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民
制定現代化的內審戰略和計劃是企業公司對內部審計工作在管理層面的深化,是助推內部審計工作發展的必然措施。其意義在于能夠對公司內部審計的效果和質量實現積極的改進提升。在徹底調查了解集團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情況的前提下,建設一個完備的內審系統是有助于內部審計工作執行的。通過規劃手段來規范和表現企業公司內部審計工作,是維系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一、阻礙內審戰略規劃體系的要素分析
(一)公司的整體規劃
可以確定的是,一個公司內審工作戰略是面向總體發展方向的,內審工作戰略要以總體發展方向為根本;總體發展方向也在同時約束著內審工作戰略的路徑。一定要先有既定的總體發展方向,才可以保證內審工作戰略方向的正確與否。
(二)公司決策者的主觀思維
公司內部架構的不同決定了不同公司不同形式的內部決策和管理層,決策者看問題眼光的層面不同也表現在這些人對公司進行管理的辦法也是不盡相同的。集團公司內審工作戰略同公司內部的管理方式做到協調統一才能夠展現最明顯效果。公司管理方式調整,決策管理層人員改變,內審工作戰略規劃也得參考這些變化,隨之進行重新安排部署,保證能夠時刻為任何形勢下的公司利益服務。
(三)內外部環境
現如今經濟活動愈加壯大,國際國內和各個行業間的產生交集日漸深化,經濟的全球化使企業集團之間的聯系愈加緊密。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日益復雜,國內企業集團在制定內部審計戰略時應著重參考,將之編入公司整體規劃。任何一個公司都會經歷初創、發展壯大、走上正軌,直到衰落,這是事物的自然規律,無關企業規模實力和個人能力。公司內部審計戰略的創建也需要隨著各個階段的不同特征和要求隨之進行調整變化,為企業經營護航,保障公司利益。
二、完善內審戰略規劃體系要素
在現行機制體制之下,公司決策層制定的發展方略和決策部署對企業內部審計戰略會造成巨大的影射,所以,集團戰略規劃及集團決策者的主觀思維也就變成了可以從根本上判定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建設成功與否的要素。
(一)應該以公司戰略部署和整體規劃為根本
內部審計是公司對其內部經營活動進行管理的一種措施,其做法和目標也應該與公司的戰略部署和整體規劃相一致。故此,在建設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時,公司的戰略部署和整體規劃才是根本要素,只有做到按照公司的戰略部署和整體規劃來確定內部審計的開展方向,才可以保證內部審計系統在公司真正起到作用,才可以使其能夠切實為企業的跨越增磚添瓦。
(二)應充足參照市場環境改變影響
市場經濟下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公司是一定會被外界經濟氣候的改變所影響的。近年來,經濟全球化愈加明顯,國際國內和各個行業間的產生交集日漸深化,外界市場因素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也日漸加深。所以,在建設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時,必須參照外界市場和環境的變化,使內部審計戰略和經濟環境聯結起來。
(三)應根據公司階段建設戰略體系
任何一個公司都會經歷初創、發展壯大、走上正軌,直到衰落,這是事物的自然規律,無關企業規模實力和個人能力。比如企業的成熟期,這個階段是一個企業集團各方面表現最為強大的時候,這時的公司不僅固定資產規模會到最大,經營的產品和項目增多,其經營管理也變得繁雜。所以,當企業處在在這一時期,其內部審計的作用就是幫助公司最大限度的躲避危機,防止因管理經營不善造成的損失,確保集團公司的不間斷創收。成熟期的出現也預警了衰退期的即將發生,在這個時期,內部審計要切實制定好接下來的戰略計劃,防止在公司的后期活動中,因公司能力的劇烈縮水造成的好的項目被拖垮,確保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保障公司整體效益。
(四)制定決策管理者的主觀意愿的彈性區間
內部審計機制一定要與企業決策相結合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施展。在建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時,必須將決策者和管理者的主觀意愿參考進去。另外,一個公司的決策者和管理者也可能出現變更,在建設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時,也必須要將決策成員的變更參考進來,預留一些彈性區間,防止因為決策層變更或者決策發生改變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兼容性帶來極大的損害,增強內部審計工作的普適性。
(五)制定相關監管制度
在制定完成內部審計戰略規劃以后,公司也要加強對內部審計實行全流程的監管及掌控,保證每個工作階段都與預設目的百分百一樣,進行內部審計戰略建設的調查和考核,采用多角度、全方位的監管,從而確保公司內部資源的有效運用,助推內部審計戰略規劃體系的改進。
三、結語
在一個完善的公司內部審計系統里,內部審計戰略一定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和無法替代的重要部分,必須將其本質與其計劃與實行等有關事項當做將來國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在改進內部審計管理系統實踐中,創新發現與亟待處理的重大問題。企業的內部審計戰略方向的確定、規劃系統的建設相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具備十分必要的用途,對發展之路的探索要參照公司的即時狀況去不斷研究分析更好更多的方法,改進企業的內部審計戰略規劃系統,助推企業的發展壯大。(作者單位為河南遠大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