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義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體育系,浙江 杭州 310012)
基于學生能力培養的體育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探究*
王益義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體育系,浙江 杭州 310012)
針對計算機教學提出基于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方案,構建適用于體育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闡述翻轉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利用翻轉課堂的先進教學理念,重構教學流程,同時結合案例教學和任務驅動教學開展教學活動,以期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
能力培養;體育高職;計算機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改革
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1]。《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0-2020年)》要求創新信息化教學與學習方式,提升個性化互動教學水平,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服務的意識與能力[2]。學生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
當前的計算機教學模式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以“課堂講授+操作演示”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模仿教師的操作。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理論、輕實踐”等問題,忽視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忽視內在學習動力的激發,造成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弱化甚至阻礙了學生的能力培養,偏離教育重點,影響教學質量,因而迫切需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本文嘗試以能力培養為導向,在計算機教學改革中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借助翻轉課堂的先進教學理念,解決現存問題,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能力培養。
翻轉課堂教學是一種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3]。翻轉課堂實現了傳統教學過程中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反轉,課前通過信息技術輔助手段完成知識的傳授,課堂經老師的指導與同學的協助進行知識的內化,被認為是教學流程的逆序創新[4]。
翻轉課堂打破了“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的傳統學習模式,由“先教后學”轉變為“先學后教”,其實質是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關注學習內在動機的激發,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做”或“活動”,而不僅僅是“聽”,注重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參與者角色[5]。教師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和知識的灌輸者,轉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習過程的指導者與促進者,教學資源的開發者、提供者;學生成為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翻轉課堂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個性化學習,體現差異化教學。針對翻轉課堂在培養學生能力的效用問題上,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美國中田納西州立大學的Jeremy F.Strayer通過實踐研究,證實翻轉課堂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協作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凝聚力培養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6]。我國教育技術專家何克抗認為翻轉課堂的實施對學科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有顯著的效果,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7]。郝興偉等開展了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的研究和創新能力,交流、合作和表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8]。王潤等指出翻轉課堂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自學能力、自控能力的提升[9],祝智庭、易慶竑等認為翻轉課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4,10]。
根據翻轉課堂的內涵與特征,本文在研究和借鑒已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11-12],構建出適合體育類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該模式依托網絡學習空間,采用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式教學過程。

圖1 大學計算機基礎翻轉課堂教學模型
課前階段,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通過網絡學習空間進行自主學習,實現新知識地獲取,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課中階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下,開展答疑解惑、交流互動、協作探究等活動、實現知識的內化,注重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創新實踐等高階能力的培養;課后階段,學生通過歸納總結,完成課后作業,鞏固所學知識,并進行拓展深化,主要培養學生的總結反思和實踐探究能力。
⑴ 課前階段
課前是新知識的傳授過程,主要包括兩個環節,觀看教學視頻自學和基礎試題自測,是有效開展翻轉課堂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上,依據課程特征、教學目標的要求將內容劃分為若干個小的知識點,錄制教學微視頻,設置難度相當的測試題和練習題。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完成自測題、操作練習以及提出問題等過程開展自主學習。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與難以解決的困難,并及時記錄,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調整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自主學習的互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可以成為學生自學能力養成的催化劑、腳手架[13],有助于引導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培養。
⑵ 課中階段
課中是學生習得新知識后的內化過程,采用案例教學和任務驅動教學法設計課堂活動。教師先簡單講解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概念,再對學生課前學習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解答。教師根據教學設計,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案例資料,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疑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而布置具體任務,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實踐操作,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探究協作學習,教師則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個性化指導。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最后學生展示實踐成果,分享經驗,利用自評、互評、教師點評,吸收和內化知識。課堂活動中教師是討論的組織和發起者,問題任務的設計者,探究學習的引導者,課堂活動設計應充分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通過知識點在案例及實際任務中的應用,在探究協作學習中達到解決問題、知識內化的效果,實現能力的提升。
⑶ 課后階段
課后主要包括總結反思和鞏固拓展兩個環節。學生對本次課程前兩階段學習過程進行梳理,總結收獲,反思存在的問題,并反饋給教師,教師依據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更有效地改進教學設計。最后,教師針對課中學生暴露的學習問題,提供課后鞏固練習和拓展性學習資源,并通過網絡社交軟件對學生進行在線的個別輔導,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固化-探究-拓展,提升學習能力。

