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利,江彬,侯旭,岳峰,王學斌
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臨床療效
孟慶利,江彬,侯旭,岳峰,王學斌
(遼寧省大連市友誼醫院泌尿外二科,遼寧 大連 116001)
目的 探析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在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治療中的影響意義。方法 針對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選擇于本院接受治療的80例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進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按照隨機數字表達法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予以電切鏡冷刀術進行治療,觀察組予以經輸尿管鏡鈥激光進行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在不同治療方法下的臨床效果(臨床總有效率、手術時間、碎石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結果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后,其臨床治療無效例數有12例,總有效例數有28例,總有效率為70.00%,明顯劣于觀察組臨床治療無效例數有1例,總有效例數有39例,總有效率為97.50%;且其手術時間(54.33±1.31)min、碎石時間(43.25±1.20)min、術中出血量(24.54±3.31)mL、住院時間(12.34±1.15)d均長于觀察組[手術時間(35.15±1.29)min、碎石時間(19.78±0.56)min、術中出血量(10.28±5.28)mL、住院時間(7.35±1.02)d],兩組患者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經輸尿導管鏡鈥激光術于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不僅可以獲得可觀的臨床治療效果,而且可以大幅度縮短其手術時間、碎石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等,因而具有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的價值。
尿道結石;尿道狹窄;鈥激光;輸尿管鏡
據了解,尿道綜合癥的病發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的改變而呈逐漸上升的現象,且愈發嚴重化,其中以尿道狹窄、尿道結石最為常見;所謂尿道狹窄,指的是具有多發性、影響大等特征,并以排尿困難、尿道外傷、排尿時間過長、尿潴留等癥狀為主要臨床表征的病癥,是泌尿外科常見的病癥之一,多見于男性患者;而尿道結石是指位于腎、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的結石,屬于泌尿系統常見的病癥之一,臨床表征以腰腹絞痛、血尿、尿痛、尿頻等;兩種病癥均對患者的腎、輸尿管等部位造成嚴重的影響,且在合并病發的情況下,更是提高了兩種病癥的相互危害性,進而極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幸福指數以及生命質量,因而應引起臨床上的重視[1-2]。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是一種伴隨醫療技術不斷提高而逐漸獲得廣泛認可的治療手段之一,目前,成為臨床上主要治療尿道綜合癥的療法,因此,本研究旨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分析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在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治療中的影響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針對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選擇本院接受治療的80例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進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按照隨機數字表達法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所有患者的臨床體征均符合相關研究的診斷標準,且均經過B超、骨盆X線片等檢查確診,并均在尿道造影下確定其尿道狹窄的部位以及長度等;且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將患有嚴重器官系統疾病、急性感染、資料不全以及不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該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為男性,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54.32±0.14)歲,尿道狹窄段的長度0.7~2.28 cm,平均尿道狹窄長度(1.22±0.10)cm,尿道結石的大小均在0.49~2.41 cm,平均尿道結石大小(1.43±0.12)cm,在病發部位上,對照組中有10例患者為膜部尿道,有18例患者為前尿道狹窄,有12例為前列腺部尿道狹窄;觀察組中有12例患者為膜部尿道,有17例患者為前尿道狹窄,有11例為前列腺部尿道狹窄;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電切鏡冷刀術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均在術前接受硬膜外麻醉方式進行麻醉,然后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接著將Wol f尿道電切鏡選用逆方向的形式置入患者的尿道狹窄處的遠端,之后再用水流行沖洗,待探視鏡可觀察其內部情況后探視其孔樣的通道,然后將型號為F4的輸尿導管置入,同時用冷刀將12、4、8的瘢痕組織處切開(呈放射狀),然后在膀胱處置入尿道鏡,并用電切刀將其硬質瘢痕組織切除;尿道結石則予用經尿道膀胱大力碎石術作粉碎治療。
