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紀豪
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泌尿系結石、積水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黃紀豪
(江西九江星子縣人民醫院,江西 九江 332800)
目的 探討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泌尿系結石、積水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間收治的30例泌尿系病變患者,所有患者行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X線診斷,將診斷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比,總結歸納兩種診斷方式的診斷效果。結果 在不同診斷方式下,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效果更接近預設值,與X線診斷相比,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符合率、檢測結果、診斷敏感性更為理想,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泌尿系結石、積水診斷中應用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可較好反映出患者的病變部位、病灶分布情況,進而為后期的治療提供依據,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泌尿系結石;積水
泌尿系結石屬于臨床常見病,在輸尿管、尿道、膀胱等部位均可發生,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患者主要表現為劇烈疼痛等癥狀,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1]。腎積水主要因泌尿系統的梗阻造成,具有多種病因,包括輸尿管扭曲、階段性無功能、內在性輸尿管狹窄等因素,患者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所以對泌尿系結石及積水進行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2]。臨床在對泌尿系結石、積水進行診斷時,常應用X線、B超、CT等診斷方式,但是診斷準確率有所差異。本研究以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間收治的30例泌尿系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間收治的30例泌尿系病變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齡11~82歲,平均年齡(46.5±35.0)歲。
1.2 方法 X線檢查:應用東軟800 mm胃腸X線機行腹部平片、靜脈腎盂造影。檢查前,行清潔灌腸、碘過敏試驗。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檢查:囑咐患者深吸氣后屏氣,行螺旋掃描,從肝臟掃至恥骨聯合水平,之后采用1.25~2.5 mm層厚、1.25~2.5 mm間隔重建。應用碘海醇注射液,用量80~90 mL。依據患者的病情設定尿路造影時間,對尿路造影圖像進行三維重建,制作成全尿路圖像。
1.3 觀察指標 將兩種診斷方式的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比,探討兩種診斷方式的符合率。記錄兩種診斷方式的檢查結果,分析各診斷方式的診斷敏感性、診斷特異性。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診斷方式的符合率對比 在不同診斷方式下,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符合率明顯高于X線檢查,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種診斷方式的檢查結果分析 在不同診斷方式下,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檢查結果明顯優于X線檢查,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種診斷方式符合率對比(n)

表2 兩種診斷方式的檢查結果分析[n(%)]
2.3 兩種診斷方式的敏感性、特異性分析 在不同診斷方式下,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敏感性明顯優于X線檢查,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種診斷方式的敏感性、特異性分析(%)
本研究主要對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泌尿系結石、積水診斷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統計了兩種診斷方式的診斷符合率、檢查結果、診斷敏感性、診斷特異性。其中X線檢查的符合率為70.0%、診斷敏感性為62.5%、診斷特異性為28.6%;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符合率為90.0%、診斷敏感性為90.9%、診斷特異性為47.4%。由此可見,在泌尿系結石、積水診斷中應用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可較好反映出患者的病變部位、病灶分布情況,進而為后期的治療提供依據,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采用了多排探測器技術,則更好獲取Z軸方向上的容積數據。這種診斷技術的掃描層厚較薄,采樣密度較大,且具有較快的掃描速度,所以提高了空間分辨率[3]。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可全方位對患者病變情況進行觀察,準確反映出病變部位、范圍、大小以及泌尿系統相關情況等信息,進而提高診斷準確率[4]。與普通CT、常規超聲等診斷方式相比,更為安全可靠,具有無創性,應用價值更高。
