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媚,劉永芬,張元兵,黃四碧,徐美娟
森田療法在中醫心理護理臨床工作中的應用研究
胡春媚1,劉永芬2,張元兵3,黃四碧3,徐美娟3
(1.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4;3.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研究森田療法在中醫心理護理臨床工作中的應用。方法 使用隨機數表法抽取2016年3月~2016年9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森田療法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37例,分析并比較患者治療前后的WHOQOL-100中文版量表評分,總結森田療法的應用效果。結果 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85.14±3.26)分顯著高于其治療前的生活質量評分(61.46±3.39)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森田療法在中醫心理護理臨床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值得推廣。
森田療法;中醫心理護理;臨床工作;應用研究
森田療法屬于心理治療方法,由日本森田正馬教授首創,主要應用于驚恐發作、廣場恐怖、社交恐怖、強迫癥等疾病的治療,對抑郁癥、疑病、廣泛性焦慮等疾癥也具有治療作用[1-2]。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森田療法的應用范圍擴展至酒精藥物依賴、人格障礙、精神病等疾癥的治療[3-4]。本文就森田療法在中醫心理護理臨床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得出結果如下。
1.1 臨床資料 使用隨機數表法抽取2016年3月~2016年9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森田療法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37例。該患者中,女12例,男25例;年齡12~71歲,平均年齡(41.13±2.38)歲;文化程度:小學3例,初中8例,高中及高中以上26例;病程2 d~21年,平均病程(6.46±2.75)年;精神分裂癥16例,神經癥19例,其他2例。所有患者在服用相應精神藥物的基礎上給予森田療法治療。
1.2 方法
(1)治療前準備:向患者及其家屬簡要介紹疾病的性質及預后;概要介紹臥床期護理、輕作業期護理、重作業期護理、社會實踐期護理、出院后護理;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詳細、耐心解答;組織患者進行交流,以成功病例鼓勵患者樹立康復信心;爭取患者及其家屬積極配合治療。
(2)臥床期護理:嚴禁患者與他人進行交談、吸煙、讀書等消遣性活動,將其安置在獨立、舒適、安靜的病房中;保證患者絕對臥床,除進行必要飲食、排便外;每天下午2點為患者進行生命體征測量,按時為患者送食,嚴密觀察患者的臥床狀況、進食情況、精神狀態;主管醫師每日進行查房,了解患者身體精神狀況;治療前2天,部分患者可能因臥床時間延長出現焦慮、輾轉不安、煩悶等狀態,需進行患者異常心理狀態和動作行為的及時糾正;當患者在臥床期感受到無聊,出現參加輕活動的意愿時,進行輕作業期護理。
(3)輕作業期護理:鼓勵患者在晨起和睡前進行實用科學、人物傳記、歷史等讀物的閱讀,在晚飯后寫日記;保證患者每天的臥床時間在7~8小時范圍,在臥床期間嚴禁患者與他人進行談話等,禁止其外出;在活動時間,鼓勵患者在白天到戶外進行輕體力活動,如觀賞花草蟲魚、拔雜草、揀樹葉、掃地等,禁止患者進行肌肉活動;護理期間對患者表達的非軀體器質性病變痛苦不予干預,闡述真正的健康是完全擺脫身體愉快與不愉快的感覺;當患者的胃部不適、身體倦怠、精神恍惚、頭痛等異常及對病癥的揣測逐漸緩解甚至消除,出現參加較重活動的意愿時,進行重作業期護理。
(4)重作業期護理:為患者進行活動計劃:每天6點半~7點10分進行慢跑、太極拳、做操、打球等活動;7點10分~8點半安排患者吃早餐,護理人員協助患者整理內物、打掃衛生;8點半~9點半,醫護人員進行查房,收集患者日記本;9點半~11點半,護理人員陪同患者進行戶外散步、閱讀、賞花、繪畫、聽音樂、練書法等活動;11點半~12點半,護理人員檢查患者的飲食和用藥情況;12點半~14點,患者進行午休;14點~14點半,護理人員進行午間查房并為患者測量生命體征;14點半~16點,護理人員組織患者進行森田讀書活動,為患者提供含有森田治療、森田理論內容的書冊進行學習,鼓勵患者就森田理論、心理衛生知識、健康教育知識、治療經驗、社會知識等談自身的體會,進行整理花壇、施肥、澆花等園林活動或進行種菜、割草、刨地等田間勞動或進行編織、洗車等其他活動;16點~17點半,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炊事活動,患者吃晚餐;17點半~19點半,護理人員組織患者進行散步、看電視等活動,囑咐患者寫日記;19點半~20點,患者服用相應藥物;20點~21點,患者進行洗漱、個人休閑活動;21點~次日6點半,患者進行夜間休息。
