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劉錦揚
旅游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新“增長點”和部分地區經濟的支柱產業,其對財政收入的稅收貢獻究竟有多大,是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關心的重要問題,因而需要對其進行科學、客觀的分析和評價。本文我們采用“分類測算法”,測算四川省旅游業對全省稅收的貢獻程度。
一、旅游活動對稅收的貢獻層次
旅游業對稅收的貢獻是指因旅游活動而產生的稅收。旅游業的綜合性行業特征和對經濟的廣泛涉及使旅游活動對地方稅收的貢獻來自不同的層面:一是直接貢獻(核心產業層的貢獻)——直接來源于旅游經濟活動的稅收。二是間接的稅收貢獻(關聯產業層的貢獻)——因旅游活動帶來的關聯產業的稅收貢獻。
二、測算方法及理論依據
本研究采用“分類測算法”測算旅游業稅收。該方法測算過程中采用的旅游總收入構成分類是根據對不同層次旅游者消費支出去向的抽樣調查確定的,具有合理性;各相應行業的稅收征收比率是國家政策規定,具有合法性。因此,依此方法計算旅游行業的稅收貢獻是可行的。
測算的步驟:
(一)對旅游收入進行分類
按抽樣得到的旅游者消費構成,將旅游總收入分為交通、住宿、餐飲、景區游覽、娛樂、郵電通信、購物、其它等8方面的收入。
(二)確定旅游收入的分類計稅稅率
由于旅游收入涉及多種稅收,計稅方法和稅率不同,因此必須按照稅種把旅游收入分為不同類型,并確定相應的計稅稅率。主要相關稅種包括:營業稅、增值稅、附加稅、所得稅。
(三)計算分類稅收并匯總得到總稅收
各項稅收=各項收入×各項計稅稅率
最后,匯總計算各項稅收即為旅游業拉動的總稅收。
三、旅游稅收的測算結果
本部分所采用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四川旅游政務網和2016年四川省游客旅游消費抽樣調查數據。根據表1計算得到的旅游收入構成比例,以此計算2016年四川省旅游業分類收入構成。分類稅收匯總便得到2016年四川省旅游業總稅收為724.77億元,與2015年相比增加了141.23億元,增幅為24.20%。
四、對四川省旅游稅收情況的分析
(一)旅游產業鏈延伸較好,“彈性消費”稅收高于“剛性消費”稅收
餐飲住宿、旅游購物、景區游覽的稅收比重排名靠前,三者合計約占旅游業稅收的45.83%;娛樂、交通、通訊、其他四個方面的稅收合計約占旅游業稅收的24.81%。2016年,旅游購物、景區游覽、娛樂等“彈性消費”稅收比重比餐飲住宿、交通等旅游過程中的“剛性消費”的稅收比重高10.87個百分點,表明旅游產業鏈延伸較好,旅游“六要素”中的購、娛所發揮的稅收功能比較完善。
(二)旅游業稅收結構有變化,旅游消費水平提高、質量提升
與2015年相比,2016年旅游購物、餐飲住宿、景區游覽、娛樂、交通稅收占旅游業總稅收比重有所上升;只有通訊稅收占旅游業總稅收比重有所下降,這與通訊資費下降有關。旅游購物和住宿餐飲的比重增長較大,說明人們的旅游消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旅游消費質量也有了較大提升,這同時也帶來了稅收的增長。(作者單位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統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