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蘇琴
摘要:大力發展企業文化,不僅能激發企業活力,而且能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素質。因此,抓好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各級組織的重要任務。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營造更具行業特色的企業文化氛圍,內聚人心,外展形象,已成為企業管理工作亟待探索和解決的新課題。本文就此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加強
一、必須深刻認識當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企業文化建設是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現代企業管理相結合的好形式,同時也為思想政治工作服務于企業中心工作開拓了新的領域。
(一)抓好企業文化建設是關系企業生存的當務之急
企業文化建設問題作為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作為一種需求,已成為事關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管理課題。對于鉬業行業來說不能光盯著生產、成本、市場管理,企業要學會用先進的企業文化管理企業和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問題。我們的周邊環境在變,人文的、自然的都在變;我們的競爭伙伴、客戶、職工隊伍在變,用人、留人、育人及人力資本的經營本身就需要一種新的企業文化。總之,國有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站住腳,唯有以先進的企業文化去創造先進的生產力,并以此維護職工的根本利益和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是也黨的重要思想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
(二)抓好企業文化建設是完善企業管理的當務之“本”
能夠用企業文化建設的概念來統一我們在企業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中的認識,有一個由淺入深,由少數人到多數人的認知過程。但有的管理者對此不以為然,甚至把企業文化建設與日常管理及生產經營對立起來看,認為沒有必要。這實質上反映了新舊管理理念和文化的矛盾。當企業文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企業管理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兩層皮”問題,形成黨政工作的共同價值觀、實現了生產經營和政治工作的有序可控,職工隊伍精神面貌、企業環境和市場信譽度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后,沒有人會再視企業文化建設為“花拳繡腿”,而是將它當作推動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本”。
(三)抓好企業文化建設是促進企業進步的當務之“道”
一個企業的發展與進步,不管你是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有形地或是無形地,都是不斷地積累和揚棄著自己創造出來的企業文化,必須堅持文化的創新,這種文化的創新集中反映在管理的創新、制度的創新和技術的創新上。除了要解決人對企業的管理和人的行為這個問題,還有一個更深刻的內容就是用先進的企業文化育人,研究和解決好人對文化的創造和文化對人的培育的互動關系,把企業真正辦成學習型企業。
二、必須澄清企業文化建設在認識和運作上的誤區
從整體上看,當前企業文化建設方興未艾。但在實踐中,無論是在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上,還是具體運作上,也都還存在一些誤區,影響著企業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一)認識上的誤區
一是等同化。把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企業文化建設,有的同志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文化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企業文化可以代替思想政治工作,基于這種認識,有的企業用企業文化工作部門替代宣傳部門。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雖然在工作對象、著力點、目標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但在范疇、工作領域和工作內容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差異。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導企業文化健康發展,企業文化建設拓寬了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和有效載體。誰也代替不了誰。二是庸俗化。有些企業急于求成,把本屬于日常工作和黨群工作的作法、體會,都歸于企業文化建設,把理論簡單化。還有的人把企業文化建設僅僅理解為文體活動,或僅僅把企業文化建設當作一項趕時尚的任務來抓。企業開展的各項活動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但決不是全部。三是神秘化。認為企業文化來自于美國和日本,是“舶來品”,有一套深奧的理論,難學難懂。有的還認為自己是小企業、沒有企業文化。
(二)運作上的誤區
一是重形式輕內容。企業文化建設需要通過一定的形式,而且還要不斷創新形式。但如果僅僅把精力花在布置環境、營造場面上,結果只能是熱鬧一陣子,扎實走過場。企業文化的基本內容是培育先進的經營理念,提煉優秀的企業精神、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造就高素質的職工隊伍。首先應提煉好企業核心價值觀,因為它主導和支配企業文化的其他要素。企業核心價值觀,是包括企業主要領導在內的群體意識,也是獨立經營主體的重要標志。二是企業精神雷同。許多企業精神大同小異,既無行業特點,也無企業特色,多數屬于互相摸仿,而不是培育提煉而成。企業精神是一個企業在特定環境中逐步培養而成的優良傳統、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的綜合表現。企業精神有兩個明顯特點,即專屬性和群眾性,所以培育提煉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三是急于求成。近年來,不少企業由于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嘗到了甜頭,著手提升企業文化品質。大致有三種做法:組織骨干自己做,請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際經驗的專業人員協助做,請知名專家幫助做。其中有做的好的,但也有的企業既無充分準備,又缺乏良好的工作基礎,就重金聘請專家,結果是專家說了算,領導跟著轉,票子花了一大捆,材料寫了一大本,群眾什么也沒弄懂。
三、必須認真處理好當前企業文化建設的幾個關系
全球范圍內的企業競爭,是以文化為基礎的競爭,企業文化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巨大的無形資產和重要條件,企業文化的深入創新,要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一)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現代企業的真正存在,不僅僅是實物資產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存在,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新階段。企業文化建設要緊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開展活動,把實現生產經營目標和完成各項任務結合起來,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推動生產經營等各項工作的有效形式。這樣,企業文化建設就會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深入發展。比如培育良好的企業形象對企業來說,是市場、是飯碗、是效益、更是生命。只有這樣去認識,才能使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扎
實開展,落到實處,實現培育企業精神,塑造價值理念,打造企業品牌,傳播企業信譽,樹立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目的。因此抓企業文化建設不是為了趕時髦,抓一陣子,而是要在注重硬件建設的同時更注重軟件建設的作用,善于利用現有舞臺,導演生動活潑的節目,通過小措施實現大目標,把企業各項管理工作做扎實,把生產經營搞上去,把經濟效益搞上去,推動企業加速發展。
(二)統一性與多樣性的關系
企業文化建設是由企業管理者倡導,由上往下逐步推進和建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倡導的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視覺識別系統應該是統一的。企業各級管理者都要形成共識,認真貫徹落實,反復宣傳。以鉬業行業為例,作為生產廠家,如果沒有統一的企業文化建設要求,就形不成共同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力。因此,必須鼓勵、支持各單位、各部門依據自身實際,開展各具特色、富有實效的企業文化創建活動,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企業文化的內容。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大力灌輸、傳播,科學管理機制推動,將企業所信奉必須實踐的價值理念,滲透到廣大員工的頭腦里去,用符合自身實際,體現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去占領全體員工的思想陣地。
(三)繼承與創新的關系
企業文化中的企業理念、企業標識等都應該是統一的、一貫的,同時也應該是與時俱進的,要隨著時代的變化,在統一中不斷發展,我們鉬業的職工隊伍有著“自強不息,和諧發展”的良好精神狀態,這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參與市場競爭的優勢,這是我們必須要繼承和堅持的。但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建設企業文化要特別注重創新。首先是企業領導者觀念的改變。企業觀念的改變必然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全員的利益,阻力一定是巨大的,如果領導者沒有樹立堅定的信心和嶄新觀念,要破除阻力是不可想象的。其次,企業文化體現的是全員的創新精神,新的觀念如果不被員工所接受,轉換成每一個人的觀念,那么,企業觀念的轉變就沒有真正實現。因此,要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社會人文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企業文化的內容,使之與時代的節拍相吻合,與企業自身發展相融合,與市場經濟相適應,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