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450052)劉景
啟發式教學是指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任務,以及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思維為核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行調動,從而使學生能夠生動活潑的進行學習的教學指導思想[1]。本次研究就選取我校2016級專科護生兩個班共計98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啟發式教學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開展的時間段為2013年9月~2016年6月,選取我校2016級專科護生兩個班共計98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一班46名學生,采用常規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將其設定為對照組,全部為女生,年齡18~23歲,平均(20.3±1.2)歲;二班52名學生,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教學,將其設定為觀察組,全部為女生,年齡18~23歲,平均(20.8±1.4)歲。兩班學生在性別,年齡,基礎知識水平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教學方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中心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按照預習,講解,示范,訓練的流程來進行。觀察組采取啟發式教學方式教學,教學實施的途徑為:①對學生的課前預習加強指導,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培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高效的閱讀方法教授給學生,高效的閱讀方法不僅要求閱讀的速度快,同時要求能夠對閱讀材料中的信息進行提取和獲得。閱讀方法的教授工作可通過講座的形式開展,也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開展。其次是要對學生自身的自學能力進行培養,初始階段,一課時即為一個單元,當學生能夠對一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獨立預習并取得良好的預習效果后,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以一整節內容為一單元,最后發展到以一整章內容為一單元開展預習,通過逐漸加大預習量,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預習能力和自我解決問題能力。②在教學過程中將思維訓練內容進行加強,從而促使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的方式包括以下幾種:a.問題啟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自身的疑問,然后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對問題進行解決。當學生將問題提出后,教師應指導全班同學對該問題開展討論,并說出自身的理解和問題答案,如學生的回答與正確答案較為接近,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如學生的回答與正確答案具有較大偏差,教師應通過啟發點撥,或是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漸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為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教材內容,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發揮其主導作用,如學生未能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問題提出疑問,教師應對其進行補充性提問,同時在抽取學生發表自身意見時,應參考學生的學習水平,避免對學生的學習信心造成打擊。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巧問善誘,巧妙的使學生變為學習的主體。b.比喻啟發: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多多利用比喻啟發,從而促使學生學會觸類旁通,比如在對婦科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進行講解時,教師可將惡性腫瘤的治療比喻成一場戰斗,在對惡性腫瘤這個敵人進行消滅時,應采用多種組合方案,即采取多種“兵種”進行聯合作戰,從而將戰斗力有效提高。在給藥途徑上,可采取腹腔注射,結合靜脈注射,類似“海陸”聯合作戰。c.結構啟發: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教師要對整個學科的知識體系結構進行良好的把握,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對關鍵問題進行思考和解決,要將整個學科的知識進行串聯,使其形成“知識網”,與此同時,還要將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有效聯系和結合,比如《解剖學》,《生理學》,以及《病理學》,從而使學習的知識更有條理性,掌握更為牢固。d.病例啟發: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將病例合理運用到教學中,從而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際工作能力進行培養,比如在對宮縮乏力采用催產素進行靜脈滴注,致使患者的子宮先兆破裂進行解決時,可指導學生先對其開展分析,將引發原因以及診治方案提出,教師可指導學生對問題答案的合理性和準確性開展討論,并通過引導,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正確解決方案。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的理論成績和技能成績。理論成績的考核在課程學習結束后開展,兩組均采用統一試卷進行考試,并組織專業老師進行閱卷評分。技能操作考試由3位專業課老師組成的考評小組進行實施,學生的最終得分為3位老師的平均分。同時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調查觀察組對行為導向教學法的評價,共發放52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2份,有效問卷率100.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s來表示計量數據,進行t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2]。
2.1 兩組學習成績比較 教學結束后,觀察組的理論成績,以及技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1所示。
2.2 觀察組對啟發式教學的評價結果 超過80.00%的學生認為行為啟發式教學可有效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附表2所示。
附表1 兩組考核成績比較(±s,分)

附表1 兩組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 人數 理論成績 技能成績對照組 46 83.35±5.68 71.56±9.98觀察組 52 87.84±4.37 77.84±5.34 t 4.413 3.946 P 0.001 0.001

附表2 觀察組對行為導向教學法的評價結果
通過本次研究顯示,教學結束后,觀察組的理論成績,以及技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采取啟發式教學,可有效提高學習對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有88.46%的學生認為啟發式教學能有效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分析其原由,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為學生的內在動力,啟發式教學通過問題的引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不再被動接受學習,從而使其學習熱情得以激發,有效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開展預習,自主對資料進行查找,且學習后進行積極的自我思考,有效地增強了其自主解決問題能力[4]。同時啟發式教學還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基礎知識要扎實,技術能力要精湛,同時還要對文獻資料進行積極查找,將具有綜合性、代表性的問題提出,還需要對課堂的主題、節奏等進行把握,因此有利于教師素質的有效提高[5]。
綜上所述,啟發式教學可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激發,使其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增強,促使師生關系更為融洽,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