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
【摘要】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為了避免水土的流失,保護、改良與合理的利用水土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所采取的工程、植被、耕作等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的總稱。在水利工程中,因為水土流失主要分為點型與線型的工程,所以需要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防治措施。水土保持實施不僅能夠合理的利用水土資源,提升土地生產力,更加利于發揮出土地資源的經濟社會效益。所以,水土保持可持續化的發展現已成為水利工程中的主要策略。下面就對其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可持續化發展
1、水土流失的現象分析
經過相關的資料分析得知,我國現有水土流失的面積已經達到了356萬平方公里,其主要是包含了受水利侵蝕與受風力侵蝕的水土流失面積,還有水蝕、風蝕的交錯區。我國作為世界上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積較廣,總量較大,在不同地區都存在著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問題,比如說,山區、丘陵、農村、城市等。水土流失將會造成枯水季的水量減少,甚至是出現水源枯竭、河流斷流等的現象。另外,水土流失還會使得湖泊、水庫、河道等產生淤積、堵塞,而蓄水量也會相應減少,使得汛期的水更多,極易產生澇災。在水利工程中,因為水土流失十分嚴重,使得表層土壤的裸露,隨著水利沖擊,諸多泥沙將會順著地表徑流向江河、塘庫,不僅影響到行洪的能力,提升江河河床,還會造成水位的上漲,減少水庫防洪的能力,進而減少了水庫使用的壽命,嚴重會造成漫壩、垮壩等的災害出現。
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內容
2.1 山坡的治理工程
山坡治理工程主要是指經過對局部地形的改變,實現了含蓄水土治理的措施,在治理山坡的階段,應對其當地地質情況進行實地的踏勘,確定出雨水常見的流徑,并且在對其區域進行局部改造,對其水流實施了攔截,進而避免了坡地處水流的過量過速所引發的水土流失及其泥石流等的災害,還促進了經過截流水留下滲,增加了土壤的濕度,提升農作物、牧草等的可利用土壤水分。除了部分可攔截水流以外,尚有部分水流不能得以充分的攔截,針對其情況,山坡治理的措施把修筑相關的排水設施、支撐性的建筑,實現了水源的涵養,并且預防控制泥石流災害的出現。
山坡坡面的治理主要是水土保持山坡治理中較為常見的治理措施,特別是對農業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治理意義,是水土保持工程中的主要措施。包含了斜坡固定工程類型、山坡截流量項的主要內容。
2.2 山溝治理工程
山溝治理工程主要是指加強溝床穩定性,減少了水體內的泥沙含量,降低了山洪、泥石流等的山區自然災害發生率所開展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治溝工程一般是修筑了山區溝道中,常見的山溝治理工程則是包含了谷坊工程、溝頭防護工程、各類攔砂壩、淤地壩、溝道護岸工程等。經過其工程修筑能實現徑流內的泥沙含量調節,建設部分基本的農田。溝頭防護工程修筑能夠起到固定構成,攔蓄泥沙的作用,并且對泥石流發生有著防治的作用,因為山區中多是發育不同形式溝坡,若是坡床的不穩定,極易出現洪澇、山體滑坡等的自然災害,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其溝床穩定性。淤地壩工程則又是山溝治理中的重要治理類型,淤地壩主要是以攔截淤泥、淤積田地為目的,修筑在溝道中。在淤地壩內部經過長期的攔泥淤積,形成了一定面積淤地,就稱之為壩地。淤地壩通常由三部分構成,包括壩體、溢洪道以及放水建筑。洪水不斷蓄積,水位升高,高至一定程度時,水流將延溢洪道內排出,從而實現淤地壩壩體不至遭受洪水侵蝕而破壞,保障壩地區域的正常生產。
2.3 小型水利工程
為了保持水土而修筑的小型水利構成其類型十分多樣,常見的有小型水庫、小型蓄水塘壩、引洪灌地、引水上山設施等,各種類型小型水利構成的作用都是不同的,但是在總體上起到了攔截坡地徑流、地下流徑的替流,并且將其水體含蓄起來,供附近的農田、林地、草場灌溉所用,起到了促進農業增產目的。
3、水土保持可持續發展
水體保持能夠有效的解決現階段水體流失、生態環境脆弱的主要途徑,水土保持能夠增加土壤水滲量,比如說一些水利構成中的梯田、水庫能夠有效攔蓄徑流,在汛期能夠消弱洪峰,增強防洪能力,提升水利工程效益,延長了水利工程壽命。水土保持能夠減少泥石流、滑坡等的自然災害,降低水利工程破壞機率。水土保持實時不僅能夠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提升土地生產效益,還可以有效的發揮出水土資源經濟社會的效益。水利工程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的設施、基礎性的行業,水土保持就成為水利工程中的主要部分,所以加強對水土保持的可持續化發展就成為水利工程中的必然策略。
4、結束語
總之,水土保持工程能夠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對于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技術措施,需按照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技術方案,合理應用坡面治理的工程技術、山溝治理工程技術等,為水土保持工作做出努力,更好的美化生態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子君.周培祥.我國流域尺度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減水效益研究[A].自然地理學與生態建設,論文集[C].2006(04).
[2]陳光.東北黑土區試點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減沙效益監測[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C].2006(05).
[3]何樹廣. 王德偉. 論水土保持與水利可持續發展[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1,7.
[4]趙佳良. 淺析水土保持在水利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8.
[5]李希華. 宋祥海. 淺談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J].價值工程,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