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農村幫扶力度的不斷增強,農村信用社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然而,隨著農村信用社不斷的發展和壯大,其中的問題也逐漸凸顯,最主要的就是不良貸款。本文對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和總結,并進一步提出風險控制的辦法。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
現階段農村信用社仍舊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而不良貸款是威脅以貸款利息為主要收益的農村信用社可持續發展的最主要問題。只有不斷分析不良貸款的成因和風險,并將不良貸款的風險控制作為農村信用社的工作重點,才能提高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促進城鄉差距的進一步縮小。
1、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分析
1.1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
不良貸款簡單來說就是可能或者已經無法依據簽訂的合同按時的償還本息的貸款。而想要促進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并將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風險控制到最小,首先就要明白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下面將進行詳細的論述。
第一,農村金融環境具有特殊性。首先,農村以農業生產為主,而農業生產除了其本身經濟效益較低外更是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如果發生自然災害,農村的經濟將會遭受嚴重的損失,從而導致無法正常的償還貸款。其次,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經濟較為落后,農民的知識水平較低,缺乏對貸款的充分理解。而農村信用社的信貸人員具備較為專業的知識和相對準確的信息,這種信息的不對稱直接導致了農民承擔了更多的費用,不利于農村信用社的健康發展。最后,在一些較為閉塞、知識文化水平較低的地區,一旦村干部等在農村具備較高地位和影響力的人不按時償還貸款,就會直接影響其他村民的還款意愿,進而導致不良貸款的增加。
第二,貸款制度的不完善。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制度不完善是導致不良貸款產生的最直接的原因。相對于制度較為成熟的商業銀行來說,農村信用社由于缺乏科學、完善的貸款制度,導致在日常的貸款活動中極容易出現疏漏,進而造成農村信用社的損失,提高了不良貸款的風險。尤其是在收款制度方面,由于農村信用社的貸款主要以信用貸款和保證貸款為主,而信用貸款和保證貸款相對于抵押貸款存在著極大的風險,進而促使不良貸款的產生。
第三,貸款對象的特殊性。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對象較為單一,主要以農民和鄉鎮企業為主。而農民和鄉鎮企業的貸款普遍數量多、規模小,這直接導致了農村信用社無法對貸款進行有效的管理。此外,農民的還款積極性不高,以及貸款的實際用途容易發生偏差也是導致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
1.2 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存在的風險
目前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存在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貸款過度集中。貸款過度集中是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首要風險。貸款過度集中主要體現在借貸人的集中、行業的貸款集中、地區的貸款集中三個方面。首先,農村信用社出于還款能力等方面的考慮很少將資金借貸給農戶,而農村實力較強的企業又相對較少,這就直接造成了借貸人的集中。其次,農村信用社主要是面向農村區域的企業和農戶。而這些企業和農戶由于地域的限制,經營的項目較為單一,經營產業主要為第一產業,進而導致貸款過度集中的風險很難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后,由于農村信用社的規模、資金和人力等方面相對弱勢,再加上監管機構不允許跨區域貸款,從而造成了地區貸款過于集中的現象。而一旦某地區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將會造成該地區農村信用社的嚴重損失。
第二,誠信缺失。雖然農村信用社在發放貸款資金之前都會進行借貸人的資格和信用進行審查,但是由于農村信用社的相關制度和體系仍不健全,很難對借貸人的信用情況和債務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甚至部分工作人員和借貸人認為農村信用社的資金是國家所有,秉持著是無所謂是否償還借貸的錯誤認識,進而產生了很多壞賬。所以,在相關懲罰機制和誠信體系沒有成熟的情況下,很難有效控制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產生。
第三,中央和地方的雙重壓力。現階段農村信用社的定位較為模糊,受到中央和地方的雙重管轄,而又缺乏相對的保護機制,進而產生了雙重的壓力,增加了不良貸款的風險。具體來說,相對于為了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要求農村信用社提供資金的支持,并承擔一部分政策性金融的職責來說,中央并沒有給予農村信用社在稅收等方面的照顧,在利率、資金儲備額度等方面與商業銀行也并無不同。而農村經濟相對薄弱,農村企業和農戶的還款能力較弱,從而給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此外,農村信用社受地方管轄,需要響應地方的政策。但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績或者誠信缺失等原因對農村信用社施加壓力,拖延還款時間,阻礙了農村信用社的健康發展。