觀察組予以經輸尿管鏡鈥激光進行治療:與對照組相同,所有患者在術前均接受正確的指導,例如排空膀胱、臥位姿勢等以及腰硬聯合麻醉,然后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并予用常規的消毒鋪巾;在輸尿管鏡的引導、直視下,將適量的生理鹽水灌入,然后將F5管道的前段截斷處選作為輸尿管引導,并將365μm鈥激光加入其中,同時將其功率、能量、頻率等進行調整,分別為:功率60~80 w,能量0.4~3.0 J,頻率10~30 Hz。在輸尿管的引導、直視下,將患者尿道狹窄的基本情況進行掌握,例如狹窄的部位,然后將前段的狹窄管道5、7、12點處選為切開的部位;對于狹窄部位為膜部尿道者,應將其狹窄部位以多點的方式切開,其實際的切開深度以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待切開完成后,將患者的瘢痕組織進行切除,其切除的操作與推進的操作同時完成,使其切除的狹窄部位得到完全改善;對于狹窄部位為前列尿道者,應予以鈥激光進行操作,切除其瘢痕組織,并行修整處理;然后將輸尿管鏡置入患者的狹窄部位,探查、確定患者的尿道結石部位后調整激光參數——功率(15~30 w)、能量(0.6~1.6 J)、頻率(10~21 Hz)等,將結石擊碎,直到結石的直徑<2 mm時,利用水流作用將結石排除,并確保患者輸尿管的暢通,最后將輸尿管鏡移出,換用沖洗器將碎石徹底清除,確定結石無殘留后結束手術。
1.3 觀察指標以及判定療效 以臨床總有效率、手術時間、碎石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五項指標為主要的觀察指標,其中臨床總有效率的判定為顯效:患者排尿不適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尿道狹窄、尿道結石等均在檢查下顯示消失、清除徹底,患者排尿通暢;有效:患者排尿不適等臨床癥狀逐漸改善,尿道狹窄、尿道結石等在檢查下顯示已大幅度得到改善、清除,患者排尿通暢、偶有輕微疼痛感;無效:均未達到上述的要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而其手術時間、碎石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以實際記錄結果進行判定。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21.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的比較 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碎石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的比較 對照組的手術時間、碎石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大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在泌尿系統病癥中,尿道狹窄、尿道結石均為常見且多發的病癥類型,且這兩種病癥還可相伴發生,并在相互影響的作用下使患者的健康狀態、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3]。據相關的臨床研究指出,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病發可由外界的多種因素影響而引起,例如生活環境、遺傳因素、代謝異常、尿路感染等,進而使各種類型的結石形成,同時影響排尿的正常性,長期任其發展,還會使其危及人們的生命質量[4]。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的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碎石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的比較(x±s)
針對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病理病因,臨床上以往提倡以藥物、開放性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但是發現藥物治療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作用,但是其導致的病癥復發性較高,且引發的并發癥也亦較多,因而不為可觀的治療方法;開放性手術的療效雖然較藥物治療佳,但是其實際的操作可行性較低,且極易在手術中損傷患者的尿道,以及容易引起患者勃起功能的障礙;在碎石的操作中,往往粉碎不徹底,進而導致結石未得到清除,且還留置于原來的位置上,增加了尿道的潛在性損傷幾率,因而也并不適合被廣泛運用[5-7]。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臨床上發現腔內手術是一種適宜用于治療尿道狹窄、尿道結石的有效方法;在相關的研究中指出,腔內手術不僅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損傷小、恢復時間快等優點,而且還可重復使用,并發癥少,因為可被推廣與研究[8]。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腔內手術的方法主要有經輸尿管鏡鈥激光、電切鏡冷刀術等,因而本研究將這兩種治療方法進行對比分析,發現電切鏡冷刀術雖然具有腔內手術的眾多優點,但是其在實際的操作中,冷刀沒有止血的作用,因為極易使患者在術中出現大量出血的現象,進而增加了術中的出血量,同時使手術的視野受到影響,進而降低了手術的治療效果;此外,電切鏡的外鞘較粗,對于尿道狹窄較長的患者而言,其實施的可行性不高,增大手術的難度,同時增加患者尿道黏膜受損的發生率,因而整體的治療效果仍不夠理想[9-11]。