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低碳理念日漸成為人們行為生活的重要指標,其不僅對于生態環境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還對于人類本身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建筑設計來說,同樣需要融入重要的低碳理念,從而促進社會和諧進步?;诖?,本文就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建筑領域的長久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低碳理念 建筑設計 分析研究
一、低碳建筑的設計理念
(一)節約能源
在當今強烈呼吁保護環境、低碳生活的大形勢下,低碳建筑設計理念逐漸被廣大群眾所接受。所謂的低碳建筑設計理念指的是在現代的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利用先進的技術和領先的設備來實現對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體現建筑物節約能源的特點,實現將低碳技術與自然環境的相互融合。在低碳建筑的設計理念中,首先注重的就是對能源的節約作用,堅持貫徹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理念,多角度、多方面地實現對有限資源的節約利用過程。在實際的理念設計過程中,為了有效地實現低碳設計,降低能源消耗與浪費,應根據當地的環境、氣候及建筑設計布局等因素綜合考量,并采取節約能源的有效措施。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低碳建筑設計能有效減少煤燃燒所產生的有害氣體,從而有效地緩解大氣污染狀況。
(二)節約資源
低碳設計理念應盡可能地實現對資源的節約利用過程,通常建筑設計師會利用一些巖棉保溫板和生土材料等對建筑的空間結構進行優化,意在實現對建筑材料利用率的有效提高過程。為了有效節約資源,應盡可能地利用當前的科學技術,合理處理和使用當前有限的資源,避免出現浪費的現象,從而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循環使用。不僅如此,在節約資源方面,應采用高效的方法來實現利用率和循環利用效果,從而減少資源的浪費和過度使用。在建筑的設計與施工過程中,采用綠色建筑材料不僅可以節約資源,同時這類材料還對人體沒有危害,如平時常見的石灰、木材等,經過科學的處理方式,實現美觀又安全的建筑工程效果。
二、完善低碳概念下建筑設計的具體策略
(一)應用節能環保材料
為有效實現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過程,要充分實現應用節能環保材料。建筑設計師在對建筑結構和材料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本著盡量實現建筑室內室外設計一體化為原則,盡可能降低資源浪費現象,減少建材的消耗。并且,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建筑本身特點,在保證建筑美觀、質量過關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資源的浪費,同時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此外,應用節能環保材料,不僅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材料的質量合格率,還可最大程度上降低建筑材料所產生的污染狀態,降低能源消耗,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因此,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對可循環材料的使用,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二)做好建筑環境考量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問題備受關注,如何開展和實現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以保證對污染廢料排放的嚴格控制,成為當前人們高度重視的問題。因此,在實際的建筑設計過程中,為了有效地實現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過程,就應結合建筑環境與建筑本身特點,努力開發和設計出集休閑和娛樂于一體的低碳建筑,注重建筑功能對環境的保護和調節作用,降低對環境的破壞作用。
(三)充分利用自然光
自然光屬于自然資源,對環境沒有侵害作用,并且自然光在人們的生活中可以起到代替燈光的作用。當前較為流行的太陽能的利用實例——太陽能熱水器,不僅降低了電能消耗,也促進了對自然光和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完全符合低碳概念的設計理念。通過開發和利用自然光,不僅可以有效地實現節能減排、降低能耗等,還可以增加人們日常生活中太陽光照射的時間,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具有很大的益處。
(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充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發展低碳建筑設計理念是低碳概念建筑設計的核心和關鍵所在。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當前建筑工程中的資源浪費問題,需要對建筑施工過程中所造成的浪費現象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對建筑材料進行合理分配,重視有限資源的循環利用,促進資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優化過程,促進整個生活環境的提高和穩定發展,實現對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最大程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三、結語
如今,低碳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對于建筑設計來說,同樣需要運用全新的設計理念,運用先進的設計技術,結合建筑行業本身的發展實際進行低碳設計推進,讓建筑領域與生態環境的發展實現完美融合,讓建筑行業在新時代發展中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吳超穎.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23).
[2]王晉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分析[J].建設科技,2016(13).
[3]顧屹.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建設科技,2017(07).
[4]馬野.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住宅與房地產,2017(05).
(作者簡介:張程,女,碩士研究生,通化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設計學)(責任編輯 葛星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