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亮
近些年,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環境、經營環境日益復雜,企業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多樣化。因此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充分發揮其職能。加強企業的內控管理,進行事前風險辨識,采取有效措施規避企業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本文具體分析了我國企業在這兩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加強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未來全面風險管理將應用到各個企業的建設中去,使企業規范、快速發展。
企業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二者是有區別的,內部控制有效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能夠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在企業內部采取的調整、規劃、控制等方法,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內部控制是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風險管理是在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減低,在事前制定目標、事中和事后做好控制。它貫穿于管理過程的方方面面,樹立防范意識,充分考慮風險的存在。為了更好的保證企業的安全,必須建立并完善企業的保障機制、強化內部控制,保證企業安全機制能有效運行。
一、目前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認識不足,意識不強。改革開放以后,雖然有的企業領導人管理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對風險防范意識卻不強,法律意識比較薄弱。有一部分企業領導人不能正確的認識風險意識,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風險出現在企業的面前,而且風險的隱蔽性也越來越強,而且企業對風險管理認識不到位,直接影響了企業的健康發展。有一部企業雖然實行了風險管理,但是沒有對企業面臨的風險進行合理的評價,風險評估不夠深入,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大大降低。
(二)組織結構不完善,流程不完善。目前雖然許多企業都有其風險管理制度,但是缺少完善的組織結構,即有了規矩但不規范執行。在執行風險管理的實際過程中,企業各部門沒有明確的分工,有關監督執行的工作人員的工作不到位,對企業整個現狀的了解不夠詳細,風險管理制度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風險規避的結果非常不理想。有的企業雖然有相應的管理機構,但是部門之間分工不合理,各管理機構各自為營,很難形成統一規范的經營操作,容易導致企業面臨大的風險。
(三)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溝通不足,二者相脫節。有一些企業各部門信息交流不足,溝通不暢,相互競爭資金與資源。企業管理者沒有足夠的信息對風險進行正確的判斷,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財務風險的關鍵點進行調節,在風險管理方面容易對風險作出錯誤的評估。當基層遇到問題時不能夠積極的向領導進行反映,甚至部分信息出現失真的情況經常發生。同時,監管部門沒有完全依據職能辦事,很難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方向作出合理的判斷。
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增強法律知識和業務培訓,加強企業人員的風險意識管理,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和應對風險的能力。注意加強企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約束能力,做到廉潔自律。加強對員工的培訓,使財務人員具備較高的風險意識。增強員工的專業能力,采取多元化經營,使企業內部控制的整個過程符合企業的整個管理。提高企業各項業務的運行,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完善監督制度。為提高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將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加以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加強企業對風險的評估,強化企業的管理,建立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機構。企業應當建立一個對風險評估的專業小組,提高財務、審計人員的能力,盡量擴大他們的視野,提高員工對風險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定期對企業內部的信息進行披露,同時監控外部市場的動態變化,減小了企業面臨風險的可能性。
(三)提高信息溝通能力,設置好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點。為了更好的增加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企業應當積極收集信息,并安排專人進行分析,完善信息儲存庫,提高信息溝通能力。
建立專業的信息渠道,方面相關的工作人員找出有用的信息,便于交流溝通,同時為管理層作出決策提供有力依據。通過仔細分析抓好企業目標成本、預算執行的管理,合理運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工具,建立健全的真正的財務預警體制。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全面風險管理是企業的必然選擇,是企業內部控制發展的方向。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可以保障企業的安全經營,但是我國大部分企業在這兩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企業在面臨問題時,應當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增強企業員工風險管理意識,使全體員工認識到風險管理是內控理念。加強信息的收集和內部審計,培養員工應對控制風險的能力,結合企業外部的監督,構建新的內控組織體系原則,減少企業即將面臨的風險,減少了浪費和不必要的重復,促進企業向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作者單位為哈爾濱安通測控技術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