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琬晶 顏柳英 利晞
【摘要】 目的 分析全程護理在320排CT冠狀動脈(冠脈)造影檢查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118例接受冠脈造影檢查的冠心病患者, 分為研究組(65例)與對照組(5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研究組給予全程護理。比較兩組冠脈成像質量、抑郁自評量表(SDS)與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冠脈成像質量合格率為98.46%, 高于對照組的79.2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程護理應用于320排CT冠脈造影檢查可提高其成像質量, 并改善患者負面情緒, 減少不良反應, 具有臨床借鑒及推廣意義。
【關鍵詞】 320排CT;冠狀動脈造影;全程護理;檢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09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whole course nursing in 320-row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examin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18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receiv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6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3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whole course nurs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quality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qualified rate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as 98.46% than 79.2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SAS and SD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320 row CT in coronary angiography examination can improve the imaging quality and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and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It contains clinical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320 row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Whole course nursing; Examination
冠心病為常見性心血管類疾病, 常見中老年群體, 該病危害性大且發病率高, 因此準確診斷冠心病具有重要意義[1]。多層螺旋CT(MSCT)技術飛速發展, MSCT在心臟冠脈成像方面應用越來越廣, 在診斷冠脈粥樣硬化以及評價支架術后再狹窄和搭橋血管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冠脈CT血管造影(CTA)已成為冠心病檢查的一項重要的無創性成像手段[2]。
320排CT構造上最主要特點是采用了320 mm×0.5 mm的超寬量子探測器, 最大采集寬度達到16 cm, 旋轉時間0.35 s,單圈掃描就能完成一個整體器官的掃描[3], 與傳統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技術的導管法冠脈造影(SCA)相比, 不僅創傷低、風險小, 而且整體檢查費用和運行成本低, 與早期的64排螺旋CT相比較, 320排容積CT在心臟應用的優勢是掃描時間顯著縮短, 階梯狀偽影的消失, 輻射劑量的減低和對比劑用量的減少, 從而減輕對患者的一系列損傷。精準的檢查和獲得最佳的圖像質量, 在檢查過程中, 護理人員目前多對受檢者施行全程護理, 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的影像學依據, 護理人員目前多對受檢者施行全程護理, 為了明確全程護理的護理效果, 現針對本院收治的118例冠心病患者臨床資料予以整理及分析, 為全程護理在320排CT冠脈造影檢查中提供借鑒指導作用。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接受冠脈造影檢查的118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 分為研究組(65例)與對照組(53例)。研究組女33例, 男32例;年齡56~78歲, 女性平均年齡(64.69±7.09)歲, 男性平均年齡(64.78±6.83)歲。對照組女26例, 男27例;年齡55~82歲, 女性平均年齡(64.11±8.97)歲, 男性平均年齡(65.00±7.21)歲。endprint
