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橋,盧泳誼
(肇慶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廣東肇慶526061)
某新能源客車及配套電池產業項目環境經濟損益分析研究
秦建橋,盧泳誼
(肇慶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廣東肇慶526061)
在建設項目中,環境經濟損益分析對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具有無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本項目主要根據建設項目的概況及相關資料,采用簡易直接分析法和經濟分析評價方法相結合,并總體描述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經濟損益,對此簡單分析后再將費用-效益作總體分析,論述項目進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新能源客車;環境影響;環境損益分析
近這幾年來,環境遭受的破壞在不斷加重,其中空氣、地下水和土壤被污染的程度最嚴重。我們對能源的需要不斷增大,導致環境的破壞不斷加重,因此,“節能與新能源”這一理念為大眾所需,而汽車作為平常的交通工具是化石能源消耗的大戶,其排放出來的尾氣(如HC、NOX、SO2、CO等)對大氣造成嚴重的破壞,是造成霧霾的成因之一,故氫氣能、電能等新能源汽車符合了人們迫切的需求。汽車行業的一個發展趨勢是積極研究各種環保與新能源車型,新能源汽車符合了社會的迫切需要,對環境影響較小,因此有本項目的開展。本項目的實施要耗費一定量的金錢,為了這個項目完成后能呈現最好的效果,項目的花費主要包括生產所需成本、社會所付出的代價、對當地環境的損害等,而本項目所得到的效益主要包括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方面。
項目在開始投產到結束,對環境所受到的損害和效益進行分析,稱為環境經濟損益分析,它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環境效益,由積極面的環境經濟影響分析出來,一方面是環境境損失,由消極面的環境經濟影響分析出來。環境經濟損益是環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項目投入環保資金,對污染物的排放進行削減與控制是十分必要,因此,對整個項目環境效益與損失進行分析是不可缺少的。
(1)本項目的直接經濟效益可行性。佛山某新能源客車及配套電池產業項目,已知本項目一共投資45803(萬元),項目建成達產后年平均銷售收入達到871795(萬元),每年可實現年平均利潤59665(萬元)。
由上述計算結果得出NPV(凈現值23488.29萬元)為正數,且內部收益率(IRR=15.83%)>行業基準收益率(12%),對項目的敏感性分析,即敏感性較低擁有較高的抗風險能力,反之則不具備,通過分析得出本項目敏感性較低,說明這個項目在財務經濟上是可行的,得出項目在稅前的盈利比較高,在市場上所能獲利較好,能適應市場的需求變化,總體而言,本項目建成投產使用后,將會帶來較好的經濟收入。
(2)建設項目的間接效益分析。首先,本項目需要勞動力1170人,按每人平均月薪5000元人民幣來算這個項目每年能為員工帶來7020萬元人民幣,除此之外,項目創造了多個就業崗位,這就大大增加了人們的就業機會。
其次,這個項目在進行生產過程中需要的涂料、鋼材、玻璃、塑料、發動機、電池、輪胎等相關材料,對相關上游企業的發展有積極作用,并且提高了這些企業的原有生產力,激發企業生產動力或增加了新的生產力,從而為這些上游企業帶來了較好經濟效益。
最后,本項目建成后,新能源汽車的國內市場供求量增加,使其價格很大概率上會下降,這雖然對企業來說是負效益,但對于消費者來說,相當于是得到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本項目實施后,不但有著一定的經濟效益,也帶來了一定的社會效益,首先,新能源客車及配套電池產業項目的實行,不僅使資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還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增進了當地財政稅收。而且,項目的進行對產業結構有一定的調整,輪胎、涂料、玻璃、鋼材等原材料的需求還帶動了第三產業和上游企業的發展,增加了企業發展活力,刺激了國內市場的需求。此外,新能源客車的使用就是高質量地服務于社會,為社會帶來一定便利,也為社會帶來了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和有效促進當地公益事業的發展。最后,項目的實施增加了就業機會,使1170人獲得了就業崗位,滿足了人們的需要,對此人們生活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對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項目在投建期間,會產生很多對環境產生負荷的不利影響,這些影響的來源主要是污染物,包括(大氣、水、固體、噪聲)方面等,雖然對此進行環保處理,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污染物排放,其中,最主要對環境產生破壞的是廢氣與廢水的排放,項目的進行必須嚴格執行相關排放標準和加強管理。根據2.4的工藝流程以及源強匯總表得出廢水廢氣的排放量如表1所示:
由計算結果以及分析可以知道,由于環保措施的正確實施,本項目所帶來的環境經濟損失很少,從水體、大氣,固廢、噪聲四個方面來算僅僅一共為37.1萬,影響遠遠比項目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小,由于本項目的環境影響遠小于經濟效益,故可以忽略不計。

表1 污染物排放情況
在未采取任何環保措施時,若需要征收的排污費為N,在采取環保措施后,污染物大大削減,減少了排污費X,這就是建設項目所帶來的直接環境的經濟效益。本項目廢氣處理、噪聲削減、廢水治理、固廢處理、除塵等措施地進行,使廢氣、廢水、噪聲、和固體廢物等大大削減,在這方面,節省了一大筆的排污費用,而相關環保措施的實行除了帶來了環境經濟效益之外還給當地的環境減少了負擔。排污費按照國家《排污費征收標準及計算方法》計算排污者應繳納的排污費數額。
采用環境影響費用——效益法,用公式E=收益(B)/費用(C)以評價期為15年計算,在變動項目的環境經濟損益后,按照效益——費用比值統計算出結果:E=1.03。具體詳見表2所示。
從表2得出:變更環境經濟損益,在十五年之后,環境收益大于環境費用,即E>1。這表明了項目在投入了環保資金后,不僅對環境和社會有著明顯的效益,同時還能帶來經濟效益,在經濟的角度來說是可行的。

表2 環境經濟的效益——費用計算表
本項目的實施可以獲得直接經濟總利潤59665萬元,而且通過分析,該項目的獲利能力即內部收益率超過了行業基準收益率(12%)的要求,說明經濟效益好,項目在經濟上可行。除此之外,項目的進行對促進當地的經濟繁榮有著積極的作用,并且增加了當地的財政稅收,提高了就業率和促進了上游企業的發展,能很大程度地提高項目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在項目中,經過了一系列的處理后,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減少,而且經過計算后得出本項目的環境效益較好,通過環境損益分析說明了這個實例在建設項目的環境經濟影響定量評價中發揮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1]劉智慧,葉銳,費用—效益分析法在環境經濟損益分析中的應用[J].遼寧城鄉環境科技,2004,24(4):5-6.
[2]宋榮華.環境經濟損益分析的方法和運用[J].內蒙古環境科學,2007,19(2):55-59.
[3]劉江龍,錢小蓉,丁培道,孫陽,顧恒岳.鋼鐵材料的泛環境負荷及其環境經濟損益分析[J].環境科學進展,1998,6(4):65-70.
[4]李佳,吳軍年.建設項目環境經濟損益分析指標體系建立[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7,30(10):60-62.
[5]高博.試論環境經濟損益分析的方法和運用[J].商場現代化,2015,44(9):267.
肇慶學院質量工程及教學改革項目“《水污染控制工程設計》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編號:zlgc201502);2015年肇慶市科技創新指導類項目“高用水行業節水改造示范及廢水深度處理研究”;肇慶學院2017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710580008)。
秦建橋(1979-),男,湖北黃岡人,博士,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