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于琳
摘要: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近年來我國對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中小企業參與經濟競爭的能力以及應對風險的能力仍顯不足。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要想持續良好發展,必須降低成本、提升價值創造力,這就需要各方聯動合作,共同助力。本文認為,除了社會機構外,政府可主導并參與會計服務業機制創新,以減輕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財稅負擔,助其整合經濟資源、提升價值創造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提升政府財稅效益。
關鍵詞:政府;會計服務業;中小企業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界各地社會及經濟的多方交流與合作越來越廣泛。綜觀世界經濟發達國家和高福利國家,會計服務業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正是由于其會計服務業機制的有效運作,使得這些國家數量龐大且行業廣泛的中小企業得以持續發展,社會資源配置優化、財稅效益穩步提升,同時,擁有優秀的地域特色的中小企業快速壯大,從全世界范圍吸引到各方面的優質資源,也為走向世界打開了平坦通道。
會計價值創造是經濟體價值創造鏈上的重要一環,優質的會計活動,對于經濟體降低成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價值創造力起到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深化發展,居于現代服務業鏈條高端的會計服務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于經濟體的發展以及產業結構轉型起重要作用,而中小企業這類經濟體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要達成我國大力推進“十三五”時期管理會計體系建設與應用、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以創新引領會計信息化、推動會計工作轉型升級、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進一步完善并有效執行經濟體會計準則體系、加強會計人才建設、依法推進會計改革與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目標,通過借鑒世界上先進會計服務業機制的優勢和特色,立足國情,構建有效機制來為我國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提供良好會計服務,就變得必要且重要。
一、我國中小企業獲得會計服務的現狀
目前,我國正規經營的中小企業基本采用兩種方式開展其會計活動,一種是自己雇傭專職會計人員,另一種是雇傭社會上的財務代理公司。
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特點,自己雇傭專職會計人員這種方式使得企業面臨成本壓力,會計人員的素質相對來說也不高,無法有效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價值創造力,并節約稅費支出。因此,很多中小企業選擇將會計活動外包給財務代理公司。然而,財務代理公司是居于政府和委托企業中間的獨立經營的企業,有其自身的利益考慮,并且各個財務代理公司的業務素質也層次不齊,所以既不能幫企業利益最大化,也無法為政府有效提升財稅效益。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體中的絕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眾多做實業的中小微經濟體破產倒閉,經營者紛紛轉向比較保守的行業或依托于虛擬經濟體的行業,比如:餐飲服務、網店等,而存續的中小企業要么指靠政府補助要么不完全依法經營。這對于社會和經濟的長遠發展不利。因此有必要找到一個有效途徑來改變這種現狀。
二、以政府為主導構建會計服務業創新機制
政府因其權威性、整體性、社會性、權變性等特征,在提供社會服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會計服務是社會服務中的專業性價值創造服務。加拿大等國的歷史經驗表明,由政府主導的會計服務業機制,能有效幫助中小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因此,可借鑒世界先進的會計服務業機制,結合我國國情,構建適合于我國的由政府主導的為中小企業提供會計服務的機制。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細分政府職能部門,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局
利用政策優惠和成本優勢,鼓勵中小企業將會計活動外包給中小企業管理局和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以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為依托,搭建專業的龐大的會計服務平臺和系統,委派專業人員為中小企業做賬,業務由政府指定派發。從而形成會計師事務所、政府機構、銀行等金融機構多面一體的立體網絡。與此同時,政府定期委派財務專業人員核查,如果中小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有所提高,則在財務或稅收方面給予該企業獎勵,以刺激企業進一步提高其全要素生產率,從而提高政府財稅效益。
另外,在中小企業發展局下設專業的會計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經營理念和經營戰略選擇的定期培訓和交流活動。這有利于中小企業克服零散,獲得成本優勢,發現并增加附加價值,提高產品差異化程度,通過專門化進行目標集聚,從而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經營效益。
(二)為中小企業構建多渠道融資體系
由中小企業發展局、民間和政府設立的基金會、銀行及金融機構共同為中小型企業提供融資。政府的小額貸款,按照低于社會一般水平的利率,指定給政府要扶持的特定行業。民間和政府設立的基金會,在政府指定的利率限額范圍內,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銀行及金融機構貸款則仍然按照現行標準為中小企業來提供。這種多渠道的立體融資網絡,由政府的專業會計服務機構來統一監管。由此,可減輕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現狀,并避免中小企業由于信息不暢導致只顧眼前利益最大化,以及不可持續的經營行為。
(三)構建合理的會計人才培養機制,服務中小企業
篩選并鼓勵高端會計人才進入中小企業服務局并為之提供合理待遇和職業發展方向,從而統轄管理會計服務平臺和系統。針對為財稅做出貢獻并有效幫助中小企業發展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員工,制定獎勵措施。通過結合稅控系統和銀行等金融機構,引導會計人才發展,培養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合格會計人才,并鼓勵低端會計人才向高端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子林.小微企業可持續成長的國外財稅政策經驗借鑒[J].商場現代化,2017(02).
[2]張芳麗,張冉.國內小微企業財務會計相關問題文獻綜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7).
[3]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16年發布.
[4]程秋玲,鄭紅霞.互聯網+會計服務的積極探索[J].經濟師,2016,9.
[5]林仁灶.從政府視角看代理記賬的規范管理[J].財會月刊,2015,07.
[6]劉斌.中國和加拿大《小企業會計準則》比較分析[J].會計之友,2014,29.
[7] Girsch-Bock,Mary.Small Businesses Have Many Accounting Options,CPA Practice Advisor,June 2016,Vol.26 Issue 5,p20-20.2/3p.
[8]Hossack,Sophie.Cloud-based accounting and productivity tools for practitioners and taxpayers.Taxation in Australia.Nov.2015,Vol.50 Issue 5,p265-267.3p.
(作者單位:西安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