第四,高素質專業人才的缺乏。農村信用社由于目前的規模和條件有限,所以存在著招收的員工數量較少,且普遍素質較低的問題。在農村信用社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的情況下,員工的素質直接影響著不良貸款風險控制的效果。由于農村信用社存在員工素質較低的情況,所以在貸款政策的執行方面存在著疏漏,員工憑借經驗或者“人情”進行信貸的管理和審核提高了不良貸款的風險。
2、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的思考
2.1 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力度
為加強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首先就要重視不良貸款風險控制的管理,強化風險控制意識,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力度。從意識上重視不良貸款的風險控制,細化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業務,是促進農村信用社發展的前提條件。除此之外,現階段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高風險主要是由于相對于城市來說農村的經濟較為薄弱,存在較多的金融問題。所以,為從根本上控制不良貸款的產生,推動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原有的農村信用社體制進行深化改革是重中之重。也只有這樣,才能在農民中建立對農村信用社的信任,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借助農村信用社的力量改善自己的生活,進而為農村信用社提供資金支持,并將不良貸款的風險控制到最低。
2.2 建立科學完善的貸款制度
建立科學、完善的貸款制度是農村信用社對不良貸款進行風險控制最為有效的方法。加強農村信用社貸款制度的完善首先就要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合作,建立完善的借貸人考核評價制度,提高對借貸人資格審查的能力。其次,要加強對借貸人還款能力的調查,制定嚴格、規范的還款制度和獎懲制度。比如對于故意拖延還款時間的借貸人予以登記黑名單,限制未來貸款額度,甚至禁止貸款的懲罰。最后,擴大貸款抵押品的范圍,提高抵押貸款的數量,減少信用貸款和保證貸款的占比。相對于信用貸款和保證貸款來說,抵押貸款由于具備有價值的抵押品,一旦借貸人無法按時償還貸款可以通過抵押品的拍賣減小農村信用社的損失,進而減小不良貸款的風險。
2.3 加大扶持力度和法規建設
為解決現階段農村信用社存在中央和地方雙重壓力所造成的不良貸款風險,加大政府對于農村信用社的扶持力度,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是最為直接的方法。對于因為中央和地方造成的農村信用社的損失一經調查和查實必須予以補償,從而減小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損失,調動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的積極性。加大扶持力度除了要對農村信用社進行資金補償外,還要實行靈活的補償方式。比如,對資金補償存在困難的地方政府可以通過稅收的減免代替資金的補償,進而提高農村信用社承擔風險的能力。而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完善可以明確農村信用社的地位和位置,加強對于農村信用社的保護,從而減少農村信用社的壓力,促進農村信用社的可持續發展。
2.4 加強誠信教育,構建良好的信用環境
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信用的缺失,所以為控制不良貸款的風險就必須加強誠信教育,構建良好的信用環境。中央和政府要加強對于誠信的宣傳,比如對誠信的行為予以登報表揚宣傳等,從而提高農民的誠信意識。另外,農村信用社要加強服務農民的意識,加強對農民的信任,通過與農民的積極互動,建立良好的信用環境,為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風險控制提供環境支持。
2.5 建設高素質的專業信貸人才隊伍
建設高素質的專業信貸人才隊伍是提高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風險控制能力的主要方法。建設高素質的專業信貸人才隊伍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要在加強信貸人員招聘力度的同時,提高選拔的標準,建立專業人才的儲備庫,為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其次,定期對信貸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提高信貸人員的素質和工作能力。最后,加強信貸人員的思想道德意識,制定公平、透明的獎懲機制,從而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進而促進不良貸款風險控制能力的提高。
3、總結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的經濟發展程度直接影響我國的總體經濟實力。而加強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能力不僅能夠促進農村信用社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且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進而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為我國成為世界經濟大國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坤.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研究[J].消費導刊,2016,(8):161,163.
[2]秦菲菲.芻議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風險控制[J].商場現代化,2015,(16):243-243.
[3]羅潔.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問題探究[J].商場現代化,2016,(24):137-139.
作者簡介:王文峰,男,漢,1976-11,河南安陽人,本科,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