺”的建設,寬帶網絡將通到所有學校,網絡帶寬允許高清視頻的流暢播放。三是計算機、平板電腦甚至于手機的高清顯示和高保真的聲音還原,讓人們能夠仿佛面對面學習地全面了解教學信息和領略名師的風采,高清投影、高清電視同樣可將名師“請人”普通教室“授課”,讓同學以班級為單位甚至更大規模地“聽名師的課”。
名師網絡教學的廣泛傳播與利用,不僅使先進的內容通過優秀的教師以最適切的方法教育,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更好地培養善學、樂學、主動學的創新型人才。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更有效地促進教育公平,進而更好地實現教育現代化。
二、創新多樣的數字化平臺,支持和加速創新人才培養
教育現代化的實質和核心是人的素質現代化。在信息時代,人更好地發展的標志是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創新品質、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人。
第一,任何人要適應社會發展,就必須不斷接受新知識,持續不斷地提升素養和能力,因此,必須重新審視現存教育、管理和學習方式,讓學生從大量的練習中解放出來,而有足夠的時間提升素質和能力。在大數據時代,結合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新發展的數據挖掘、內容分析以及社會網絡分析、自動批改、自動組卷等技術,開發智慧性練習、測試系統,可較好地做到這-'點。
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開發多段進位式練習,即將練習由淺人深分為若干段,讓學生進行過關式的練習,且得分與完成的時間掛鉤,進而將枯燥的練習變為充滿趣味的練習。
第二,創新基于網絡和數字化手段的新型競賽平臺利用網絡為媒的數字化手段的競賽,可方便地通過網絡層層組織和選拔,時間短、費用低、參與者廣,且作品利用網絡的廣泛傳播,能夠對更多的人產生影響。不同類型的教育、不同層次的教育,都可利用網絡開展競賽,在開展師生競賽方面,可以創造與數字時代相適應的新的競賽形式。現在已有不少競賽平臺,如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全國大學生攝影及微電影創作大賽等,但面還不夠廣,影響力還不夠大,如果稍加改革將比賽放到網上直播,可有更好的示范效應,這在技術上已有保障。要從培養激發學習者甚至于全社會創新熱情、創新水平、創新能力的高度,設計平臺,設計和組織競賽。
第三,創新有利于創新人才培養放眼世界,數字化平臺和數字化資源呈幾何級數式增長,但現有資源平臺更多的是資源聚合平臺,要將資源聚合平臺歷史性地提升為智慧生成平臺,便于學習者有選擇性地學習,進而建構自己個性化的知識和能力體系。創新思維是創新的基礎,它包括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力、獨特的知識結構、活躍的靈感等特質,學科網、學科門戶在創新思維特質培養的諸方面,都可有所為、有大作為。
第四,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的優勢創新發展性評價平臺作為“三通兩平臺”重要組成部分的“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在我國正如火如荼地推進,意味著本身為虛擬的網絡將成為人們真實的學習空間,網絡將成為人們基本的、日常的學習平臺。以此為基礎開展發展性評價,將能更好地激活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數據挖掘、學習分析學、內容分析學等技術和學科的發展,已使“增量評價”、“進步評價”為特質的發展性評價,有了技術和方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