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煒
[摘 要] 目的:調查臨床實習期間男護士焦慮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男護士焦慮現象產生的原因,研究干預該特定人群不良焦慮心理的對策。方法:采用癥狀自評量表對部分臨床實習期間男護士焦慮狀況進行評定,并與常模進行比較,對焦慮現狀的對策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臨床實習期間男護士在較多方面得分均高于國內常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臨床實習期間男護士因為難以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缺乏職業成就感、工作壓力大等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焦慮現象嚴重,為了避免焦慮心理對臨床工作的影響以及出于對男護士心理健康的調節,社會、醫學院校以及醫院必須對男護士的心理調節予以足夠的重視。
[關 鍵 詞] 臨床實習;男護士;焦慮;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7-0022-01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病人對臨床護士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眾所周知,臨床工作的內在的工作內容性質要求,在工作過程中外在的要面對醫生、其他護士、患者、家屬等復雜的人際關系,各種各樣的內在、外在的因素都導致臨床護士必須承擔工作的風險與壓力。而男護士是我國新興的一種職業,自開創以來,從事護理的男性就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性別的差異導致男護士需要接受比女性護士更多的社會目光并承擔更多的風險,以至于他們的工作壓力高于女護士,同時也產生了不良的心理健康影響。本研究調查了臨床護理男護士的焦慮狀況,并研究了緩解策略。
一、調查分析
(一)調查資料和方法
2015年5月,對某家大型醫院的臨床實習期間男護士進行了心理狀況調查,調查前半年這些男護士均未發生任何重大事故。
通過發放問卷調查表的方式對臨床實習期間男護士進行調查,問卷按照慣例采用無記名方式填寫,統一發放問卷。其一,采取廣泛適用于任何不同類型的職業群體的癥狀自評量表,它包括9個因子,即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精神病例,共90個條目,分1~5級,分數越高就意味著健康水平越低。其二,應對方式問卷包括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兩種,在填完問卷后同意收回。最后將調查結果與中國常模做比較。
(二)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臨床實習期間男護士在焦慮、抑郁以及人際關系三個方面表現極其不良,主要是由于臨床男護士工作壓力大,傳統觀念對他們心理的束縛作用,社會輿論的傾向性以及男護士自我心理調節不當等。這些因素均在很大程度上使臨床實習期間男護士在工作過程中常常是處于極度緊張和焦慮狀態。
二、影響因素
(一)社會認識偏差
社會大眾對男性從事護理工作存在認識上的偏差,理所當然地認為護理工作本該由女性來完成,從事護理工作的男性可能有心理上的缺陷等。這些來自社會上的非議,職業地位不被認可和理解以及非友善的目光,都讓男護士在本該正常的工作過程中出現焦慮現象。
(二)自身職業不認同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臨床實習期間男護士對自身所從事的行業有偏見,他們是由于種種原因被迫留在了這個工作崗位上。如果說社會大眾的偏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男護士的心理狀態,那么自己對自身職業的不認同會直接導致焦慮現象產生并快速惡化。
(三)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臨床實習期間男護士每天的工作強度很大,需要承擔很高的風險和責任。本來作為醫護人員為人民服務,是一份令人尊敬的工作,但不被大眾認可導致男護士雖然付出努力但自我價值卻無法實現,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太大,導致男護士心理焦慮。
三、緩解對策
(一)高度重視男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
醫學院校及醫院應該為臨床實習期間的男護士制訂合理的解壓計劃,定期組織男護士進行解壓訓練,改變他們對自身職業的偏見以及培養他們的自我調節意識。由醫院設立心理咨詢室,以便男護士進行心理健康咨詢與治療。
(二)醫學院校及醫院合理增加男護士工作報酬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男護士的工作薪資有助于增加男護士對其自身價值得以實現的滿意度,讓其充分感受到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增強對男性護理職業的肯定。
(三)男護士的自我能力的提升
男護士應該定期參加職業培訓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經常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而不是暗自傷神抱怨社會,檢測自己是否在工作上存在不足之處,是否能夠正確處理好與患者以及家屬的關系等等。
綜上所述,臨床實習期間的男護士存在很大的心理健康問題,可以從社會醫院自身等方面著手來緩解其焦慮癥狀,盡最大的努力為男護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男護士的社會認可度,幫助他們實現社會價值,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心理問題。男護士是護士群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心理健康狀況理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因為這不僅僅是男護士心理存在問題這個較小的層面,而且是根深蒂固的社會詬病,值得每一位社會人進行反思。
參考文獻:
[1]廉潔,王麗梅.男科護士焦慮心理調查分析及干預對策[J].職業與健康,2010(11).
[2]邢善勇,席紅霞,牛智斌.精神病院男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及干預對策[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