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具有多種泌尿系統成像后處理方法,包括MPR、SSD、MIP、VRT等方式[5]。MPR以橫斷面重建像為基礎,在任意截面截取的三維體積數據基礎上,可獲取各剖面的重組影像,進而全方位觀察到泌尿系統的解剖結構及相關信息,而不會出現結構重疊問題[6]。MIP主要以視角投影軌跡上的容積數據為基礎,行最大密度編碼,之后進行圖像重建,可準確反映出機體泌尿組織密度的變化情況。SSD以容積掃描橫斷面數據為基礎,行表面數學模式計算處理,連接超過預設CT值的相鄰像素,進而形成明暗區別的圖像[7]。SSD可對復雜重疊結構的三維關系進行準確反映,進而直觀觀察到輸尿管、輸尿管外壁等結構的空間關系;但是這種方式主要將CT閾值作為成像參數,所以在對各種數據進行處理時,易丟失一些與X線衰減值有關的參數[8]。SSD圖像不可用于診斷病灶,而是用于顯示病灶,直觀表現出病灶及相關結構的空間關系,為后期的臨床治療提供依據。VRT是一種四維重建法,主要將投射線假定穿過掃描容積,通過不同的灰階顯示出像素總合的投影[9]。VRT與多角度旋轉、密度切割技術進行了緊密結合,依據結構色彩編碼采用不同的透明度,繼而同時顯示各類結構的影響,具有一定的三維立體感,可較好表現出病灶及周邊結構的三維空間關系[10]。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中尿路成像的基本條件便是圖像后處理,在對相關圖像進行處理時,需明確病變部位,確保重建效果。
在本研究中,通過螺旋CT掃描可觀察到患者骨髓質、腎皮質的相關情況,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的腎臟病情情況,并初步評估患者的腎功能。在尿路梗阻的作用下,易降低患者的腎功能,進而造成泌尿系顯影的延遲,所以需進行延遲掃描。MSCT薄層掃描可將呼吸運動對圖像的影響清除,準確顯示出所有病變,而且以CT值差異為基礎可對結石成分進行判斷。在了解泌尿系結石情況時,一般以平掃MPR圖像、增強后尿路造影MIP圖像為依據,避免出現信息遺漏[11]。在泌尿系病變的診斷中,一般要求大范圍、薄層掃描、高質量后處理圖像,而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則可滿足這些要求,安全無創,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應用價值較高[12]。
綜上所述,在泌尿系結石、積水診斷中應用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可起到較好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1] 王贏.CT泌尿系成像技術在泌尿系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1):60-61.
[2] 周才金,祝華強,邱其良,等.螺旋CT對上尿路結石性梗阻并感染的診斷價值[J].海南醫學,2013,24(5):698-700.
[3] 汪紅星.雙排螺旋CT在泌尿系結石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1):98-99.
[4] 唐卯吉.靜脈腎盂造影后CT加3D成像在泌尿系結石診斷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3,34(9):1605-1606.
[5] 王駿,黃正林,張海波,等.128層VCT全尿路掃描及三維后處理技術對泌尿系結石及其并發癥的診斷價值[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4):737-739.
[6] 熊永芳,劉新玲,趙傳軍,等.螺旋CT尿路造影和靜脈尿路造影診斷泌尿系梗阻性的臨床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6,26(12):2327-2329.
[7] 阮學龍,寶玉仙.十六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CTU)新進展[J].大家健康,2013,7(10):99.
[8] Grosjean R,Daudon M,Chammas JrMF,et al.Pit fal ls in urinary stone identi fication using CT at tenuation values:Are we get ting the same information on di f ferent scanner models?[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3,82(8):1201-1206.
[9] Finch W, Johnston R, Shaida N, et al. Measuring stone volume- Three-dimensional sof tware reconst ruction or an el l ipsoid algebra formula?[J].BJUinternational,2014,113(4):610-614.
[10]Qu M,Jarami l lo-Alvarez G,Ramirez-Giraldo JC,et al.Urinary stone dif ferentiation in patients with large body size using dual-energy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J].European radiology,2013,23(5):1408-1414.
[11]鐘小玲,吳仁華,邱小康.泌尿系統結石的螺旋CT診斷[J].當代醫學,2009,15(24):97-98.
[12]鄭菲,王麗娜.泌尿系梗阻性疾病影像學檢查進展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28):18-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