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德正 王濤
【摘要】我國農業灌區信息化建設仍處于水平比較低的階段,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灌區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需要更新觀念、求實創新、加大投入、逐漸完善,以灌區的信息化建設促進灌區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灌區;信息化建設;問題;對策
1、灌區信息化的定義
1.1灌區信息化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
無論是工程建設還是生產管理,決策者要充分利用信息資源,通過整理、分析和量化各種指標作為決策依據,避免“經驗論”和“拍腦袋”的決策。
1.2灌區信息化是一種高效的管理手段
通過將歷史信息和動態實時信息作為生產調度和績效考核的標準,結合機構改革實現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使管理目標更加具體明確,部門之間協調得力,最大程度完善管理體制和提高管理水平。
1.3灌區信息化是一個全面的管理系統
這個系統由硬件和軟件構成,硬件是基于計算機、自動控制、信息網絡技術的信息采集、目標控制和信息傳輸為一體的集成化信息系統;軟件則是能使硬件發揮最大效用的,將信息整理、計算、分析,以實現輔助決策、科學調度的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總稱。
2、我國灌區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建設資金短缺。灌區的服務對象是受政府保護的弱勢產業———農業,而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用水效益難以提高,一般的私人資金又因為無利潤回報不會投向灌區。進行灌區信息化建設,涉及灌區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資金短缺必將成為灌區進行信息化建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 。
2.2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
目前,行業內存在許多信息系統開發的標準規范,但并沒有針對灌區信息化建設的統一指南和標準,專用網絡沒有統一規劃,也沒有規定水利信息軟件的統一結構,導致了各灌區信息化建設軟件開發的重疊,甚至重疊的水平較低。不僅造成了灌區系統資源的浪費,同時嚴重阻礙了各灌區信息資源的共享,嚴重制約了水利信息應用水平的提高。
2.3信息采集、傳輸水平較低
2.3.1信息采集點少
由于資金、設備不足等限制,多數灌區中布置的信息采集點較少,不能準確、及時、有效的采集水資源的各項特征值、灌區土壤墑情以及灌區灌溉、管理、水資源調度所需要的其他信息。使得多數灌區無法制定動態的灌溉計劃,水資源調度也憑經驗進行,根本無法適應作物生長結構及水情變化,必然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2.3.2信息采集手段落后
大部分灌區觀測站點的信息采集設施陳舊落后,信息采集主要靠人工,而且人工觀測的準確度和實效性較低,不能滿足指導灌溉的需要。
2.3.3 缺乏多元化的傳輸方式
目前,部分灌區的信息化建設已見成效,信息的傳輸手段也趨于多元化。但多數灌區的信息傳輸手段較為單一,監測的水情、土壤墑情、作物長勢等信息只能通過傳輸模擬信號的電話線作為媒介進行傳輸,缺乏時效性。
2.4重硬件,輕軟件
軟件開發和推廣應用環節薄弱。重硬件建設,輕軟件開發,已經開發的軟件又不能很快得到推廣應用,這些都嚴重制約了灌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缺乏軟件的應用,不但使得硬件,不能充分發揮效力,系統的操作維護困難,而且資料的整理分析等后續工作還需要手工操作, 沒有真正減輕工作量。
2.5各灌區信息化系統之間接口困難
灌區系統之間的接口包括各子系統之間的接口和灌區系統與中央、流域、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市和縣級等5個層次之間的接口。
目前大多灌區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網絡系統,由于各個灌區的發展程度存在差異,各水利職能部門業務重點不同,各層次、各區域工程建設的規模、重點和實施時間、具體建設技術方案不同,各灌區局域網絡系統之間的接口困難,同時也影響了信息的共享。
2.6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
部分灌區缺乏從事灌區信息化建設的專門技術人才,現有的管理人員技術水平較低,缺乏專業的管理維護,容易造成系統的落后,使建成的灌區信息系統無法充分發揮作用。直接影響了信息化的效益,容易造成使用者對信息化的不信任。
3、灌區信息化建設管理問題的對策
3.1建立完善的水利信息基礎數據信息系統
建立完善的水利信息基礎數據信息系統就是要實現“數據采集自動化、資源管理規范化、信息發布網絡化、決策支持科學化”的目標。
要打好信息系統的技術就要實現數據采集自動化,就要通過數據采集設備,對灌區的降水情況、有無災害、工程概況、資源調度現狀等對水情、雨情、災情、工情、資源調度等一系列數據資料進行收集,并將這些數據合理的整理,收錄到灌區的電子數據庫中;資源管理規范化就是要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從而方便數據的提取使用;信息發布網絡化就是將一些非機密性數據進行共享,為有需要的單位提供方便快捷的網絡查詢閱覽途徑;決策支持科學化建立完善的水利信息基礎數據信息系統的最高要求,就是通過信息系統的建立,可以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為科學的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依據。
3.2完善灌區信息化系統整體性和應用水平
加強應用系統投入使用。目前電子政務及辦公自動化、水費計收、水量調度、工程管理、財務管理等主體軟件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應當相互聯系,并能夠實現統一調度管理。
3.3加強人才培養和利用
人才是信息系統管理的關鍵,有先進的設備沒有專業的人才也無法發揮作用。灌區單位應當引進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能好的信息技術人才,必要的情況下,應當給員工深造的機會,不斷提高其專業技能。灌區單位還應當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聯系與合作,利用學校和科研機構的力量,提高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與利用。
4、結語
灌區信息化是灌區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標志,是灌區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研究了我國灌區信息化建設的背景,分析了國內建設現狀,指出我國灌區信息化建設面臨著資金短缺、標準各異、接口困難、安全性差等一系列突出問題,并針對我國灌區實際,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1]楊平富,丁俊.漳河灌區信息化建設管理現狀與對策[J].人民長江,
2012(08).
[2]李春明.文峪河灌區信息化方案初探[J].山西水利,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