兩組行冠脈造影檢查原因包括胸悶不適、體檢心電圖異常、支架置入以后接受復查以及確診為冠心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掃描前準備 患者檢查前12 h禁止飲用咖啡因飲料及酒精飲料;檢查前4 h內不吃固體食物并鼓勵患者多飲熱水;測量受檢者心率及心律時, 如心率>70次/min且無藥物禁忌者可口服倍他樂克25~50 mg, 以求將心率控制在50~70次/min;心律不整者, 可請臨床醫生加以控制后進行檢查。
1. 3 掃描范圍及參數 掃描范圍覆蓋氣管隆嵴下至膈肌下約1 cm處。掃描在患者平靜吸氣后屏氣中完成。掃描參數:管電壓120 kV, 管電流根據檢查部位確定心瓣膜450 mA, 心功能200 mA, 容積數據采集范圍320排×0.5 mm, 增強掃描:采用sure start軟件智能觸發掃描, 觸發點定于掃描野中央層面降主動脈, 觸發閾值180 Hu,掃描在患者平靜吸氣后屏氣中完成, 行全心動周期掃描。造影劑注射方法:應用高壓注射器經右側肘正中靜脈以5.0 ml/s流率注射65 ml造影劑(370 mg/ml), 繼以相同流率注射生理鹽水30 ml。
1. 4 護理方法
1. 4. 1 對照組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包括預約登記、準備器材與急救藥物, 檢查前集中告知患者配合要點、注意事項、檢查過程。每例患者按常規測量心律及心率, 不符合檢查標準的按醫囑執行給予口服藥, 靜待30~40 min復查。直至心律及心率達標方可。
1. 4. 2 研究組 研究組行全程護理。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針對性一對一給予指導:①檢查前呼吸訓練。責任護士指導患者屏氣呼吸, 并向其講解造影檢查時屏氣呼吸的重要性, 指導患者平臥, 將左右手放置胸腹部位, 胸腹部呈靜止狀態, 收到指令后即刻屏住呼吸10~20 s, 胸腹部繼續呈靜止狀態, 當再次收到指令后, 患者恢復正常呼吸。責任護士以平視角度查看其胸腹部位有無達到要求, 若未達到應即刻輔助患者糾正, 并反復訓練。②檢查中指導。指導患者仰臥, 應用18~20G留置針靜脈穿刺肘正中, 并固定在高壓注射儀器, 其雙臂向上高舉放置頭架上, 將心電圖(ECG)導聯連接, 分別在兩側鎖骨中線下第二肋間, 左上腹部放置電極, 查看心電連接的線路, 對心電監護儀波幅與導聯進行調整, 并確認心率穩定(50~70次/min)、R波清晰以及基線平穩。③心理護理。檢查前關注患者情緒, 對緊張不安的患者予以安慰, 并向其解釋檢查方法、檢查目的以及檢查意義, 提前說明注射對比劑時會陰部有尿意感或瘙癢、全身發熱、嘴內有苦味以及鼻腔處有藥味均屬正常現象, 告知患者行高壓注射過程中個別情況會引起注射部位血管輕微脹痛, 若有脹痛明顯可招手示意, 責任護士時刻在旁監測, 關注室內情況, 如發現異常立即關機停止注射, 讓患者不可慌張。
1. 5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冠脈成像質量、SDS與SAS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兩組冠脈成像質量分為3級[4]:Ⅰ級為動脈顯像清晰, 無呼吸運動與心率波動造成的偽影;Ⅱ級為動脈顯像欠佳, 有少量偽影, 仍可達到診斷要求;Ⅲ級為動脈無法全程顯示, 管腔無法分辨, 不能達到診斷要求。合格率=(Ⅰ級+Ⅱ級)/總例數×100%。兩組SAS與SDS評分分值越高其負面情緒則越嚴重[5]。兩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頭暈、胸悶以及球結膜充血。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冠脈成像質量比較 研究組冠脈成像質量合格率為98.46%, 高于對照組的79.2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SAS、SDS評分比較 研究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發生惡心、頭暈、胸悶以及球結膜充血分別為1例(1.54%)、2例(3.08%)、1例(1.54%)、0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15%;對照組發生惡心、頭暈、胸悶以及球結膜充血分別為3例(5.66%)、
5例(9.43%)、4例(7.54%)、2例(3.77%),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42%。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冠脈CT檢查成功與否與患者的配合有很大的關系, 而患者的配合得當與護理干預和宣教不可分割, 因此重視冠脈檢查的護理問題, 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的影像參考依據具有重要意義。320排CT冠脈檢查為無創影像學造影檢查方法, 具經濟可靠、安全與簡便的優點, 影響冠脈成像圖像質量因素包括心率、心律變化, 呼吸運動、心理素質, 對比劑濃度和用量, 掃描參數及后處理。目前CT冠脈造影已很普及, 掃描技術相當純熟, 影響冠脈成像圖像質量的主要因素是呼吸運動偽影、心率變化、心理因素。全程護理干預這三方面能最大限度保證優質的成像。
