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蕾
動畫是無生命的影像,動畫電影更是對現實世界人類文化的體現,其情節曲折,音樂動聽,畫面唯美,帶給觀眾視覺的盛宴。美國動畫電影除了帶給觀眾感官的享受,還蘊含著精神的內在美,體現著美國文化的包容性,開放性和創新性,帶給人以崇高的藝術體驗。
前蘇聯著名的美學家斯托洛維奇曾說:“價值——是用來標明人與世界的特殊關系,去評價某一個對象在它和人的關系中所占有的意義的一個概念”。并指出:“藝術價值的本質就是審美”。在人類文化歷史上有著百年歷程的動畫王國——美國,從二十世紀初動畫電影的產生,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繁榮,從最初的雜耍幽默到現在的受全世界影迷追捧的好萊塢動畫大片。“美國制造”這一文化標簽早已深深扎根于人們心中。
動畫就是無生命的影像,其創作者通過荒誕,幽默,夸張等手段注入自己的審美理想和藝術態度。動畫藝術作為一種極具潮流的新審美價值,他的載體——動畫電影,其藝術價值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創作技巧,創作者的情感,社會意義等等。
一、動畫電影
《動畫藝術詞典》對影院動畫片給出的概念:“影院動畫片的長度與常規影片的長度基本是一個標準,影院動畫就是運用了動畫的手段去制作電影,其故事情節大多取材于童話,小說,文學作品或者神話。和普通視頻不同的是,影院動畫的畫面采用影像的空間關系,強調美學的成像規律。背景用三維的立體圖畫呈現故事情景,用逼真生動的效果讓觀眾產生親切感。影院動畫必須要在規定時間內向觀眾講述一個完整的主題,所以經常在劇情上濃縮,也就是運用象征性和微觀的元素展現主題。
二、美國動畫電影的藝術品態
美國人布萊克頓制作了第一部動畫電影膠片——“一張滑稽面孔的姿態”,自此美國動畫電影史宣布正式拉開帷幕,盡管其間經歷了百年的發展,有過高潮,遭遇過低谷,但自始至終維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一)豐富假定的藝術內涵
藝術的假定性在一切藝術形式中都會出現,前蘇聯電影理論家日丹在《影片的美學》說:“藝術的假定性并不等同與假定性的藝術,”“在任何情況下,假定性都應該擁有得到養料的客觀物質的源泉,具有其生命本源,并且表現的全部形態都應該依附生活自身的內在邏輯性。”動畫的藝術性也部例外,因為他直接關聯到動畫本身美的各個方面。動畫藝術反映的是非真實世界,以及人和人關系的藝術世界。假定性貫穿情節始終,并且和場景設計,剪輯,音樂,燈光等息息相關。動畫的人物形象來自于創造者腦海中豐富的想象力,他們出現在新奇虛擬的時空環境中。正是動畫具有的假定先天優勢,才能使得動畫電影自由的創造出奇跡,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視聽體驗,滿足其多變的審美感官。
“動畫電影的本性是現實物質的變形,這種變形的本性決定了動畫電影的極端假定性”。也就是說動畫可以自由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與此同時,他的假定性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真實重新修改,其自身的繪畫性讓呈現的畫面顯得更接近完美,甚至這種藝術的再次創作可以達到非同凡響的審美效果。可以肯定的說,沒有豐富的假定性創作,就不會有動畫電影。
(二)趨向商業大眾化
好萊塢動畫電影自誕生之初,便具有商業元素,大眾娛樂化傾向。“在美國,動畫的誕生就以娛樂的形象示人,在人們心中的主要作用是消遣和娛樂,滿足了廣大影迷享受和文化休閑的需求”。商業價值已成為美國人評價動畫電影是否成功的準繩,贏得消費者的關注,也就意味著贏得利潤。藝術是工具,娛樂充當媒介,商業利益才是目的。
(三)動畫藝術“獨特”的語言
動畫電影藝術有著獨特韻味的語言,符號化的語言經常在其畫面中得以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越來越多的造形藝術被運用在了動畫電影中,這樣為動畫電影增加了更多的表現形式,也讓動畫藝術變得更加的多樣化。