而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則是通過融合輸尿管鏡與鈥激光的作用,進而發揮其脈沖式的激光特點:可通過光纖的作用傳遞能力,穿透組織,將密度高、結石結構復雜且細小的結石進行粉碎,且在熱導作用下,可以對患者的瘢痕組織行汽化切割,操作中不易損傷至周圍的組織,且由于其脈沖的時間較短,因而促使其切除組織的創面、周圍組織不存在焦灼現象;除此之外,術中的鈥激光還具有同時操作下的止血作用,因而促使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大量出血的現象較少,進而保持手術的視野始終為清晰狀態,從而提高解剖的精準性,避免損傷尿道;因而相較而言,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的治療效果更為明顯[12-14]。相關的臨床研究資料表明,鈥激光不僅能將不同密度、成分、形狀的結石行徹底地粉碎,且其一次性的結石取凈率也相當高,既不容易損傷患者的輸尿管黏膜,又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具有其他目前手術治療中不可比擬的優越性[15]。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在將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與電切鏡冷刀術的對比下,對照組患者(電切鏡冷刀術治療)在治療后,其臨床治療無效例數有12例,總有效例數有28例,總有效率為70.00%,明顯劣于觀察組(經輸尿管鏡鈥激光治療)臨床治療無效例數有1例,總有效例數有39例,總有效率為97.50%;且其手術時間(54.33±1.31)min、碎石時間(43.25±1.20)min、術中出血量(24.54±3.31)mL、住院時間(12.34±1.15)d均長于觀察組手術時間(35.15±1.29)min、碎石時間(19.78±0.56)min、術中出血量(10.28±5.28)mL、住院時間(7.35±1.02)d,兩組患者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應用經輸尿導管鏡鈥激光術于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不僅可以獲得可觀的臨床治療效果,而且可以大幅度縮短其手術時間、碎石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等,因而具有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的價值。
[1] 孫福祥,齊炳輝,王洪福,等.PW鞘聯合鈥激光輸尿管鏡治療尿道狹窄的療效分析[J].海南醫學,2014,25(5):653-655.
[2] 宋廣智.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臨床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3):142.
[3] 田景昌,陳萌.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6,35(13):183-184.
[4] 張河元.輸尿管鏡鈥激光治療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療效分析[J].微創醫學,2016,11(5):797-798.
[5] 李英俊.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的效果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4):74-75.
[6] 儂智虎,姚孝奎,樂立虎.經皮腎鏡碎石術與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30):85-86.
[7] 萬千里.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在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治療中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8):158-159.
[8] 張波,呂騰榮,淡明江,等.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對尿道狹窄并尿道結石的療效研究[J].當代醫學,2015,21(18):93-94.
[9] 任山,樸仁京,翟德軍.輸尿管鏡下鈥激光治療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5):49-50.
[10]黃海鵬,林偉,熊煥騰,等.同期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聯合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尿道狹窄合并膀胱結石88例[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52(11):74-75.
[11]楊國山.同期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聯合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尿道狹窄合并膀胱結石46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4,4(18):198-200.
[12]薛英杰.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用于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4(16):50-51.
[13]楊文發,汪輝,柳興明,等.經尿道輸尿管鏡鈥激光與經尿道冷刀內切開術治療男性尿道狹窄療效比較[J].江蘇醫藥,2012,38(11):1352-1353.
[14]王衛亞,翟景光.輸尿管鏡聯合鈥激光治療男性尿道狹窄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5):129.
[15]張明剛,李彥龍,史東民,等.經輸尿管鏡鈥激光治療尿道狹窄或閉鎖31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雜志,2014,16(2):251-2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9.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