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要】防汛抗旱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產安全,一直是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時期的防汛抗旱需要本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理念來規范和實施,就新時期對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分析,并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防汛抗旱工作;存在問題;對策
1、抗旱防汛工作的現狀
在新時期下,我國建立一系列工程以及非工程抗旱防汛體系,在抗旱方面,要求歷屆縣委和縣政府把發展農田水利的事業和提高抗旱農作物能力作為當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內容,修整、恢復以及新建擴建相關的抗旱灌溉設施,改造缺水地區飲水問題以及農業渠系節水設施,目前全國建設的各類中小型水利工程還在不斷的擴大,飲水渠道和相關的供水水庫也以科學合理的建設部署逐個到位,保障了當地人民飲水和農作物灌溉問題;在防汛工作,國家開始強調在社會管理的重要性,成功選用相關專業領導的骨干成員,做到嚴格把關,將如何控制洪水的觀念轉變成如何管理洪水,實現全民共同防范抗洪救助意識,大量的水庫引水引渠工程建設以及使用科學技術對于防汛工作做到全面監控管理,對于氣象的預測到防汛工程的不斷建設有著重大的突破。對于抗旱防汛工作,切實做到科學預測、加速防御建設和及時救助體系,大大的減少了因為旱災和洪災帶來的國家經濟以及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并趨向更加安全科學的方向做好相關工作。
2、抗旱防汛工作存在的問題
2.1我國水資源不足,抗旱防汛工作能力有限
我國水資在國際上是相對匱乏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利用更是少得可憐,并且我國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地區所分布的水資源不均,加之各地區的水利建設工程的質量差異大,沒有嚴格按照國家的建設標準,對于各地區的引水防洪工作起不到重大作用,使得國家的抗旱防汛工作難度更加巨大,一方面是我國水利工程技術還未達到較高的水平,對于汛期排水泄洪工作是嚴重受阻的,另一方面對于水資源的利用問題,在經過抽水、選擇以及利用過程中,出現跑冒滴漏的情況嚴重,造成了水資源的大量的浪費,大大降低各地區的抗旱工作能力,對當地居民的日常飲水和農作物灌溉問題產生巨大的影響。
2.2我國水利工程防洪標準不一,存在巨大隱患
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大多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利工程現在還依然保留下來,更主要的是對其防洪能力沒有加大提高,使得遇到更大的自然災害而無法有效的使用。隨著國家水利工程的不斷擴建,對于各地區的建設標準都有嚴格的設置,但是由于施工單位或者是相關施工監控未到位,而造成豆腐渣工程不斷的出現,這不僅僅是嚴重阻礙了國家基礎工程建設的前進步伐,更是間接損害了國家人民的重要利益,對于目前的水利防洪工程存在的老化、不達標以及沒有及時返修加固的問題還待加強解決,存在的巨大隱患將會不斷影響著今后的安全問題。
2.3抗旱防汛工作者缺少專業培訓,缺乏責任意識
縱觀國家洪旱災的發生,大多是集中發生在常發區,對于洪旱災的問題一直是沒有徹底或者說是及時的解決,多數的相關工作人員以及廣大的人民群眾都抱有僥幸心理,認為洪旱災害的發生概率極小,對于抗旱防洪工作的重要性意識不強,再加上不同地區的相關工作人員的調頻繁動、工作交接不到位以及對于抗旱防汛工作者沒有多少經驗與相關的專業技術等問題,造成工作態度的缺失和責任意識的缺乏,使得抗旱防汛的工作問題越積越多,以致最終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2.4人民群眾思想不成熟,浪費破壞嚴重
各地區的人民群眾由于各地的水資源和防洪工程建設質量的不同。導致各地區人民群眾對于抗旱防汛工作的思想都不同,雖然隨著國家對于抗旱防汛工作方面的宣傳力度加大,但是還是有少數人民群眾對此背道而馳,對于水資源的浪費、大量的植被遭到砍伐以及對水利工程的設障破壞等問題還是不斷的出現,這種現象的出現不但沒有對抗旱防汛工作給予相應的支持,反而導致今后的災害越積越深,最終損害到的更是人民群眾的自身生命財產安全。
3、新時期抗旱防汛工作的思想與措施
3.1提高抗旱防汛工作者的專業技能和責任意識
對于抗旱防汛工作者的選用,首先應當嚴格把控住其是否具有相關的專業技能,并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不定期的專業考核,其次隨著國家與抗旱防汛相關的科學技術不斷提高,國家應對工作人員進行相應專業技能提升的培訓,做到隨時代和隨著經驗的不斷改變而提高自身專業技能,處理相應的工作內容,積極參與抗旱防汛的各項任務中,最后是要從事的相關人員明白自身的責任意識,要做到堅持以人為本,將抗旱防汛的工作作為重點工作來完成,加強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自身工作態度的端正以及清楚自身的責任意識。
3.2加大對抗旱防汛設備研究項目的投入
我國水資源欠缺問題,一直是抗旱工作的難點,而對于洪災問題,卻缺乏科學合理的泄洪設備,加大對抗旱防汛設備研究項目的投入,重點是為解決在自然災害來臨前的預防工作以及災后的妥善處理,在國際科學技術發展中,我國對于水資源的回收處理技術以及防汛工作的設備,相對于其他先進的發達國家是處于落后狀態,這一問題不僅僅關乎著國家未來經濟和科學的發展,更是關乎著國家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假如我國對水資源的重復回收利用的設備足夠先進,那么對于缺乏水資源地區的問題便大大的提高了當地供水資源問題,再者假如對于防汛技術的設備有所提高,便可提高對自然災害預測的準確率,加強了防汛的防御能力,間接的提高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減少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失。
3.3嚴格把關水利工程的質量問題
國家應該嚴格把關抗旱防汛工程的質量問題,對于年代久遠的水利工程進行返修或者是加固工作,需要以時代發展的眼光去改進傳統的水利工程問題,這不僅僅是解決老舊水利工程隱患的問題,更是隨著國家科學工程技術的不斷提升,水利工程更需要不斷進步,并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另一方面是需要加強對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建設的把關,首先要選用擁有相關從事水利資質的單位來進行施工,其次在建設施工過程中對施工質量要監督控制,嚴格按照國家水利建設施工質量為標準,最后是對施工質量出現問題的相關建設單位進行嚴厲追究問責,給予相應的國家法律制度的懲罰。
3.4積極宣傳防旱抗洪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意識
積極宣傳防旱抗洪工作的重要性,重點要讓人民群眾提高對災害損害生命安全以及財產的認識,對于各種浪費資源以及破壞工程設備的問題以及相關的制度懲罰進行教育學習,
提高人民群眾的預防安全意識。
結束語:
新時期的防汛抗旱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到首位。推進“兩個轉變”工作的開展,完善應急措施,提高科學技術,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提高水文情報預報的準確度這不僅關系到我國的工農業的發展,更保證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要通過各種措施,各種方式應對防汛抗旱工作,以實現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陸兵.弘揚2013年抗洪搶險實踐精神扎實做好2014年防汛抗旱工作[J].水利天地,2014(5):1.
[2]陳偉.新時期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福建農業,2014(8):288.
[3]許巍巍,王仲.加強水文檔案建設促進抗旱防汛工作的淺析[J].赤子,2014(15):241.
[4]翟建蹴,彭英學.災后反思及防汛抗旱對策[J].湖南水利水電,2015(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