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黨委書記 邱克
堅持發揮吉化政治優勢不斷筑牢企業的根和魂
□ 文/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黨委書記 邱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思想從嚴、管黨從嚴、執紀從嚴、治吏從嚴、作風從嚴、反腐從嚴,開辟了管黨治黨新境界,取得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成就。對于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
吉化作為“黨執政領導下的國有企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兩級黨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形成了吉化獨特的政治優勢,在企業60多年的改革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是黨的政治優勢在國有企業的發展和延伸,是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作為政治資源所體現出來的優勢,是國有企業獨有的優勢。在企業這個經濟組織中,黨組織政治優勢的影響和作用是全方位的,包括企業發展、隊伍建設、安全生產等諸多方面,并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力、創新力、凝聚力、執行力、控制力和影響力,進而促進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吉化自1954年建廠以來,公司歷屆黨委始終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增強政治優勢,發揮保障作用,推動了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關于吉化的政治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揮“三個作用”,堅持把黨建融入企業中心工作,是吉化政治優勢的核心要義
吉化改革發展的實踐證明,只有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委、黨支部及黨員的核心、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把黨建融入企業中心工作,才能從根本上保障企業的健康發展。
縱觀吉化的創業歷程,黨組織始終遵循“融入中心,服務大局”的要求開展工作。從1988年開始,建立了黨員責任區、黨員工程等服務中心的有效載體,搭建了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特色平臺,形成了巨大的感召效應。
近年來,公司黨委探索實踐“黨建項目化管理”融入重點難點任務、“黨員責任區”融入專業工作、“黨員好管家”融入日常管理“三融入”的工作步驟和方法,促進黨建與企業管理充分融合,為企業扭虧脫困、創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二、堅持“三個貼近”,緊緊圍繞員工思想和生產經營實際開展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是吉化政治優勢的主要特征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途徑,是經濟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吉化自建廠以來,始終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員工群眾,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思想引領、輿論支持、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
近年來,公司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堅持把宣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層、落到崗位、進到家庭,創新方式方法,凝聚干事創業的精神力量,豐富了吉化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內涵。

三、注重文化引領,以先進文化凝聚干部員工的智慧和力量,是吉化政治優勢的鮮明特色
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取向、經營理念、管理制度、行為準則、企業精神等方面的概括和升華,是一個企業的“精、氣、神”,是一個企業區別于其他企業、自身所特有的“標志”。
吉化在半個多世紀的創業過程中,積淀形成的吉化精神、吉化作風和吉化經驗,構成了吉化的企業文化體系,成為全體吉化人共同的行動指南,為我們戰勝困難和挑戰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創業初期,吉化不僅為新中國生產了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爐電石,也創造了樸素的、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的管理經驗,如“開門辦好十件事”就是一個典型。1961年1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了解情況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充分肯定了吉化的“開門十件事”的管理經驗。
文革結束后,吉化領導班子帶領廣大員工“跑步學大慶”,從建章立制入手,強化責任落實,提出“人人有專責,事事有人管,辦事有標準,工作有檢查”,保證了工作開展。
80年代到90年代“全國學吉化”期間,吉化的企業文化建設走在了國有企業前列,“嚴細實快”的吉化作風享譽全國。
從2008年開始,我們連續組織開展“大慶精神再學習,吉化作風再教育”“四種精神”在我手中主題實踐活動,每年評選“四種精神”紅旗手、每四年評選“四種精神”新時期代表人物,并編發《新中國化工長子》《走進吉化》等宣傳片,創作了《激情歲月》《“吉化經驗”研究》等一批叢書,使“四種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2013年以來,我們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和創新,結合公司管理思路、管理實踐,使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得到不斷豐富。在隊伍作風建設上,大力倡導“八小時干不成吉化事業”“舒舒服服當不了好干部”“當頭羊不當羊倌”的理念,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座右銘。在安全管理上,大力倡導“沒有安全環保什么都沒有”“抓安全不松勁,抓效益不蠻干”的理念,正確把握安全環保與質量效益的關系;在經營管理上,在干部員工中牢固樹立“管理出效益,從嚴管理出大效益,精細化管理出最大效益”的理念,從細節入手,從小事做起,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問題,不放過任何一個創效的機會;在生產運行上,牢固樹立“安穩運行是最大的效益”,做到“穩中求進不冒進”,保持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等等。
同時,打造基層文化建設“升級版”。圍繞重點建設項目,制訂文化提升方案,推進文化融入管理,做到文化建設與項目建設相互促進,項目建成之日就是企業文化升級之時。合成樹脂廠圍繞ABS質量攻關項目,提出了“做中國最好的ABS”的核心理念。工廠上下一心,持續開展產銷研一體化攻關,實現了ABS產品質量與工廠文化同步提升。
四、落實依靠方針,充分發揮員工群眾的首創精神和主力軍作用,是吉化政治優勢的集中體現
