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嬌嬌
我校是一所由漢族、彝族、苗族、傈僳族、白族,多民族雜居的高寒山區寄宿制學校,在這里,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還嗷嗷待哺時,父母就遠離故土,到遙遠的城市打工謀生。由于長期親情缺失和管理真空,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和心理等諸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對留守兒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面對這一問題,我開始從一個美術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去尋找合適的教育手段。
英國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樂趣就失去了一半,這就會給各種疾病的入侵開了門戶。”的確自古以來美術及其教育活動就是人類醫治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一種手段,成功有效的美術教育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美術本身的技法產生興趣,而且會被美術教學中更多的內涵所深深吸引,如體驗的勇氣、過程的愉悅,完成作品后的成功與自信感等。為了使留守兒童同全體學生一樣領悟美術的魅力,我們要引導他們積極、自信、快樂地參與美術教學活動。
一、民族地區留守兒童的特殊心理特征和美術作品特點
1.任性與暴力
多民族地區的孩子一方面是強烈的外向性格,“天不怕地不怕”,愛出風頭,到處惹禍;另一方而則是內向,不善言談,做事畏手畏腳,害怕其行為被發現。誠然,隨著孩子的年齡逐漸增大,這樣不完整的性格若不被發現和及時糾正,那么就會影響其行為,對社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
2.焦慮與恐懼
焦慮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激發,出現以恐懼、擔憂為基本特征的心理、情緒反應。長期與老人一起生活,父母很難與孩子建立親子關系。他們的負性情緒情感體驗比較深刻,致使這些留守兒童表現出坐立不安,活動增多,注意范圍減少,容易激動。如此惡性循環,就可能鑄成一種人格特征,產生更加消極的影響,出現更加強烈的焦慮反應。這類學生往往在畫面處理上凌亂無序,喜歡大面積的灰黑色,線條不穩定,著色不協調。
3.自卑與孤獨
自卑是消極的自我意識的表現,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低,看不到自己的長處或優勢。留守兒童往往感到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自己經常暗示自己較差,就會引起不良的情緒反應,認為自己不美滿。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溫暖,他們感到寂寞和孤獨,情感淡漠。在美術學習中,這種自卑、自閉的心理影響了這類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在作畫時往往表現出筆觸短小、構圖不合理的現象,甚至有的年齡較小的學生還沒動筆就說“老師,我不會”,拒絕參與美術學習。
4.偏執與固執
偏執是青少年常見的人格缺陷,表現為看問題片面化、絕對化,是一種不良的個性品質。留守兒童正處在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特別需要長輩尤其是父母的關愛與引導,然而留守兒童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心和呵護,長此以往就變得抑郁寡歡、脾氣怪誕、性情淡漠了,久而久之極易造成認知和人格發育偏異。在美術學習中這類學生常常不能對集體的歡樂產生共鳴,也不會主動給予別人支持和安慰,在對色彩的選擇上偏重暗色調,情緒不佳時往往會出現筆觸大而凌亂的大塊黑色涂鴉。
二、美術教學對民族地區留守兒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完善情感
完善情感的一個重要步驟便是讓孩童有情感宣泄的渠道,而美術課堂是則完善兒童情感的重要場所。大多數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失必要的情感關愛,因此,遇到心理問題無法得到正常的疏導,心理方而有著很大的陰影,往往表現為內心封閉,與人交流沒有主動性;情感冷漠,缺乏愛心,經常虐待小動物或者同學;自卑懦弱,行為孤僻,一些活動難以被人所理解;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對此,留守兒童的監護者卻因為諸多因素問題,無法覺察和解決,因此,學校教育必須盡力去矯正之。在美術課堂中,教師能夠以暗示等方式,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完善兒童的情感。
2.塑造性格
兒童應該具備基本的自制力、獨立性和勇敢精神等,但是,留守兒童的情感缺失極大地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在美術課中兒童應該有機會通過他們的創作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即他們的心愿、期待甚至包括恐懼在內的負而情緒等等。此外,兒童也需要對他們的感受作出比較具體的區分和解釋。所以,留守兒童的美術專業課也不應只是局限于單一的美術領域,而應該強調整體的體驗。譬如,可以讓孩童去搜集生活中與美相關的物品,例如書籍封而,小的飾品,甚至是孩童自己制作的物品。孩童通過收集物品,可以對這些東西有新的發現。更進一步,通過對不同的質料和材料的感受區分,以及通過比較個人不同的感覺和聯想,其壓抑的情感會被釋放,性格也會被塑造。
3.培養學習興趣
學生必須對學習持有正確的觀點,認識到學習能夠促進人的發展。但是,留守兒童因為家庭的緣故,對于學習并沒有正確的認識,這就影響到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通過美術創作,這些孩童將獲得成就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這對于孩子在其他學科上的學習勁頭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學校還可以在校園內開辟美術作品展覽區,不定期展出兒童的美術作品,以此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試想,當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展覽,兒童將充分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而欣賞同學的作品,更是讓學生得到了美的熏陶,不知不覺間提高了審美能力。此外,對于比較有繪畫天賦的學生,美術教師還需要長期培養,并將其作品送出去展覽,爭取獲獎,這可以讓一個學生樹立對學習的自信。
總之,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應備受關注。民族地區的留守兒童教育更應重視。美術作為藝術,可以為人類提供宣泄情感的渠道,釋放或者升華人類內心潛在各種情緒。美術教學的安全環境,有利于幫助具有特殊心理的留守兒童恢復到良好的心理狀態。因此,美術教師應善于將愛給予這些特殊的學生,為他們撐起一片藍天,讓他們與其他孩子一樣擁有一個開心的童年和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