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苗
摘 要:攝影攝像課程是藝術類學生的專業課程之一,也是藝術類高校學生的主修課程之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攝影攝像技術的不斷進步,攝影攝像數字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
關鍵詞:攝影攝像;創新;數字化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0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03
21世紀是高度信息化的時代,數碼產品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給人們生產和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使人們的欣賞水平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對藝術領域來說,數字化產品和互聯網不僅改變了藝術創作的方式,同時還使得創新方法更加豐富、創作角度更加靈活、創作思想更加前衛,它為藝術打開了一扇窗,讓更多的人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美,或讓人們捕捉到任何美的瞬間。它也為藝術插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它豐富了藝術生活、構建了藝術教育教學體系,讓攝影攝像技術變得更加具有操作性、實用性,教學評價更加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同時也促進了教育事業和藝術事業的發展。
一、 攝影攝像課程教學數字化的現狀
(一) 當前攝影攝像課程教學數字化正處于發展階段
近年來,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互聯網資源和數字化技術也已經開始沖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人們的審美和價值觀,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的沖擊,對教育系統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攝影攝像課程教育,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給教學資源整合帶來了一些挑戰,而如何應對這場挑戰,需要廣大教師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摸索。在數字化與攝影攝像課程教學資源整合過程中,由于當前攝影攝像課程教學數字化正處于發展階段,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挑戰和難題,尤其是如何優化數字化教學方法方面,以及在應對新技術、新設備帶來的新挑戰方面,都需要不斷進行深入探索。
(二) 部分教師對攝影攝像課程數字化教學還不適應
對藝術類的教育教學來說,攝影攝像課程數字化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總體趨勢。但是因為地域差異、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以及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差異,攝影攝像課程數字化發展也呈現出地域性差異等特征。在數字化發展的總體趨勢影響下,有的教師對挑戰準備不充分,對教育教學方法創新能力不足、對數字化應對能力弱,使得在面對數字化的發展方面,陷入被動。有的教師在教育教學方法上,容易受到經驗主義和傳統教育教學方法的影響,對數字化存在主觀上的偏差,尤其是在攝影攝像課程數字化教學反饋方面,部分教師無法正確使用數字化評價系統,使得數字化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三) 攝影攝像教育教學與數字化技術的資源整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當前攝影攝像教育教學與數字化技術的資源整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是因為攝影攝像教育教學數字化技術教育體系構建起步晚,互聯網興起和數字化技術發展迅速,但和教育資源整合是一個長期磨合探索的過程,尤其是對攝影攝像藝術類專業來說,互聯網資源與攝影、攝像專業知識的契合需要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二是教師對數字化應用熟練程度也影響著攝影攝像教學與數字化技術的資源整合速度。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體,也是教育資源整合最重要的參與者。由于教師對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熟練程度不同,對數字化與本專業的教育資源整合速度也不同,因此在資源整合周期上也有所差異。三是攝影攝影數字化課程教學資源總體缺乏,尤其是對一些教學資源不充足的地方院校來說,由于攝影攝像數字化課程教學資源需要耗費比較大的成本,使得部分學校無法承擔教育投資風險,這也使得資源整合需要一個長期的時間來調整。此外,數字化優質資源匱乏,數字化資源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在優質資源方面還比較匱乏。尤其是對專業性和科技產品依賴較強的攝影攝像技術專業,優質資源更是需要不斷篩選和整合。由于數字化發展時間較短,目前篩選出來的優質資源遠遠滿足不了當前的教育需求,而且這種狀態仍然需要長時間才能改善。
二、 攝影攝像課程教學數字化的實踐應用
攝影攝像課程教學數字化對于攝影攝像技術專業教學實踐有多方面的指導意義,對于教學實踐開展也非常有利。
(一) 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化設備進行授課
數字化設備大都以多媒體設備為主,教師通過將課程資源如課件、攝影攝像技術理論知識等轉化為數字化的PPT、圖片或影音等,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教育教學方法以文字、語言符號為主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講述不能勾勒出具象而造成學生無法感知的不足,多媒體數字化技術則可以從聲音、視覺等感官全方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數字化技術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使他們更加樂于學、喜歡學,將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二) 攝影攝像數字化教學有利于實踐的展開
攝影攝像數字化教學有利于實踐的展開。攝影攝像專業相對于其他專業來說,實踐大都與現場拍攝或后期制作有關。過去教學實踐條件有限,大都以模擬相機教學為主,拍攝也都是感光膠片,一是不容易操作;二是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會使得條件差的學生無法真正接觸到實踐項目;三是感光膠片容易曝光,造成資源的浪費。此外,傳統的攝影攝像后期制作大都在暗房中,空間有限,設備也有限,影響了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數碼相機和數碼攝像機逐漸成為攝影攝像教學最重要的教學工具,而傳統的沖洗工具和暗房也被數字化技術以及先進的Photoshop計算機軟件替代,可操作性更強,同時也避免了底片膠片的浪費。
(三) 攝影攝像數字化教學有利于實踐結果的反饋和存檔
數字技術的智能化發展為信息收集和信息儲存帶來了新的變革。尤其是對攝影攝像專業來說,由于攝影攝像技術教學測試大都以作品來評定,傳統評價方式不僅耗時,同時也不利于學生作品的保存。尤其是一些學生攝影攝像作品容易受到環境和空間的影響,傳統評價方法耗時耗力,反饋效果也因人的差異性而大打折扣。攝影攝像數字化教學也彌補了傳統評價方法的不足,教師通過將試題數字化處理,學生可以親自上機搜題做題并完成考試,而考試結果也能在較短時間反饋出來。此外,計算機的存儲功能也有助于信息的收集和儲存,教師可以通過考試結果的反饋利用數字化的軟件工具進行分析,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找出問題和不足,從而對下一次教學實踐進行改進。
三、 攝影攝像課程教學數字化的實踐改革方向
(一) 攝影攝像課程教學數字化的實踐改革對于創新能力有了新的要求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攝影攝像課程數字化教學解決了傳統教學方法中一些問題,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解放思想、大力創新,特別是在作品表現方面,除了滿足基本的攝影攝像要求外,還需要在技術方面和選材方面加以創新,以更新的方式方法詮釋專業帶來的美感。創新是改革的推動力,也是攝影攝像課程教學數字化資源整合的推動力。教師在日常教學時,也要創新教學思路、創新教育方式,以更加新穎的方式挖掘學生的專業潛力。
(二) 攝影攝像課程教學數字化的實踐改革向智能化發展
攝影攝像課程數字化實踐改革包括硬件方面和軟件方面。硬件方面包括各種攝像攝影設備,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設備設計也更加人性化,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挑戰。軟件方面包括各種攝影攝像后期處理軟件,這些軟件隨著技術發展更新周期越來越短,也越來越智能化。智能化發展是教育教學的發展趨勢,對教師來說,需要不斷利用自我學習和各種培訓來提升自己,同時需要教師主動出擊,接觸當前常見的數字化攝影攝像技術,并結合教學實際將其納入到自己的教學體系中。
四、結語
攝影攝像課程數字化對攝影攝像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讓教師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教師要辯證對待數字化技術對攝影攝像教學的影響,將挑戰轉化為機遇,將數字化教學作為自己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進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在攝影攝像教學中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 任文軒.高校非專業影視攝像與后期制作教學探討[J].新西部,2010(5).
[2] 周云飛.數字時代廣告攝影教學探討[J].藝術教育,2009(11).
[ 責任編輯 林 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