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灼彬 丁強紅 黃安余
【摘要】 目的 對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中α受體阻滯劑、M受體阻滯劑聯合應用取得的療效進行分析。方法 100例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 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50例。兩組患者均行暖水坐浴、規律性生活等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單一M受體阻滯劑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α受體阻滯劑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6.00%(33/50), 高于對照組的42.00%(21/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1/50), 與對照組的6.00%(3/5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中, α受體阻滯劑、M受體阻滯劑聯合應用取得的療效顯著, 且安全性較高, 應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α受體阻滯劑;M受體阻滯劑;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06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α receptor blocker combined with M receptor blocker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of warm water bath and regularity of sex life. The control group also received M receptor blocker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α receptor blocker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66.00% (33/50) than 42.00% (21/5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2.00% (1/50), comparing with 6.00% (3/5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α receptor blocker and M receptor blocker provides remarkable efficacy in treating 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with high safety, and should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α receptor blocker; M receptor blocker; Efficacy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作為男性常見疾病, 多見于青中年群體中, 臨床癥狀以排尿刺激、會陰部位不適等為主, 給患者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傳統治療中, 常以抗生素的應用為主, 其治療效果并不明顯。臨床實踐研究發現, 將M受體阻滯劑引入, 并輔以α受體阻滯劑, 二者聯合應用可取得顯著治療效果, 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本次研究將就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中M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聯合應用下取得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門診收治的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 患者年齡35~62歲, 平均年齡(45.5±6.5)歲;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5±1.5)年。患者臨床表現以會陰部疼痛、性欲減退、夜尿增多、排尿不暢、尿痛、尿急等為主。來院后門診行前列腺液鏡檢, 可發現卵磷脂小體數變少, 且做細菌培養, 均為陰性結果, 排除細菌性前列腺炎。將100例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50例。所有患者無肝腎功能不全、藥物禁忌情況。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暖水坐浴、規律性生活等常規治療。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M受體阻滯劑治療, 取酒石酸托特羅定片(成都迪康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00609), 用藥初始劑量控制為2 mg/次, 2次/d。用藥期間需對患者藥物耐受情況分析, 做劑量調整, 如可服用1 mg/次。endprint
1. 2. 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α受體阻滯劑治療, 取鹽酸坦洛新緩釋片(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61)服用, 口服劑量1片(0.2 mg)/d, 用藥時間為飯后, 用藥期間, 用藥劑量可結合患者癥狀反應做適當調整。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慢性前列腺癥狀評分表(NIH-CPSI)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定[1], 評價標準:①痊愈:NIH-CPSI評分結果降低60%~89%, 臨床癥狀基本消失;②顯效:評分NIH-CPSI結果降低30%~59%, 臨床癥狀緩解明顯;③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有加重表現。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100%。