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
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由于英語教材的難度較初中有了很大的提高,課文的篇幅的加長,內容復雜性和涉及面的廣泛性,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果長期在單一的學習環境、考試環境、社會環境下,學生會缺失了原有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漸漸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形成一種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進而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新標準還強調了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方面的培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
筆者認為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話劇表演的教學形式,可以有效地體現新課程標準的這一要求,根據筆者在所處的高中學生英語基礎情況調查,大多數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不佳,尤其是學生口語基礎弱,有些是羞于開口,有些是根本不知如何表達,學生大都按照教師所講的按部就班,不懂得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表達自己的看法;對于西方的文化了解甚少,缺乏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敏感度。所以如何通過一種教學模式來增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樂于學、樂于說則成一大問題,通過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了英語話劇表演的指導經歷,明確了英語話劇在對調動學生興趣進而促進學生的語言的無意習得,培養學生文化的敏感度,增強學生的創意活力和互助合作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趁興而學,無意習得
中學生進行外語的學習,其學習結果的好壞關鍵在于他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卡爾)。可見要抓住學生學習興趣才能更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在無形當中習得知識。認知的興趣更來自于人的好奇心,這是一種潛在的動機力量,教師要采用恰當的方式來激發這方面的內因,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而英語話劇表演是以舞臺表現為基礎的表現形式,話劇劇幕中人物性格各異,富于變化,給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舞臺。
二、激發思維,活力創意
語言是客觀環境的真實反映,學生只有在真實的或模擬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激活相關記憶,激發言語表達的思維,從而培養運用英語進行理解和表達的能力,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產生創造性思維,進行活力創意。那么英語話劇表演正為學生們提供了模擬的情景,讓學生們能在“真實”的情景中,將英語的語言進行組織傳輸。由于話劇表演不僅是需要選擇適合學生的劇本,同時也需要根據具體的排演情況,對劇本進行適當的調整。
三、文化碰撞,敏感接觸
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方面的培養是新課標所要強調的一個要求,而指導學生英語話劇的表演正是符合這一要求。英語話劇的劇本來源于真實的社會文化,是西方社會生活的一個濃縮體現,話劇的每一個場景都是真實環境的再現。在表演中,學生們在劇中扮演各種角色,這就要求學生對劇本文化背景和角色的個性特點加以了解,在確定劇本前,必須查閱與劇本相關資料,體會劇本背后的西方文化底蘊和西方文化進行敏感接觸。
如筆者指導學生莎翁的《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第四幕“法庭”劇幕的表演。這一場是全劇的高潮。這場戲圍繞著心胸狹窄的守財奴Shylock瘋狂報復寬宏大量又珍視友情的商人Antonio,在法庭中要求割下 Antonio的一塊肉的劇情。在指導學生融入劇情之前,筆者要求學生們積極查閱劇本的背景資料,了解作者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中刻畫人物。通過學生們的小組互助和資源整合,了解到十六世紀九十年代的后期,英國社會的各種矛盾逐漸尖銳化起來,莎士比亞感到他的人文主義理想和英國現實間的矛盾,因此《威尼斯商人》雖然是喜劇,但社會諷刺因素已有所增長,這部劇是莎士比亞喜劇中最富有社會諷刺色彩的一部。莎翁筆下的Shylock,是高利貸資本的代表,也是一個在基督教社會里受欺侮的猶太人。Shylock是這部喜劇中的悲劇人物。在練習過程中,Shylock的臺詞富有變化和表現力,是這場劇的關鍵。在指導這個對白時,筆者引導學生深入人物內心,去探究人物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句對白既要體現出深刻的恨意又要展現人物內心渴望得到尊重的復雜心態。通過練習,學生除了運用英語戲劇原本的一些語言知識外,同時也加強了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的思想碰撞,在真實的場景中體會西方文化中如何與人交流,從而培養了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進一步拓展國際視野,為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其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合作訓練,語感沉淀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學生合作機制的培養滲透到英語教學的環節中去。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話劇表演,在某種程度上正是達到了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和提高學生的語感技能的目的。
例如筆者在指導學生排練莎翁的《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中樹林一幕,內容大致是兩對戀人逃往林子,精靈的介入使彼此愛的對象混淆,因而產生誤解與沖突。由于該劇演員人數多,團隊的合作精神就至關重要。為了要讓這個舞臺都靈動起來,戀人Hermia與Lysander,Demetrious與Helen,仙王Oberon仙后Diana,胖子Poter,精靈Puck等角色的參與和互動對學生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排練的過程中,團隊的成員之間不僅有語言的合作交流,同時在對于劇本中的人物動作表情都有互動的需求,這就要求成員們學會互相合作,在合作中體會人物對白,在合作中完善表演,在合作中提高對人物語言的敏感度,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在模仿中領悟語感,在對白中沉淀語感。
總之,英語話劇的表演給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舞臺,讓學生能學會自主探究式地學習英語語言,并且體會表演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學生生動的表演改變了原來英語課堂中的沉悶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們真正體會西方文化底蘊,增強語感和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愉快地互動合作,在實踐和參與中無意習得,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