企業管理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是對人的管理,是對員工群眾積極性、創造性的培育和挖掘。員工群眾的聰明才智被調動起來了,任何困難就可迎刃而解了,吉化的實踐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1958年,“三大化”投產以后,吉化提出要搞技術文化革命,提高技術素質,保證安全生產。公司黨政工組織創造了依靠群眾“三結合”的經驗。即:領導干部、技術人員、工人三結合。領導干部先當學生,向技術人員和工人虛心請教,共同勞動,不僅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而且充分激發了廣大員工群眾的智慧。
近年來,面對扭虧脫困的繁重任務,我們始終堅持依靠方針,切實把員工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形成了一系列群眾工作特色亮點和經驗做法。一是建設勞模創新工作室,放大吉化優秀人才培養模式。二是改善班組生產生活條件,讓安全生產從心出發。三是以勞動競賽凝聚合力,激發創新創造激情。四是強化典型示范引領,打造先進人物群體。近10年來,吉化員工參加國家、省市、行業和中國石油技能競賽,先后獲得全國競賽獎牌11枚、中國石油競賽獎牌37枚。涌現出“全國鉗工狀元”高彥峰等一大批國家級金牌選手,展示了新時期吉化人的風采。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吉化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的任務極為迫切,實現可持續盈利和穩健發展任重而道遠。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繼承和發揚吉化的政治優勢,進一步筑牢我們企業安身立命的根和魂。
一、堅持黨對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國有企業黨組織必須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是立足于中國國情得出的結論,是國有企業屬性和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這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
從中國的國情來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比喻說,這就像“眾星捧月”,這個“月”就是中國共產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必須自覺堅持黨的領導,作為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當然不能例外。
從國有企業的屬性來看,是屬于全民所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國有企業不但提供了煤炭、石油、電力、鋼鐵等基礎能源,還承擔了大量社會功能和責任,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壓艙石”。在遭遇重特大自然災害和重大突發事件時,國有企業總是沖在最前面。如2010年吉林發生的洪澇災害,吉化成為抗洪搶險救災的主力軍,組織大量人力物力,不惜代價,千里追江打撈化工桶,被省市命名為“最具社會責任感的杰出企業”。
從國有企業的發展來看,其成長發展的歷史,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骨干力量。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第四代移動通信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標志性重大科技創新成果。2016年末,全國國資監管系統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44萬億元,比2012年末增長了102%,上繳稅費總額約占全國稅收收入的三分之一,增加值貢獻約占全國GDP的七分之一。
一部國企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歷史。如果忽視甚至丟棄國企的政治屬性,就會把國有企業混同于一般市場主體、普通上市公司,必將導致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
我們如何做到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歸結到一點,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
一是把方向。堅持“國企姓黨”,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握黨中央關于國企改革發展的方向,落實好集團公司黨組的決策部署,堅持依靠員工辦企業,維護員工的主人翁地位,踐行“三大責任”,發揮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中堅作用。
二是管大局。當前,煉化行業大項目建設呈現加速趨勢,產能過剩將進一步加劇,競爭將更加激烈。面對嚴峻發展形勢,黨委要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圍繞穩健發展目標,統籌推進管理提升、轉型升級、改革創新各項工作。
三是保落實。各級黨組織要圍繞中心工作,發揮教育引領作用,抓好思想落實、組織落實、行動落實,增強干部員工市場意識、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控成本、防風險、增效益,保證政令暢通、執行到位。
二、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中心不偏離,始終把提高效益、增強實力、保值增值作為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把黨建與生產經營緊密結合起來,是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無論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黨建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都是抓好企業黨建的題中應有之義。一是堅持把黨建與改革發展相結合。二是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相結合。三是把企業文化建設和管理提升相結合。四是把全面從嚴治黨與依法治企相結合。
三、堅持對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不能變,著力培養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干部問題是治企興企的關鍵問題。60多年來,吉化能夠克服前進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關鍵在于把干部作為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培養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優秀杰出干部。實現企業新發展,這條經驗還要不斷發揚光大。一是嚴格執行選人用人制度。二是嚴格干部監督管理。三是做好后備和年輕干部培養選拔。
四、堅持建強基層黨組織不放松,切實把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體現在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
吉化目前有在崗黨員12700多名,黨員占員工比例達到了42%。如何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好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保障吉化可持續盈利和穩健發展,是我們要深入思考和實踐的問題。一是建設一個好的支部班子。二是打造一支過硬的黨員隊伍。三是選擇一批好的活動載體。
總之,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抓不好黨建是失職、不抓黨建是瀆職”的理念,緊緊圍繞中心工作,不斷將黨建工作抓好、做實、抓出成效。
(本文為作者6月30日在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紀念建黨96周年大會上的黨課,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