動畫人物具有藝術性,夸張的運動,也構成了其富有表現力的獨特語言。設計一個電影中的動畫動作的主要手段就是采用夸張的手法,電影通過對人類現實世界的一些動作做夸大的表演來強化動畫效果,營造幽默和搞笑的電影氛圍。
三、美國動畫電影藝術價值的社會探源
美國文化的開放性與包容性,促進了社會的進步與繁榮。美國人觀看電影的時侯同時在接受民族文化的心理認同,受到同一種文化熏陶的人,在情感上往往更容易產生認同。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將中國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搬上了熒幕,取材木蘭從軍的中國經典題材,可以看到迪士尼動畫中對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人物是中國形象,但其展現的核心思想卻是美國精神——通過小人物的個人奮斗證明自己。影片中透露出的樂觀向上的精神,感化了觀眾。這就是美國精神與中國文化的一次成功嫁接。
每一個美國人的心中都存在著一個標準的“美國夢”, “美國夢”作為一種追求貫穿于美國的整個歷史,體現了美國的國民精神,彰顯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美國夢”是對平等、自由、寬容以及進取成功不斷追求的一種理想化的人生信念,在機會面前平等,每個人都有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通向成功,每一個人都可以努力自我創造奇跡,“美國夢”就是對這種可能性的發自內心的自信。動畫電影《花木蘭》中里有一段對白說“一粒米可以改變斤兩,一個勇士可以決定勝負”,這就是對實現自我價值的“美國夢”的真實的詮釋。在美國現實社會生活中,也經常能找出非常多讓人尊敬的人物,他們的出身十分低微,但大多憑借個人的奮斗,成就了一番事業。比如說真實例子里靠著自己奮斗成功,從學徒到鋼鐵大王的卡內基,時至今日他的著作依然是很多創業者的枕頭法寶。
在美國的國徽上,展翅飛翔的白鷹是象征著自由和獨立的精神,白鷹的口中所含的金帶上印著“合眾國”的文字,表明在鄭重地宣告美國的強盛不僅僅需要身披盔甲孤身奮斗的勇士,還需要仰仗眾志成城的合作精神。雖然美國是一個以個人主義為價值取向的國家,但“合眾為一”也是美國人民的理想,美國人的競爭意識就是在彼此相互合作的基礎上產生的。與此同時,美國動畫電影的發展中也體現著競爭與合作。
在美國動畫電影當中看到,大眾文化的改變對動畫電影的創作產生著非常大的影響。比如動畫形象,20世紀中期人們樂忠于完美型的人物形象,期望在電影中找到近乎完美的主人公,所以影片中經常發現主人公都是非常美麗的公主與王子,在視覺層面上,觀眾往往更樂意接受自然和諧的色調,所以,早期的美國動畫電影中漂亮的自然風光多為影片的背景設計,人物的色彩是鮮快明朗的,不和諧的色調一般都運用在反面人物上。比如說陰險的女巫,灰暗的城堡。大眾審美情趣影響著電影藝術的創作,同時大眾的審美需求決定著電影藝術生產的走向。故此,電影的創作迎合大眾的審美情趣愈發凸顯的重要。
四、結語
雖然動畫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但是他博大精深,反映了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創造者正是用他們的奇思妙想構想出了一個個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這些活靈活現的人物深深扎根于觀眾的心底,帶給我們無窮的快樂同時,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看待這個世界。美國好萊塢的動畫從始至終都電影貫穿著一股強烈的美國精神,該精神將美國文化中的“真、善、美”通過使用動畫這一夸張的媒介表現出來。美國的動畫電影之所以能夠在各個階段均受到廣大觀眾喜愛,除了好萊塢那些先進的擁有高超技藝的制作團隊之外,主要原因是其動畫電影是對時代脈搏的把握,該表現形式迎合了最廣大大眾的審美潮流。無論是普通電影還是動畫電影,時刻以觀眾的審美和喜好為出發點,希望中國動畫電影能學習和借鑒,不久的將來可以迎來國產電影繁榮的景象。(作者單位為西安外事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