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暝
【摘要】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原材料,其抗滲性能將對建筑物使用功能、質量安全等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就結合作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分析影響混凝土抗滲性能的因素,并且提出了加強改善其抗滲性的措施,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混凝土;抗滲性能;因素分析
前言
在現代化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抗滲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安全性評價的重要指標,在混凝土施工中,于受到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差、人員操作失誤等,加上施工單位對混凝土耐久性的認識不夠深入,在混凝土施工時常會出現開裂、滲漏和裂縫等質量通病,很可能會影響到水工建筑物日常的運作及質量安全,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不可換回的損失。因此,施工人員必須提高對混凝土防滲性能各方面的認識,通過分析影響到混凝土防滲性能的各種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提高混凝土的防滲性能,從而保證建筑物的安全。
1、混凝土抗滲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1.1 混凝土密實度
提高混凝土密實度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滲性。在混凝土生產、施工的各個環節要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來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
當砂率為最佳砂率時,可使混凝土在較低用水量時獲得最佳的施工和易性。混凝土最佳砂率可通過室內試驗和現場配合比調整試驗獲得。如果混凝土使用砂率過小,則不能在粗骨料的周圍形成足夠的砂漿層起到潤滑和填充作用,也會降低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混凝土不易振搗密實;混凝土粘聚性、保水性變差,容易使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出現較大的泌水,從而導致混凝土抗滲性降低。粉煤灰是混凝土最常用的摻合料,一般摻量在30%左右。由于粉煤灰的早期水化程度較低,因此摻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抗滲性能比不摻粉煤灰混凝土略低。
1.2 水膠比
一般情況下,骨料的抗滲性較高,水泥砂漿的抗滲性是影響混凝土抗滲性能的主要因素。將混凝土中的孔隙劃分為四級:孔徑在20nm以下為無害孔級;孔徑在20~50nm為少害孔級;孔徑在50~200nm為有害孔級;孔徑在200nm以上為多害孔級。孔徑小于50nm的孔數量可能反映凝膠數量的多少,而凝膠數量越多則混凝土的強度越高,抗滲性越好。隨著混凝土水膠比的增加,混凝土中的孔隙率會增加,且無害孔和少害孔的比例降低,而有害孔和多害孔的比例增加,混凝土的抗滲性能會隨著混凝土水膠比的增加而降低。
1.3 骨料粒徑
在水膠比相同情況下,骨料的最大粒徑越大,混凝土的滲透系數越高,抗滲性能越低。水在一定的水力梯度作用下,會沿著混凝土中水泥漿體的連通孔隙滲透,在滲透過程中遇到粗骨料,由于通常情況下骨料的滲透性極低,水會繞著骨料與水泥漿體的界面運動。其一,骨料粒徑越大,混凝土滲透的平均路徑越短,混凝土的抗滲性能越低;其次,濕篩混凝土的界面結合比全級配混凝土好,可使二級配混凝土抗滲性能比四級配混凝土優,由于水的密度低于水泥漿體,在混凝土振搗施工時,水會在浮力作用下向上運動,水在上浮過程中遇到粗骨料時,會在骨料下方形成水隙而影響界面粘結性能,骨料粒徑越大,界面的粘結性能越低。
1.4 含氣量
研究表明,引氣劑的摻入,能夠在混凝土中引入適量的細小、均勻且獨立而不相通的氣泡,有效隔斷了混凝土中的毛細孔通道,防止水分滲透,從而增強混凝土的抗滲性能。氣泡的形態和大小對混凝土抗滲性能有較大影響。
2、對混凝土抗滲性能的改善措施
2.1 抗滲性水泥的選擇
第一,配制普通抗滲混凝土的水泥,要求抗水性好 ,泌水性小水化熱低并且具有一定的抗侵蝕性;第二,普通硅酸鹽水泥早期強度低水化熱低,抗滲性好,抗侵蝕抗腐蝕能力好,泌水性,干縮性較小,一般抗滲防水混凝土多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火山灰硅酸鹽水泥;第三,在環境無浸蝕性介質和凍融作用時,應采用火山灰質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當環境受凍融影響時必須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而不宜采用火山灰硅酸鹽水泥。
2.2 細骨料的選擇
第一,為了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滲性,一般采用較高的砂率,這樣既能填充粗骨料周圍的空隙并將其包裹,而且還能形成一定厚度的砂漿層抗滲防水混凝土采用細骨料;第二,要求天然砂顆粒均勻、質地堅硬的河砂,含泥量<2% ,砂的粒徑0.4mm -1mm 的中粗粒徑較好,0.2mm -1.25mm 粒徑含量達95% 以上,有微量的細粉對抗滲混凝土質量不造成影響;第三,在一般水泥用量情況下,若粗骨料為卵石,混凝土的砂率可選用 35%左右;若粗骨料為碎石,則混凝土的砂率可選擇更大些,一般為35%-45%。
2.3 后期養護
在混凝土早期水化階段,如果養護不及時,水分迅速蒸發,可由外向內引發混凝土內部的水分遷移,這種遷移作用和持續的遷移過程,勢必在硬化混凝土中形成了大量100nm以上的連通孔甚至出現微裂縫,必然會降低混凝土的抗滲性能;而對于標準養護或及時水養護的混凝土,由于水泥可以持續得到水化所需要的水,水化物不斷消耗孔隙中的水而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密實性,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滲透能力。
另有研究成果表明,按抗滲要求設計的混凝土,如果沒有及時充分的養護,抗滲等級僅達到P3;而按不抗滲設計的混凝土,如果加強早期養護,其抗滲等級可達到P14。可見,及時充分的濕養護,對混凝土抗滲性能的影響明顯。
結語
總之,對影響混凝土抗滲的一些因素進行了分析,由于減水劑等的廣泛應用,混凝土水灰比趨低,混凝土的抗滲性能往往是有保障的。混凝土的耐久性問題日益為人們所關注,而要研究耐久性能就不能不關注混凝土的抗滲性能。因此,有必要在這方面進一步深入進行研究,建立抗滲性能指標與耐久性指標之間的聯系,為科學評價混凝土的抗滲性能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及久性能試驗方法GB/T50082-2009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