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玉
一、教材活用,適度拓展
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教材是三者對話的載體,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是實現精彩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學中,不是機械地呈現教材,不是拘泥于教材,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善于發現、適度拓展,把握住最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抓手”,活用教材。用好教材根本的評價標準就是看用教材所產生的效益。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二冊《棉花姑娘》生字時,我對教材進行處理,把11個生字的順序重新編排成下面形式:
只 治
星 請
盼 斑 幫
雪 就 斷 啄
而后進行分類教學,讓學生自主識字,在識字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這樣的排列是根據生字讀音的規律,按翹舌音、前后鼻音等進行讀音歸類,便于學生認讀和識記。
二、教法多樣,引人入勝
1.教學語言鮮活多變
有人說:“一堂生動的語文課如一支動人的樂曲,‘起調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勝,‘終曲余音繞梁。”如教學《三個兒子》時,我在第一個學生朗讀“一個媽媽夸孩子有副好嗓子”之后這樣評價道:“你也有一副好嗓子。”第二個學生朗讀后這樣評價:“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聽到了一首優美的歌曲。”在全班學生齊讀后,我深情地說:“有你們這樣的好孩子,老師也很高興。”整節課的教學語言既凝練,又豐富。
2.激活學生多元解讀
例如,教學《我要的是葫蘆》時,老師在引導學生朗讀“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時,以引讀的方式用自己的心情感染學生,以文學的語言打動學生,引導學生分別帶著“惋惜”“傷心”“難過”“痛心”的心情朗讀重點詞語及段落,在朗讀中激活學生思維,落實文本價值取向。
3.語言訓練活潑多彩。
(1)活用積累。如教學《棉花姑娘》時,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稱呼像“棉花姑娘”,學生說了平時積累的詞語“太陽公公”“牛伯伯”“燕子姐姐”……
(2)對比顯“活”。如教學《玩具柜臺前的孩子》一文時,讓學生對比辨別“不,謝謝!”“不,謝謝,我不要!”這兩句話,讓學生品一品不同的表達。
(3)據文活練。在教學人教版六冊《恐龍》一文時,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寫話,寫出恐龍的名字與其奇怪的外形有關的地方。
如三角龍:因為三角龍臉上長著三只大角,所以叫它三角龍。
三、學生用心,展現自我
學生用心是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精彩的關鍵。“教為學服務”“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學生的一切”等理念都指向學生,只有學生得到發展,教學才算成功。學生學得用心,在課堂上應有以下表現:一是用心想,想得開。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想象豐富,想得深,想得開,想得遠,并且同學間思想有交鋒,情感有交流,思維能力得到有效訓練,才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如教學《北京》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北京的各種美麗景象,并對學生說:“面對如此壯麗的景色,你想怎么贊美她?”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贊美北京。二是用心說,說得妙。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具有演說家的口才,且很多時候,他們說的內容充滿童真童趣。三是用心做,做得好。每節課中學生參與面廣,他們小手直舉,小嘴常開,課堂上常常閃現他們活動的身影。
四、課堂活躍,生機勃發
課堂氣氛活躍是精彩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外在表現。教師要以民主平等的姿態、激情的引導、充滿親和力的教學語言來激活課堂氣氛,學生要認真思考、大膽合作、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使課堂生機勃發。
例如,在教學《青蛙寫詩》一課時,我在引導學生讀最后一小節青蛙寫的詩“呱呱,呱呱,呱呱呱……時”,為了讓學生能夠體會標點符號的用法,突出詩歌朗讀停頓的優美韻律,我先出示沒有標點符號的詩句,并進行一口氣范讀,故意做出氣喘吁吁的樣子說:“哎喲,累死我了。”學生聽了哈哈大笑。接著,我出示有標點符號的詩句進行范讀,然后讓學生進行比較說說哪種朗讀好、好在哪,同時為了讓學生在自己的朗讀過程中也能夠進行停頓,我用手勢輔助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進行停頓。這樣學生也學著我的樣子自己配上手勢來朗讀課文。整節課學生都沉浸在美妙的課堂氣氛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