3. 1 呼吸偽影對圖像的影響 呼吸偽影主要表現為血管截斷錯層或階梯狀偽影, 同時可觀察到周圍的組織, 例如胸壁脊柱及肺血管也有類似階梯狀現象, 且其對圖像質量造成的影響無法通過調整掃描參數或心電圖編輯等后處理功能消除[6]所以冠脈掃描前對患者進行呼吸屏氣訓練是保證高質量圖像的首要條件。雖然320排動態容積CT為單次全器官容積掃描, 提供高清晰影像, 能減少階梯及呼吸運動偽影, 掃描只需屏氣8~10 s,一般患者都能做到, 雖然如此, 檢查前對患者進行呼吸訓練還是很有必要的, 告知患者屏氣的目的、意義、作用及關鍵性, 注意囑患者根據錄音提示呼吸, 不可大幅度吸氣, 不可隨意屏氣或提前屏氣, 告訴其屏氣時間, 減輕焦慮和恐懼感。endprint
3. 2 心理護理對心率的影響 患者的心率快慢除了與基礎心率和疾病有關外, 還與患者的情緒反應和心理因素有關, 患者的心率波動及呼吸所產生的運動性偽影是影響冠脈造影質量的主要因素[7],通過全理護理跟蹤, 實施心理暗示, 使患者盡量放松, 摒棄雜念, 講解輕聲細語, 詼諧幽默, 必要時可輕拍肩部, 能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從而減少心率的波動。著重向患者交待, 在掃描過程中注射高濃度對比劑時會有全身發熱、惡心、有尿意感、喉部發苦發熱, 可刺激喉部, 應盡量避免咳嗽、打噴嚏、呃逆及吞咽動作, 以免影響圖像質量, 當濃度到達峰值, 感興趣區觸發啟動掃描, 關鍵時刻個別患者會出現心率波動較大, 造成圖像采集困難, 只能靠后處理系統的重建技術幫助[8]。告知患者心率波動對圖像的影響, 為了一次性能獲得高清晰圖像, 囑注射時配合好, 不要慌張, 保持鎮靜, 身體維持不動。
3. 3 心理護理對不良反應的影響 本研究顯示, 研究組SAS評分與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提示對患者行全程護理能改善負面情緒, 并減少不良反應, 原因分析可能是心理干預對患者起積極作用, 因對檢查不太清楚, 環境不熟悉, 患者易存在恐懼心理, 繼而影響呼吸與心率, 所以責任護士需與患者介紹冠脈造影的注意事項、優越性、目的、方法、預防措施及注射后的不良反應, 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 消除其心理疑慮, 以便檢查能達到高質、高效、安全、滿意[9, 10]。
綜上所述, 全程護理應用于冠脈造影檢查不僅能提高優質的成像質量, 改善患者負面情緒, 而且還能減少不良反應, 可用于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宏. 冠脈造影與冠脈 CT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要點及效果評估.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14):237-238.
[2] 郭森, 鐵紅紅, 姜紅, 等. 320 層容積CT冠狀動脈血管造影的護理.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0, 20(7):1042-1044.
[3] 譚理連, 劉世明. 心臟三維影像學:320排CT成像技術. 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2015:5.
[4] 婁雪梅. 全程護理干預在提高螺旋CT增強掃描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4, 17(7):1173-1175.
[5] 周薇. 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術檢查的護理配合.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5, 3(11):158.
[6] 張凌, 張澤明, 陳耀康, 等. 不同呼吸控制方法對冠狀動脈CTA成像質量的研究.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2, 6(19):
6145-6147.
[7] 孫紅, 恵萍, 李天文, 等. 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心率對最佳重建相位窗及圖像質量的影響. 中囯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05, 2(4):274-278.
[8] 金艷霞, 王艷平. 全程護理在64排CT冠脈造影檢查中的應用分析.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3, 32(9):2142-2143.
[9] 只小會, 方芳, 李紅霞, 等. 冠脈護理在320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中提高圖像質量的作用.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3, 13(22):4345-4348.
[10] 陳永莉, 左玲芝, 郭麗. 320排CT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護理體會. 新疆醫學, 2013, 43(7):124-125.
[收稿日期:2017-04-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