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天宇
大數據成為最近幾年最受歡迎與研究的“字眼”,許多人都把大數據比喻未來社會的潮流與發展趨勢,甚至有學術界宣稱一旦掌握了大數據就可以像上帝一樣俯瞰著整個世界,掌握著世界上最全面的數據。在美國更是將大數據的研究開始列入到國家發展計劃中。我國科學界也開始與媒體共同研究“大數據對生活的影響”,相關的學術界專家更為我們介紹了大數據對未來社會科技發展的影響,同時介紹了大數據在如何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一、充滿“大數據”的生活
我們現如今生活在一個充滿著“數據”的時代,我們這里所說的數據,并不是單純字面意義上的純數字所構成的數據,我們所說的數據包括著以不同形式存儲在我們所使用的電子計算機上的一切內容,包括著:數字、圖片、文字、視頻等等,這些都可以稱作數據。我們日常在與人溝通與交流通過電話、QQ、微博、微信等等不同的社交軟件,都是在增加著社會數據的總量。
根據權威機構的分析,在未來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世界數據的總量經歷一年零六個月就能實現數據總量的翻倍,在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過程中,有接近百分之95以上的數據都是最近3年以內形成的。
數據,不僅僅有著在使用過程中所具有的“使用價值”,在被使用以后所留下來的大量的使用情況,更具有著很大的“剩余價值”,對于通話記錄、聊天記錄的隱私性與保密性,人們越來越關注個人數據隱私不受到竊取。事實上,大數據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開始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正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二、大數據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大數據已經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大數據下的精準廣告推送
現如今是信息化的時代,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的一種。我們經常都會使用淘寶、京東、蘑菇街等等一些購物網站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如果我們在這些網站上購買過一輛電動自行車,在以后的一段時間里,在我們瀏覽網頁的時候,購物網站會給我們推送一些有關電動車所需要的物品,例如:行車燈、雨衣以及電瓶車蓄電池等等。在以前,沒有進行大數據統計的時候,瀏覽器所給我們推送的廣告都是一些我們所不需要的產品,往往都會讓我們十分厭惡。但是,對于這類我們所能需要到的物品推送的廣告,我們卻能接受,因為他給我們推送的正是我們需要的產品。
這正是在大數據影響下的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的瀏覽器的歷史搜索的記錄已經被電子商務公司所記錄,通過對用戶搜索的產品進行記錄與分析,可以推測出用戶所需要的產品有哪些,與這些產品有關聯的產品又有哪些,于是可以為我們推送一些我們所能用到的廣告。
大數據的本質就在于如何應用于干預我們的生活,從海量的大數據中進行分析,對我們的未來進行預測,推測我們在未來所發生的變化。對于上述的例子只是大數據在實際生活運用中的一個簡單的案例,屬于大數據應用的初級階段。因為它所涉及到的數據范圍并不大,原理也十分簡單。我們都知道大數據有著數據量大、數據多樣化的特點,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通過不同的維度對數據進行綜合的分析,起到一定的干預作用。如果不同的數據進行整合到一個更大的數據庫中,在進行預測與干預的時候會大規模的提高精準性。例如:一個數據庫如果獲取了用戶手機使用的頻率與地點、用信用卡金興購物的清單、電子銀行的收費系統憑證、使用社交軟件進行聊天的對象、社交軟件的通訊錄。微博的關注內容甚至包括著日常水電費的繳納情況,大數據通過整理與分析就可以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相匹配,通過大數據對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存在的各種不同的關聯。通過分析發現你的需求,而不是簡單的對需要產品的推送。如果大數據足夠充足的情況下,你生活中所需要的需求都會被分析出來。包括著:你所需要的約會場所、應季的衣服,更甚至包括著你想要去旅游的場所等等。
(二)大數據改變著我們的醫療衛生事業
大數據在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改變著我們的醫療衛生事業。通過對用戶搜索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例如:感冒、扁桃體發言等等一些特定的關鍵詞搜索,谷歌搜索引擎進行數據的分析以后可以準確的預測美國每年流行性感冒的發病期與傳播趨勢。與官方的醫療衛生機構相比較,谷歌搜索引擎可以提前一周甚至半個月發布流感預防的信號,預測的結果與官方機構所發布的數據相關聯性基本接近一致。
眾所周知:在2009年爆發了甲型H1N1流感,谷歌搜索引擎預測的結果與官方權威機構所預測的結果數據一致性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在流感爆發的前幾周,谷歌搜索引擎的工程師公開發表了一篇有關流感爆發的文章,文中不僅僅涵蓋了對即將發生大型流感,更準確的預測到了美國哪些地區會更加嚴重。這讓人們感覺到了大數據的影響力。通過搜索引擎的關鍵詞準確的預測流感發生的情況,對于谷歌來說并不難,谷歌一直以來都在對用戶檢索的數據進行分析,將這些數據與美國疾病控制中心進行對比就可以實現準確的數據預測。
對于我們個人來說,大數據可以實現為我們提供一個更全面、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以前我們求醫問診,醫生需要對我們目前的生命體征進行分析做出判斷,在大數據的影響分析作用下,未來的醫療事業可以對患者歷史的患病數據進行分析,結合家族遺傳疾病以及特定疾病分析,實現個性化的醫療服務,還可以為患者在發病前對患者提供早起的診斷與檢測,早期治療效果更明顯,更可以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
(三)大數據改變著我們的教育方式
在傳統教育作用下的應試教育,分數是考察一個學生的好與壞的唯一標準。一個班級有著幾十個人,大家都在學習同一本教材,同樣的一個教師,教授的知識都是一樣的。但是,學生卻有著好壞之分,成績會存在著千差萬別。在這樣的一個教育模式下無法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
例如:一個學生數學考試取得了84分,這個分數僅僅是一個數字。在84分背后包括著這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努力程度以及學習態度等等,如果將這些與學生取得的分數聯系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數據”。通過大數據的分析,關注每個學生在什么時間學習、在哪種學習方式下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最擅長哪門科目,不同類型的題型存在哪些“短板”等等。
這些數據的統計與分析都是針對每個人的不同特點所分析出來,對于其他人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體現了大數據的個性化的特點。同時,在這些數據整合的過程中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包括著對學生課堂表現的統計、家庭作業的統計、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的互動統計等等。這些數據在收集與統計的過程中往往都是無形的,都是在學生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所收集起來的信息,僅僅需要依靠一些現代化的科技手段與設備進行完成,并不會影響到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
在未來,大數據的作用下,教育也會呈現出一種另外的特點:實現彈性化教育、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與一對一的教育、社區以及學生的家庭學習,每個學生的受教育情況都會在大數據的支撐下,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釋放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潛力。
三、大數據的個人因素保護
看到了上述大數據對我們生活改變的例子,我們大家可能會擔心,大數據包含著這么多的數據甚至對我們的個人隱私進行窺探,在這樣的一個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是否還有個人隱私可言?答案是,國家的相關部門如果實時進行監控,對我們的個人隱私進行保護,企業主動落實好對用戶個人因素進行保護的職責,大數據在改變著我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不會對我們的個人隱私造成任何的威脅。同時也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大監督力度,在提高我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
四、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讓我們感受到大數據影響作用下的個性化服務。未來大數據還會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更多的作用,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方式。(作者單位為長沙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