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靜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是高職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終身體育精神的關鍵課程之一,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對于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職業能力滲透的幾點思考。
一、相關概述
(一)高職體育教學中職業能力具體內涵
新形勢下,高職教育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職業素質的關鍵在于培養能力。職業能力具體指一般職業能力和專業職業能力。而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所滲透的職業能力指一般職業能力,具體來說就是所有職業通用的能力,如,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數理分析能力等。一般職業能力的構成要素有:勝任某崗位應具備的能力;職場中應具備的綜合職業素質;職業生涯中的管理能力。
(二)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的意義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加強職業素質教育,不斷規范教學要求,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這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大部分學生都熱愛體育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滲透職業能力,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運用技巧,有利于在學生步入社會后具備更好的綜合實力與社會競爭力。
二、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的具體對策
(一)采用滲透式教學法
健康的身體、強健的體魄是學生進行專業學習、提高專業素質的前提,也是學生畢業后進入職場的基礎。學生畢業后進行就業選擇時,職業性體能素質是單位選人、用人的重要依據。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日常可利用跑、跳、投等日常練習手段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其次,可根據未來工作的需求、崗位特征來創新體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身體訓練。
作為體育教師,應充分了解不同的專業對勞動者身體素質的具體要求,總結不同運動項目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作用,創新設計有利于提高職業體能、預防職業病的體育項目,針對不同的專業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的專業傳授不同的職業健康知識。如,針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教師可增加全身運動型體力運動,如,籃球、足球、排球等等項目,搭配強健上下肢力量、耐力等訓練的項目。再如,針對市場營銷、酒店管理等專業的學生,可增加對腰、腿部訓練的項目,如,健美操、排球等運動;又如,針對警察專業的學生,應加強摔跤、拳擊、田徑等運動,提高他們的反應能力和運動強度。筆者認為,在日常練習中,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設計教學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積極開展模擬教學
筆者認為,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應時刻秉承為學生就業服務的理念。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應時刻圍繞這一教學理念重組有關的體育項目、改變其運動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加強有利于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的體育技能訓練,從而強健學生體魄、學生相關技能,提高環境適應能力。
模擬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中實用性價值非常高的教學形式,教師創建模擬教學情景,實現體育教學與職業工作的高度結合,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職業能力,從而提高綜合素質。如,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充分掌握有職業性質的體育項目,對將來職業工作進行仿真教學。如,針對航海專業的學生,增加水球比賽、負重游泳等教學內容;針對地礦專業的學生,增加爬山比賽、攀巖等教學內容;針對航空類、服務類專業的學生,增加形體訓練,提高學生的儀態美等等。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特征、崗位需求來設計教學,選擇與職業有關的運動項目,創設真實的模擬場景,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模擬工作場景,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增加對學生未來工作有益的運動素質儲備,從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職業能力。
(三)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常言道,高職院校就是社會的一個縮影,特別是體育課堂更是真實再現了社會性質。體育裁判、運動員等角色在社會中是非常普通的職業,由此可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接觸職業,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理解角色、適應角色,從而融入角色,如此巧妙的融合是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最快速、最見效的方法,也為學生邁入社會、進入職場創造一個好的開端。
在競技類體育比賽中,有冠軍,就會有失敗者,那些團體類體育項目中的團隊協作,與職場非常相似,每個人在工作過程中,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有獨立工作的時候,也有需要與同事合作的時候,安排學生在體育課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利于學生盡早的了解企業、崗位競爭的殘酷,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綜合素質,有利于學生在求職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職業能力教育至關重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團隊意識,為學生適應社會、勝任崗位夯實基礎,因此,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應共同努力,不斷提高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提高職業能力。(作者單位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