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隊伍建設,創建學習型組織是加強企業發展,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企業各級員工都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進步、充實、提高自己,才能勝任工作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新形勢的變化,使企業永葆活力。
那么,如何適應新形勢,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努力探索新形勢下企業發展的新路子,是履行和實施企業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建立學習黨組織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創新、發展、推動,才能使學習型組織的創建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助推力量。下面將學習型組織創建過程中的一點體會和認識同大家進行一下交流和分享。
強化組織領導
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領導干部具有強大的引領作用。因此,企業領導干部應該以身作則,帶頭學習,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成為自己的自覺行動。領導干部要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在學習理論、學習知識、改進學風上走在前面,既做不斷學習、善于學習的表率,又做學習型組織的積極倡導者、精心組織者、大力推動者、自覺實踐者,在企業內形成崇尚學習的良好風氣。領導干部要增強政治責任意識,提高抓學習、促學習工作責任制的執行力,切實加強對本單位的學習型組織建設的領導和指導工作。
轉變思想觀念
當今社會,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加塊,一張文憑終身受用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學習不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而是一種終身的追求。如果僅僅滿足于能應付工作,就會陷于被動。如果忽視和放松學習,即使老本再厚、功底再深,也會有落伍或被淘汰的危險。所以說學習不僅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先決條件,而且還成為一種主要的工作方式和生存方式,我們要轉變思想觀念,要把學習、學習、再學習作為永恒的主題,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自覺學習,主動學習,摒棄“為學而學”的誤區,要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同時要善于把學習和工作結合,在學中干,在干中學,達到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創造力,實現自身的價值。
搭建學習平臺
為促進員工崗位成才,激發企業員工投身學習、實踐和創新、創效的熱情,提高員工的崗位技能,企業應積極為員工搭建學習平臺。通過建立職工之家、電教室、學習角,配備專業書籍等,給員工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還可以通過為員工配備電腦,建立電子知識題庫等先進的技術平臺,使員工能夠利用先進的網絡資源實現學習、交流與自我檢測。還可以利用班前班后會、技術交流會等多種形式,分析存在問題,分享技術經驗,加強技能操作的交流,從而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突出培訓內容
企業在學習型組織的創建過程中,要根據班組實際情況、員工年齡層次、學歷等具體情況,開展多層次、全方位、有針對性的的學習和專業培訓,使培訓更有針對性、更實用,更具時效性,更能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另外,企業在對員工的培訓過程中,要以業務知識學習為重點,以安全生產基本知識與理論,實際操作能力、應急預案、操作規程等方面作為重點培訓內容。在新項目開始時,可以針對新項目,進行理論知識的培訓,實際操作的培訓,尤其是在項目期建設、投產、試運行各個階段,施工現場就是學習培訓現場,由工程師、班組長帶領操作員工邊現場監督、邊學習,最后進行全面考核,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此外,培訓內容要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對技術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企業應該不斷創新培訓內容,加強對員工學習力、執行力和創新能力的訓練,使員工的知識、技能、素質逐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創新培訓模式
企業在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中,要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在集中培訓、集中授課、現場講評、交流經驗、“每日一題”、“崗位練兵”、“導師帶徒”等培訓的方式基礎上,采用新的培訓方式。一是互動培訓。可以采取值班干部每日進班組與員工進行“面對面”互助培訓,值班干部對員工進行本專業的的現場培訓,值班干部也向員工學習不同崗位的業務知識,加大值班干部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員工每天都能享受到“自助餐式”、“點心式”、“小灶式”的互助培訓。二是交叉培訓。企業可以打破班組工種的界限,交叉培訓,交叉盯崗等,提高員工的綜合技能水平,真正實現“一崗精,兩崗通,三崗能”的目標。三是智能培訓。企業可以運用動態模擬仿真系統等先進的培訓手段,為員工提供逼真的操作環境和操作手段,員工在電腦上實現模擬仿真操作,員工技能素質顯著提升。
建立激勵機制
建立激勵機制,是提高團隊綜合素質的關鍵所在,是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根本點和落腳點。建立健全嚴格的激勵約束機制,將教育培訓工作納入目標考核范疇,并根據其綜合素質、工作成效,作為選拔任用、年終兌現的重要依據予以保障,使培訓與選拔使用、工資待遇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員工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還可以通過“技術比武”、“崗位明星競賽”、“運行技師評聘”等活動,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極大調動員工提升素質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發揮員工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學習有動力,奮斗有目標”的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