另外, 對兩組患者治療安全性進行評價, 主要通過觀察治療后不良反應, 如頭痛、惡心、脹氣、腹痛、便秘以及中樞神經感覺異常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66.00%(33/50), 高于對照組的42.00%(21/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用藥后僅出現1例嘔吐伴有脹氣,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1/50);對照組出現1例嘔吐、2例頭痛,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00%(3/50),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 1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病理機制與癥狀 關于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 其多見于青中年男性群體中, 從其發病機制看, 結合既往研究資料, 主要表現為:①排尿功能障礙。如在尿道括約肌收縮嚴重下, 形成殘余尿, 將導致尿液反流入前列腺中, 對前列腺產生刺激;②心理因素。如部分人群長期在抑郁、焦慮心理下, 易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 引起尿道神經肌肉功能下降, 出現排尿障礙、骨盆區疼痛等癥狀[2];③神經內分泌因素。如自主神經反應所引起的血壓、心率變化, 很可能對前列腺產生刺激, 如交感神經末梢所釋放的前列腺素、甲腎上腺素等, 將導致膀胱尿道功能紊亂[3]。另外, 其他如免疫反應異常、氧化應激學說也是前列腺炎的主要發病機制。從慢性前列腺炎臨床癥狀表現看, 主要以排尿困難、排尿灼燒干、尿急、尿痛、尿頻等為主[4]。由于該疾病需長期接受治療, 大多患者所承受的身心壓力較大, 生活質量也因此降低, 所以治療過程中需積極引導患者配合[5]。
3. 2 α受體阻滯劑聯合M受體阻滯劑用藥機理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中, M受體阻滯劑選擇上本文取酒石酸托特羅定, 其在藥理作用上表現為對膀胱選擇性極為明顯, 可有效抑制膀胱收縮情況, 在服用酒石酸托特羅定后, 由肝臟進行藥物代謝, 代謝物質5-羥甲基衍生物接近母體抗毒蕈堿活性, 可取得顯著治療效果。而對于α受體阻滯劑, 其在藥理作用上主要表現為可對尿道括約肌痙攣問題接觸, 對于前列腺液培養陰性結果可發揮重要作用。以鹽酸坦洛新緩釋片為例, 其適應證主要體現在前列腺增生下相關癥狀緩解, 如排尿困難、夜尿增多等[6]。用藥中, 可達到前列腺平滑肌功能改善、尿道改善等效果。既往研究資料中也提及, 在α受體阻滯劑應用下, 前列腺尿道痙攣、膀胱頸痙攣問題可解決, 且使尿流率增加, 有助于膀胱快速排空, 同時在尿道閉合壓降低下, 有助于前列腺內尿液返流問題的控制。另外, 如盆底、會陰緊張性疼痛以及盆底肌痙攣等都會在α受體阻滯劑應用下緩解[7-10]。臨床治療中, 在M受體阻滯劑應用的同時聯合α受體阻滯劑, 更能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
3. 3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治療中α受體阻滯劑、M受體阻滯劑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中可發現, 觀察組在M受體阻滯劑應用的同時聯合α受體阻滯劑, 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同時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臨床治療中還需考慮是否有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醫護人員需做好相應的心理疏導工作, 必要時可給予相應的抗焦慮、抗抑郁藥物, 以此使治療效果達到最佳。
綜上所述,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中, α受體阻滯劑、M受體阻滯劑聯合應用取得的療效顯著, 且安全性較高, 應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進, 李森, 張友朋, 等. 抗抑郁藥聯合α受體阻滯劑在治療慢性前列腺炎中的臨床應用.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14, 29(12):58-61.
[2] 王勝. 前列舒通聯合α受體阻滯劑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效果探究. 當代醫學, 2015, 21(21):125-126.
[3] 杜泉, 喬西民, 徐曉峰, 等. α受體阻滯劑聯合舍曲林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并發抑郁的療效分析.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5, 42(5):82-85.
[4] 王榮, 陳偉軍, 王悅, 等. M受體阻滯劑聯合抗組胺藥物治療CP/CPPS的近期療效分析.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14, 29(2): 152-155.
[5] 許曉艷, 劉利維, 韓瑞發. 前列舒通聯合α受體阻滯劑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療效觀察.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2014, 20(1):55-57.
[6] 李建平, 種鐵, 陳海文, 等. 前列平膠囊聯合α-受體阻滯劑治療慢性前列腺炎220例分析.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12, 18(9):856-858.
[7] 王滕滕, 齊太國, 李鵬, 等. α受體阻滯劑治療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綜合征的meta分析. 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3, 5(3):3-10.
[8] 李韜, 謝勝, 謝子平, 等. α受體阻滯劑聯合體外短波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臨床觀察. 中國性科學, 2014(9):17-20.
[9] 董希智, 牛健, 房剛, 等. α1 -受體阻滯劑聯合消炎痛栓對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臨床療效研究. 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1, 3(1):11-13.
[10] 閆天中. α1A受體阻滯劑聯合環氧化酶抑制劑對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療作用.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10, 25(4):319-320.
[收稿日期:2017-06-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