(5)社會實踐期護理:護理人員組織患者及其家屬定期進行健康知識宣教、談體會、出黑板報、演講、聚餐、購物、郊游等活動;幫助患者脫離自身限制、消除興趣主義,積極勇敢地面對社會實踐;鼓勵患者樹立信心融入到社會實踐中,不要過度關注和擔憂自身;鼓勵患者堅持寫日記,順應社會的自然狀態。
(6)出院后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定期電話隨訪,為患者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疑惑與煩惱進行心理輔導;定期組織心理治療座式為患者進行心理治療,鞏固治療效果。
1.3 療效判斷標準 使用WHOQOL-100中文版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該量表包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工作能力領域、獨立性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社會環境領域的評分項目。百分制評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使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水平明顯得到提高,表明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x±s,分)
森田療法的特點在于重視現實生活、忽視過去經歷,通過治療前準備為治療的順利進行做好鋪墊,讓患者對疾病及療法有基本的認識等,推動患者及其家屬積極配合治療[5];通過臥床期護理,讓患者在絕對臥床的狀態下產生無聊感,加深其運動的渴望[6-7];通過輕作業期護理,患者在觀賞花草蟲魚、拔雜草、揀樹葉等較為休閑的輕活動中得到身心的放松,身體異常得到緩解甚至消除,產生進行較重活動的渴望[8-9];通過重作業期護理,讓患者在適當、有序的活動中體驗生活,逐漸將患者對自身的過度關注與擔憂轉化到生活的融入中,患者的身心狀態得到好轉;通過社會實踐期護理和出院后護理鼓勵患者樹立信心融入到社會生活中并進行定期回訪治療,治療效果得以鞏固[10]。本實驗中,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水平明顯得到提高,表明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森田療法在中醫心理護理臨床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值得推廣。
[1] 賴雄,陳盈,何厚建,等.從森田療法角度探討如何治療心因性失眠[J].醫學與哲學,2017,38(5):76-78.
[2] 吳洪軍,徐麗萍,張偉娟.有氧運動聯合森田療法治療老年失眠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9):2542-2545.
[3] 孫亞杰,何朝珠,洪燕,等.從森田療法角度探討如何治療心因性失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241-243.
[4] 伊雪芹.外科門診換藥患者的心理護理方法探究和效果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2):230-233.
[5] 王雪,洪利.延續心理護理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8):1352-1355.
[6] 張冰,陳任,馬穎,等.中國老年抑郁癥患者心理護理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26(3):680-682.
[7] 馬靜,王保海,吳平平,等.從森田療法角度探討如何治療心因性失眠[J].重慶醫學,2016,45(5):716-718.
[8] 肖青松,劉震宇.清熱理氣活血湯聯合飲食、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術患者疼痛、焦慮癥狀改善的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1):78-80.
[9] 黃冬梅,張三秀,劉建紅.心理護理對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7,23(16):175-176.
[10]Arze Aimaretti L,Arze S.Preemptive Renal Transplan-tation-The Best Treatment Option for Terminal Chron-ic Renal Fai lure[J].Transplant Proc,2016,48(2):609-6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9.082
江西省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科研課題(2015B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