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要】文章在對閻王鼻子水庫庫區塌岸應急防護工程概況進行介紹的基礎上,對庫區的塌岸情況以及開展應急防護基礎工程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從主體工程的實施、施工工期等方面對工程進展進行了討論。這次工程按期、按質完工,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庫區塌岸;應急防護;工程設計;施工
1、工程概況
閻王鼻子水庫工程于1996年10月開工建設,2006年主體工程全部完工。水庫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洪水位216.15m,總庫容2.17億m3,正常高水位為213.5 m,對應庫容為1.39億m3,興利庫容為1.22億m3。死水位為204.5m,對應庫容為0.17億m3。水庫的擋水建筑物為混凝土重力壩。大壩全長383米,最大壩高31.35 m,壩頂高程217.5 m。混凝土重力壩由擋水壩段、10孔溢流壩壩段、3孔沖砂閘壩段、農業取水口壩段、工業取水口壩段和壩后式電站等組成。
2、庫區塌岸情況及工程的必要性分析
2012年8月5日,閻王鼻子水庫經歷了自1999年9月下閘蓄水以來最大一次入庫洪水,上游喀左大城子水文站洪峰流量達2670 m3/s。水庫依據防汛調度方案實施了沖砂調度,最大下泄流量為1500 m3/s,歷時17小時。入庫洪水造成右壩頭上游岸坡嚴重塌岸,威脅到三十畝地段土地、林地、南木線電力塔及移動通訊塔安全,為防止產生更為嚴重的災害急需進行防護。
整體護岸建成后既保證了壩址上游庫區岸坡的穩定,防止滑坡體下滑對水庫壩前設施及農業取水口淤積設施的安全產生威脅,也保證了周邊通信設備安全、高壓電線塔的安全以及防護林地不被洪水沖刷。同時也有效地改善周圍環境,營造出一個良好的人水和諧生態環境,意義重大,因此修建該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3、庫區塌岸應急防護基礎工程的實施
3.1 工程總體布置
設計防護護岸工程總長490m,工程規模為新建基礎490m,本防護工程位于水庫右岸三十畝地段,結合現場地形、基礎等因素綜合考慮,樁號0+000~0+015段采用漿砌石擋土墻進行防護,0+015~0+490段采用加筋擋土墻型式,迎水坡采用自嵌式混凝土砌塊,在砌塊后緣槽口自然形成12°的坡度,護岸寬度5m。基礎底層鋪設混凝土及砂礫料找平,墊層下進行擠淤拋石處理。
3.2 主體工程施工
3.2.1 地基清理
料場開采及堤身添筑之前必須將表層雜物及不合格土等清除干凈。清除的雜土就近運至施工現場閑置處存放,等護岸施工完成后回填至護岸后。使用74kw推土機進行清基,清基深度為地面線以下30cm,清基邊界應在設計邊線外30~50cm。
3.2.2 護腳基礎開挖
用1m3挖掘機自上而下,按設計指定的邊坡坡率分層下挖,開挖中應保證邊坡穩定。在局部機械達不到的地方輔以人工開挖,直到合格為止。
3.2.3 石籠護腳砌筑
石籠護腳采用鉛絲石籠網,石籠網眼15cm×15cm,雙花編制,籠與籠之間每隔1m用鐵線編織鎖緊。塊石從下至上逐層順序砌筑。塊石的當量粒徑應不小于25cm。
3.2.4 基礎拋石
為增加護岸工程的穩定與安全,墊層基礎以下采用1.0m厚拋石壓實,拋填石料選用質地堅硬、不易風化、沒有裂隙的新鮮巖石,其抗水性、抗凍性、抗壓強度及級配均應符合設計規定,拋石單塊重應符合要求。采用1.6m3挖掘機開挖基礎寬4米,開挖至設計高程后,采用裝載機裝石,5t自卸汽車運輸至拋填現場。采用自卸汽車端進法向前延伸立拋,立拋時采用分層流水階梯式拋填,挖掘機配合整平,人工表面理砌塊石。
3.2.5 拋石碾壓
拋投過程中首先由自重較大的推土機及挖掘機推平碾壓,使塊石沉入穩定。待作業面展開后,再用自重22T的振動式壓路機碾壓,振動碾壓4~5遍,碾壓過程中,人工將塊石空隙以小石填滿鋪平,直至拋石層頂面平整無明顯空隙。穩定與否可根據壓路機碾壓時觀察有無碾壓回彈現象或下沉產生,若無即視為拋填塊石已經碾壓至穩定。
3.3 施工水、電、路設計
工程施工及消防用水由水庫抽取,經鋼管主線路輸送至用水部位,鋼管每隔一定距離設置分水孔,由高壓橡膠管輸送到用水作業面。生活用水采用鉆井取水。
工程施工及生活用電由當地農網接引。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安排、施工設備功率數量以及利用系數等綜合計算,高峰期用電容量為75KW,輸電主線路根據作業面情況每間隔一段設置一分線接口,各用電部位由分線接口接引。生活用電由當地電網接引。
開挖與回填用施工道路統籌考慮,初期施工道路與后期施工道路相結合,有利于場內機械化施工運輸。根據道路使用頻率及運輸要求確定修筑標準。場內施工用路可以臨時占用村民耕地,如果村民不同意占用耕地,則需要在水庫放水后,在水庫邊新修施工用路。
4、施工工期及工期保障
本工程以開工年的9月為施工準備期,當年10月主體工程正式開工,11月底工程竣工,總工期為2個月。并嚴格按照招標文件的工期要求進行施工組織和進度計劃安排,在經濟合理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提前工期。合理劃分施工段,各段平行作業,段內流水作業,明確關鍵施工項目,確保關鍵線路施工,并協調好各單位工程進度,減少干擾,使整個工程協調有序進行。優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施工設備,從施工設備儀器上提供可靠的保證,使質量、安全和進度同時滿足要求,力求做到均衡生產,以保證資源的合理利用。
5、結語
根據施工設計與規劃,本次工程按期完工,竣工驗收的結果表明,施工質量滿足各項設計要求。工程建成后,可以防止滑坡體下滑對水庫壩前設施及農業取水口淤積設施的安全產生威脅,也保護了周邊林地、通信設備安全。為汛期防汛以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發揮出積極的保障作用,實現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GB50201-1994,防洪標準[S].
[2]GB50286-1998,堤防工程設計規范[S].
[3]廖樹材.水庫除險加固技術措施探討[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09):128,131
[4]娛中英.渠道防滲工程技術實施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08(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