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都克依木.熱扎衣丁
【摘要】最近幾年,我國的農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農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政府也更加關注農業的發展水平。其中開展農業水利工作是保證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如何實現開展農業水利工作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加大節水技術的研究力度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有效的途徑,應該引起關注和研究。
【關鍵詞】灌溉渠道;管理;養護;措施
1.影響灌溉效果的因素
1.1 環境因素
在灌溉工程當中影響到灌溉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為環境因素,即為土地質量和地形差異等相關原因。而在環境因素可能因為一下的幾種情況造成。灌溉農田地形不平整,均度較低,由于畦塊的長寬呈不相當比例形式且在水源入畦在寬度上呈現出流量較小的現象使得水流進入到農田的速度非常緩慢,然而如果加快灌溉速度和水流大小,則會很容易的產生滲漏現象,導致正片農田灌溉不均和水資源浪費。并且還有可能因為畦塊中存在坡度,導致水源流量不均勻而在某些地點出現雍水現象,對于灌溉效果也極為不利。并且土壤的特性也會對灌溉效果產生一定量的影響。有些土壤的滲透值會非常大,有些土壤的滲透值則呈現出較小的情況,而在同一片農田中也有可能出現土壤不均的現象,導致有些地方灌溉效果明顯,有些地方則不然。
1.2 設計因素
設計因素即為沒有良好的灌溉技術和灌溉方式,在灌溉工程當中沒有科學固定的灌溉制度約束。再有就是人為因素即為灌溉實際操作者即農民由于缺乏管理或文化水平有效無法達到有效的灌溉目的。這也對灌溉工程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對于農田管理人員相關認識和操作提出了要求。然而因為大多數的管理人員對這種情況了解不深導致對于農田灌溉管理效果無法達到最大化,使得農田灌溉效果不佳。
2.我國灌溉渠道管理中的現狀
2.1 政府動員機制運行不暢,社會機制尚未建立
現農村耕地雖已實現公有私用,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但這些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仍是各戶村民共同使用,農民不愿投入資金修繕設施,政府的動員能力又極為薄弱,傳統利用水利設施幫助農戶進行灌溉或排澇的模型難以繼續。主要體現在產權改革不到位和社會機制尚未建立兩個方面,政府多方管理,人浮于事; 對水利設施的資金投入不足,對機制建設的重視度不夠。
2.2 小型水利設施失修老化、無人問津
目前國內現有的農田小型水利設施多為改革開放前建設的,近 40 年的時間內,這些設施大多只是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修補,并沒有進行過全面排查,導致一些現有設施老化,“跑、冒、滴、漏”的現象十分嚴重,嚴重浪費水資源; 有的甚至已經不能投入使用,對改善農村生產條件毫無用處。并且幾十年前的水利設施排水標準低,排澇能力弱,保障程度低,無法按需排除農田積水,也不能滿足灌溉需要。近幾年旱澇災害頻發,這些“古老”的設施并不能保障人們的財產安全。小型水庫、塘壩、蓄水池等,大多是改革開放前修建的,當時尚處于計劃經濟時期。后來又有了家庭承包制,當時也建造了一些例如田間灌排工程的設施。然而自從取消了農村農業稅之后,農村的“兩工”( 即“農村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 也隨之取消,部分設施已經無法繼續投入使用了,許多自然村中原有的池塘也已經成了耕地,小型水利設施基本無人管理。
3.灌溉渠道管理養護的有效措施
3.1 創新體制機制,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要對農田小型水利設施建設管理體制機制進行創新,深化國有水利工程管理體制,落實好中央財政部門下發的建設資金,地方水管單位將建設資金細化,進行財政預算和統計,“把錢花在刀刃上”; 同時中央財政對西部貧困地區及旱澇災害多發地區給予補助,加快農田小型水利建設,保證農業生產順利進行。其次是對績效考評機制的完善,提高相應機制管理的效率。由于推行多元化投資模式,完善的績效考核是必然要求。主管部門應創建績效考評指標,分類建立并完善項目績效管理模式,并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組建專家組進行定期實地考察,實時監測水利設施建設的進展; 同時多級政府應充分發揮其聯動性,建立水利設施建設項目庫,實現動態同步。
3.2 倡導科教興農,大力推廣現代灌溉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人增、地減、水少”的現狀下,農田水利設施不僅要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還應倡導科教興農,推廣先進的灌溉技術,引用噴灌、滴灌和滲灌等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的降低總用水量。除現有技術之外,國家還應加大對農業科研的支持力度,鼓勵再創新,為現代農業的發展做貢獻。
3.3 優化水資源配置與農業發展
就我國的水資源現狀而言,我國的水資源比較短缺。進行水資源配置優化有利于提高我國水資源的利用率。所以,相關的農田節水灌溉技術人員在進行節水設備設計時。要全面系統地對當地的水資源現狀展開深入的分析,盡可能找到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方法。在進行水資源分配時,要嚴格地遵循相應的原則,做到控制水資源總量,進行配額管理,將水資源有效的應用到該用的地方,減少水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出此之外,在進行節水灌溉工程化建設時,將農業發展作為工作基礎,但同時要注重環境保護,有效的結合水資源優化配置與農業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必須要意識到節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保證灌溉工程正常使用。加大灌溉節水技術的研究力度,完善節水技術體系,優化水資源配置與農業發展采用先進的農業水利灌溉模式,最終促進我國農業的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寧.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及管理[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6:113.
[2]羅歡.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運行維護與管理的初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