表1 翻轉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體系
傳統教學模式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成績評定采用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綜合測試+省等級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平時成績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出勤、課堂表現給出,期末成績包含了綜合作業設計及以證代考的等級考試成績兩部分,評價方式重結果輕過程,重成績輕能力。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不但要關注學習結果評價,更需重視學習過程評價,做到評價方法、評價內容、評價主體多元化。本文構建了如表1所示的教學質量評教標準體系,強調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結合,注重過程,注重表現,通過評價標準體系地改進,激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發揮潛力,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本文以“大學計算機基礎”第7章“Excel 2010電子表格”中的教學內容“Excel圖表”為例,介紹計算機課程中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流程。該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①理解創建圖表的意義及了解數據與圖表的關系;②圖表類型的選擇和制作方法;③利用圖表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其中,教學重點是圖表的類型和制作方法,教學難點是選擇適合的圖表分析現實問題。教學時間為2課時90分鐘。
⑴ 課前自主學習,啟發思考
根據對教學內容的碎片式處理,教師在課前利用Camtasia Studio錄屏軟件制作3段教學視頻,視頻時長3~6分鐘,分別講解演示:圖表的概念,圖表的類型以及圖表的創建,并在視頻播放過程中插入測試題目(選擇題),學生只有在回答正確以后,視頻繼續播放。同時列出三個問題:①圖表的主要作用以及應用領域?②三種常用圖表類型的各自特點是什么?③創建圖表的一般步驟?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有效的自主學習,同時,下發一組數據,學生利用三種類型分別制作圖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QQ、微信等與同學或教師進行交流討論,最后,對問題做出解答,同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在線反饋,教師整理問題,并根據學生的答題和提問情況記錄課前學習評分。
⑵ 課中探究協作,解決問題
教師首先簡要概括本次課程的知識內容,根據學生課前習題的完成情況和問題反饋,進行統一解答。然后,給出案例資料并設置有針對性的問題,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分析案例,并結合問題進行實踐操作,由各小組長匯報本小組的案例分析結果,教師對各小組的討論情況進行點評,并講解該案例中涉及的圖表知識以及圖表體現的意義內涵。而后,教師布置綜合性的訓練任務,學生通過小組交流互助,探究協作,完成任務操作,最后對成果進行展示、分析和點評。
⑶ 課后總結反思,鞏固拓展
教師將課程資料和課堂總結,學生的課堂實踐成果以及對本次課的總結心得,上傳至QQ群,供學生在課后查閱與探討,并布置課后作業(以某體育用品專賣店上半年各月銷售及的銷售費用進行圖表制作和趨勢預測),主要用于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和操作技能,拓展圖表趨勢線與誤差線知識。完成課后作業過程中,當遇到具體問題,可與教師或同學在線交流,教師對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從而達成知識的鞏固與拓展,養成實踐探究能力。
翻轉教學模式顛覆了以“講授知識+演示操作”為主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突破教學的時空限制、改變師生角色,使得課堂的教學中心由教師轉向學生,強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通過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協作探究完成知識的內化,實現能力的培養。在體育高職院校,運動員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遠少于普通大專學生,教師更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運動員學生學會學習,承擔起學習的責任。翻轉課堂模式的理念以及實踐表明,翻轉課堂可以有效利用運動員學生的碎片化時間、碎片化的精力實現網絡時代的個性化、碎片式學習,有利于鍛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能力;有利于提升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和溝通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提高。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7-03-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EB/OL].[2017-03-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
[3]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4]祝智庭,管玨琪,邱慧嫻.翻轉課堂國內應用實踐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5.6:66-72
[5]楊春梅.高等教育翻轉課堂研究綜述[J].江蘇高教,2016.1:59-63
[6]Strayer J F.How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influences cooperation,innovation and task orientation[J].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2012.15(2):171-193
[7]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5-16
[8]郝興偉,張強.翻轉課堂教學:經驗與趨勢[J].中國大學教學,2015.10:65-67
[9]王潤,周先進,陳上仁.翻轉課堂的限度及其應對措施[J].當代教育科學,2015.6:32-36
[10]易慶竑.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及其教學結構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4:94-100
[11]馬麗麗,陳金廣,薛紀文.翻轉教學模式在程序設計語言中的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6.4:152-155
[12]朱榮,李曉飛,李順.基于翻轉課堂的項目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計算機圖文設計”課程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6.5:29-35
[13]容梅,彭雪紅.翻轉課堂的歷史、現狀及實踐策略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5.7:108-115
Research on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sports for students'ability training
Wang Yiy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Hangzhou,Zhejiang 310012,China)
In view of the computer teaching,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reform program for the ability training,and constructs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computer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sports.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is expounded from the pre-class,in-classand after-schoolthree stages.The advanced teaching idea offlipped classroom isused,the teaching processis reconstructed,and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case teaching and task-driven teaching,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ability in many aspects.
ability train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sports;computer course;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reform
G642;G434
A
1006-8228(2017)10-69-04
2017-08-03
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項目(kg20160975);浙江省教科規劃2017年度研究課題(2017SCG359);浙江省高職教育研究會研究課題(2015-47)
王益義(1980-),男,浙江玉環縣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教育,教育信息化。
10.16644/j.cnki.cn33-1094/tp.2017.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