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小輝
【摘要】文章闡述了水電站混凝土澆筑的重要性及特點,并對混凝土澆筑技術進行了探討,為了提高澆筑質量應從原材料質量、混凝土配合比及澆筑方法的選擇等角度出發,在論述的基礎上對混凝土澆筑技術與質量控制的發展方向加以展望。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質量要求
1、水電站混凝土澆筑技術
1.1 澆筑前
水電站混凝土澆筑屬于混凝土工程中關鍵性技術環節,必須引起施工人員的高度重視,否則便會出現建筑物裂縫等現象。進行澆筑施工前必須按操作規程檢查支架、澆灌鋼筋、預埋件與模板,并做好檢查記錄,確保所檢查項目符合要求后開始澆灌。清理干凈模板內所存在的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并填塞模板縫隙,并在模板內層涂抹脫模劑,確保混凝土均勻性與塌落度均符合要求。
1.2 澆筑時
澆灌作業時確保澆灌方法的準確應用以及下落高度的合理性。結合施工條件與施工要求恰當選擇澆灌方法,如若采用分層分塊澆灌,必須保證鋼筋密度與結構達到要求,并依據測量結果確定準確的層高。將混凝土往模板內傾倒時,確保傾倒高度在2m以內,否則混凝土會發生離析,若無法保證傾倒高度,則可以利用串筒或其他設備減緩混凝土傾倒速度,同樣可以避免離析的發生。混凝土的澆筑必須按照既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進行,上層混凝土的澆筑必須待下層初凝或能進行重塑時方可進行[1]。混凝土斜面澆筑時必須從低層開始逐層進行。層高定后隨即可以開始振搗環節的操作,不同的振搗方法下對應著不同的振搗器,振搗器選擇與應用中必須合理控制每層的澆筑厚度(澆筑層厚度參考值詳見表1)。
對于任何一處振動部位,直至混凝土密實并停止下沉且不再冒出氣泡方可停止振搗,混凝土澆筑應無間斷進行,對于不可避免的間斷必須確保間斷時間不超過之前混凝土澆筑層的初凝時間,若必須超過,則應預留施工縫。
1.3 澆筑完成后
澆筑完成后的混凝土表面出現泌水,必須及時采取排水措施且不能擾動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并對混凝土裸露部分加以修整和抹平,定漿結束后進行二次抹平并壓光,而后加蓋防護,并經常保持覆蓋模板的濕潤。
2、質量控制措施
2.1 原材料質量
混凝土澆筑所涉及的原材料有水泥、煤灰、砂石和外加劑等,每種材料的質量、性能與配合比都直接影響著混凝土質量。在原材料質量控制方面必須確保以下幾點:嚴格檢查并確保入場原材料的質量,包括水泥的生產廠家、日期、產地、性能參數、級別,砂石粒徑、外加劑性能等,質量合格后還應現場取樣并送至相關機構進行試驗,試驗合格后方能澆筑,并嚴格按照施工設計進行原材料配比,從源頭杜絕不合格材料進入攪拌機而降低混凝土質量。
2.2 混凝土配合比
不同配合比直接影響混凝土強度和施工裂縫是否發生,為此必須根據施工環境和施工質量要求確定配合比,進行混凝土配比時,確保原料的科學使用才能保證混凝土強度、耐久度、塌落度及含氣量等符合施工設計。進行水電站閘室混凝土配比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閘室的建筑壓力和潮濕環境,加強水灰比控制,并對調配好的混凝土做二次振搗處理,防止裂縫出現。粗細骨料的配置比例也是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進行配比時嚴格確定粗細骨料的用量,通常情況下粗骨料粒徑保持在3.2cm范圍內。為增強混凝土強度并延長使用壽命,可以加入外加劑,混凝土耐久度和抗裂能力明顯增大。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減水防裂劑應用范圍最廣,其既可以減少混凝土配比過程中的用水量,確保正常的水灰比,又可以減少水泥用量,確保收縮率和混凝土強韌度。在進行1/2混凝土拌合時,還應注意粗細骨料、水泥、摻合料與外加劑的投放順序及拌合時間,定期進行材料性能的檢驗,并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拌合料的比例,確保摻和誤差在4%以內,外加劑必須拌合均勻,以避免出現局部添加外加劑過多而導致的質量后果。
2.3 澆筑方法的選擇
為了保證澆筑過程中新舊混凝土之間縫面的良好性,在初次澆筑前確保水泥砂漿的厚度在2~3cm之間,并保證水泥砂漿和混凝土標號的相同,且混凝土強度與砂漿面積必須相同,澆筑厚度均勻,避免過薄和過厚。混凝土澆筑的方法主要包括駁岸加固雙管法、小直徑鋼管法及預應力輸管法等,就操作層面而言澆筑時應采用臺階法和平鋪法,嚴禁使用滾澆法并依分層和厚度的次序順次進行,始終保證澆筑層的平整。墻體澆筑的厚度通常在30~50cm之間,澆筑過程均勻上升。在振搗前先進行平倉處理,切忌只振搗不平倉的操作,防止過振、欠振和漏振現象,振搗結束后緩慢均勻拔出振搗器。振搗半徑應為有效半徑的兩倍,且振搗器插入深度在5cm左右,如過深則會出現過振。
3、結論
綜上所述,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是確保水電站質量的關鍵性環節,為此必須對其中的模板、鋼筋、材料質量、配合比等工藝環節加強管控,切忌用經驗主義代替技術標準,應普及推廣混凝土澆筑建筑技術的規范性使用,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積極引入小直徑鋼管法、駁岸加固雙管法和預應力輸管法等方法的應用,以提高混凝土澆筑質量和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祁安嶺.水電站混凝土澆筑技術與質量監控[J].河南科技.2013(11):35.
[2]關莉莉,萬曉丹,常溫花.導流洞襯砌混凝土低溫季節澆筑溫控方案優選[J/OL].人民黃河,2017,(08):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