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生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從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角度來看,語文教學中,語文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
一、教師應轉變觀念,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創新精神的人
教師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自己首先就應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創新內在的動力,是創新的開始并始終影響整個創新活動,它是在創造實踐中產生、發展、檢驗與論證,由實踐到意識,又由意識到實踐,一直貫穿于創新的全過程。學生只有在教師強烈的創新意識的鼓勵下,才可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釋放創新激情,發揮創造性思維。
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樹立敢于創新的精神
傳統教育使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和自由度,成天到晚只能聽從教師的指導。它不僅制約了學生當前的學習效率,而且也使得他們缺少可持續發展的潛能。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哪怕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錯誤的看法,對他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現出的點滴創造性,也要給予適時地肯定,以培養他們敢于發現和創新的精神。
三、營造和諧、民主、快樂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聰明才智
(一)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要教學生做“人”,教師自己先要努力做個好“人”。做人中很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為此身為教師就要不斷學習,勤于思索,要修養品德,充實精神。要保持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及對現實生活的關注。
(二)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
教師要因材施教,首先要能識別人材,這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教師惟有煉就“火眼金睛”,才能準確把握學生個性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征、心理過程、自我意識等個性心理結構。如此教師才可能根據學生的客觀實際情況因勢利導,揚長避短,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最大的發揮。
(三)教師要有靈活敏捷的思維能力及課堂應變能力,做到以藝術的教學過程使學習活動充滿快樂
“寓教于樂”是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著名教育理念,歷經千年的滄桑,愈益顯出它強大的生命力。我們今天的語文教學仍然可從中汲取營養。
四、優化教學方法,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
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過程不應該是以教案為劇本,以教師為主角,以少數學生為配角,以多數學生為群眾的課堂演出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動態的創造過程。教師的重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具有積極性的思維,尤其是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真正使課堂活起來。
(一)引導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發展創造性思維
主動參與學習是發展創造性思維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學生能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能力表現。只有主動參與才能充分發揮主體的能動作用,激發思維,發揮潛能,迸發創造火花。要獲得如此良好的學習狀態,課堂教學就得營造一種主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創造一個有利于探索創新的學習情境,形成一種互動發展的學習格式。
(二)引導學生在大膽想象中發展創造思維
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可利用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想象,或對課文情節進行補描,或對故事結尾進行推理,也可對文章細節進行拓展等;引導學生據圖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想象,讓學生在思維的天空中盡情翱翔。
五、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發展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為了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和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促進學生主動活潑地健康發展,我們確立了以課堂教學與活動教學相結合的學生發展觀。讓學生在活動中,個性得到充分、和諧地發展,潛能、才能得到發揮。也只有在不斷的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持續、協調地發展。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他們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他們學習的課堂。
(一)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是發展學生認識能力的基礎,也是構成學生創新能力的始發因素。常言說:善于觀察者可以見常人所未見。這里僅以作文教學為例,談談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問題。少年兒童閱歷淺,知識面窄,常常為“寫作文”而發愁。其實,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關鍵是教師要引導他們學會觀察,時時處處做觀察生活的有心人。啟發引導他們從熟視無睹、習以為常的現象中發現新東西,練習有目的、有順序地觀察,并輔之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引導他們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下來,不拘形式,自由表達,使他們體會到觀察成功后的快樂,有利于發展他們的觀察力,強化他們的好奇心。
(二)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學生標新立異的思考能力
標新立異就是強調別致新穎,推陳出新。要想標新立異,必須破除常規思維的心理障礙,避免受先前“定勢”的影響。創新離不開想象,必須以想象為基礎。在活動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敢于想象、敢于創新、敢于打破常規的訓練,改善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如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多做一些探索型的小實驗和設計小實驗、小制作等。
(三)通過實踐活動,促進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
學生素質中最重要的態度、情感、能力以及與他人的合作、責任心等個性品質的培養都是在活動過程中實現的。實現的程度與水平如何,則取決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選擇與發展機會。因此,增加直接體驗,使學生擁有一個為學生所接納的、無威脅的、寬松合作的、開放的氛圍,學生才能形成一種自由的主動的探索心態,學以致用,把知識應用于實踐,并不斷在實踐中發現新的知識,提高創新能力,主動積極地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獲得具有創新意義上的學習效果。
六、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贊賞
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特別是學生在母語環境中學習語文,有許多有利因素,存在著主動學習、閱讀求知、表達交流、探索創造、自我完善的巨大潛能。每個學生都有著他們的優點。如果說學生求新求異的欲望是學生的內在驅動力,那么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且及時贊賞學生就是外在的驅動力。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發掘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等多元平臺中創新教育因素,才能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