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硯淼+宋文芳
管理科學是研究管理活動規律與做好管理工作的知識體系。現代管理科學起源于20世紀初的美國,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與進步,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國家的管理,行政的管理,軍事的管理,工程的管理,科技的管理,教育的管理,衛生的管理……作為一門系統科學,“管理”的實用性無處不在。由是,發達國家向來非常重視管理人才的培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階段的管理學教育。然而,直到改革開放前,我國的大學、研究機構沒有設立管理學專業,也無法為社會輸送專業的管理人才。
1981年4月,后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板殼結構理論與應用研究開拓者之一劉人懷結束了作為聯邦德國洪堡基金會學者的研究回國。在德國的學習,讓這位曾系統性、創造性地研究了六類板殼,研究成果對航天航空、精密儀表、石油化工、船舶和建筑等工程設計都有重大意義的中國學者將自己的視線投射到管理科學這個對他和他的祖國而言皆屬全新的領域。
劉人懷說:“回國后我在思考一個問題,之所以從前中國在很多領域里落后于發達國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管理——沒有現代化的管理科學。我們中國人聰明能干,但如果不做好管理,力量就發揮不出來,只有管理好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培養管理人才至關重要。”
此后30多年,走著這條建設中國的管理科學的路,劉人懷的初心全在這句話里:身為中國學者,為祖國的發展搞科研、做實踐。
本著這個初心,從80年代開始,劉人懷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開拓著中國的管理科學學科建設,從事管理科學的教學、研究、實踐工作。他曾擔任上海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科技委管理科學部主任等與管理科學相關的職務;曾參與上海浦東新區的開發建設,并為其長遠發展做整體規劃;曾在安徽省擔任省長顧問,為旅游產業發展提出建議……這些經歷,不僅讓劉人懷意識到管理的重要性,更堅定了他深入研究管理科學的決心。多年來,劉人懷院士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究,提出建立現代管理科學中國學派,主張洋為中用、古為今用、近為今用、綜合集成,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
除了教授學生、設立學科,劉人懷還積極推動管理科學的實踐應用,組織舉辦了三屆中國管理科學論壇。
2012年12月12日,以“面向實際的中國管理科學”為主題的首屆中國管理科學論壇在澳門舉行。論壇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學部、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咨詢活動中心主辦,中國(澳門)綜合發展研究中心、澳門商報社、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暨南大學戰略管理研究中心、《科技創新與品牌》雜志社協辦,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原副主任,暨南大學原校長,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學部主任,廣州院士活動中心主任,中國(澳門)綜合發展研究中心執行會長劉人懷任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原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學部原主任、同濟大學校長郭重慶,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香港大學教授、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陳清泉,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原副校長汪應洛,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北京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京文在論壇上分別作了主題報告,來自“兩岸四地”的近百位管理學專家齊聚澳門,為共同構建與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相適應的現代管理中國學派奠定根基、凝聚力量。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取得了突出成就,并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與嚴峻的挑戰,迫切需要中國的管理學家去發現規律,解釋現象并指導實踐。劉人懷在論壇上指出:“未來十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的現代管理學,已成為‘兩岸四地管理學專家們的基本共識和共同使命。”
首屆中國管理科學論壇旨在研討中國管理科學研究發展的現狀與前瞻,由三個主要議題組成:一是中國管理的“國際化+本土化”研究。其中心點為“三用”,即古為今用——如何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洋為中用——如何學習西方管理研究成果,近為今用——如何采集中國近現代管理經驗與教訓;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若干管理科學問題,分為中國特色的公共管理問題、基于中國實踐的企業管理理論、中國高等教育的管理研究三個環節;三是管理科學中國學派研究,由管理哲學與管理倫理研究、中國模式與中國學派的理論研究、中國模式與中國學派的案例研究構成。
論壇學術委員會委員、時任暨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孫東川教授說,我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實踐形態上出現了世界大國崛起中的“中國模式”,就一定會有現代管理科學理論形態上的“中國學派”。孫東川把構建中的中國特色現代管理科學“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近為今用、綜合集成”形象地比喻為“三室一廳”。
出席首屆中國管理科學論壇的專家們一致表示,他們已經在學術上就創建現代管理學中國學派達成共識,將率領各自的團隊,立即著手專項研究,不僅要讓現代管理學中國學派在高等教育和各類人才培養中唱主角,更要讓中國的現代管理科學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
2014年11月1日,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學部、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咨詢活動中心共同主辦,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承辦,第二屆中國管理科學論壇在西南交通大學舉辦。劉人懷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善林教授、暨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孫東川教授、西南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桂富強、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賈建民教授、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黃登仕教授及國內從事管理研究的專家學者出席論壇。
劉人懷院士在論壇上發言道,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鄧小平的這一思想既適用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也適用于創建中國的管理科學。我們一定要結合中國的實際,來創建中國現代的管理科學。endprint
第二屆中國管理科學論壇由大會報告與分組討論兩部分組成。楊善林作了題為《互聯網與大數據環境下的產業經濟發展》的報告。報告首先簡析了互聯網和大數據,指出物聯網技術和云計算技術都是互聯網技術的新發展。他深入剖析了大數據與互聯網的關系,并從全球各大公司對于大數據的定義入手,強調了大數據的重要性及其對當代社會發展進步的巨大作用。
大會第二項報告是關于管理學中國學派的研究,主講人孫東川以中國哲學的角度對管理學進行剖析,分管理哲學和話語體系與研究綜述兩部分進行報告。孫東川從對于管理科學的共識和約定入手,詳細講述了管理科學的起源與發展、管理哲學的地位和作用,并細致地解釋闡述其各個分支,論述了管理哲學中國學派的若干種表達方式。在現代管理科學中國學派研究綜述中,孫東川通過對管理與管理科學的定義的具體解釋,明確了我國學者在未來管理科學研究道路上的方向與責任。
論壇討論環節分為三組,分別是:企業戰略與組織行為、企業創新與績效管理、教育改革與社會變革。與會學者在分組討論中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并進行了精彩討論。
2016年5月7日,由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學部、《科技創新與品牌》雜志社主辦,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創新與發展研究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承辦,第三屆中國管理科學論壇在杭州舉辦。論壇以主題報告、論文介紹、專題討論等形式展開,國內外管理學領域著名教授、學者集聚一堂,與時俱進,圍繞主題“‘互聯網+生態下的中國管理科學”展開了廣泛熱烈的學術溝通和交流。論壇開幕式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王核成主持,300多位專家學者聽取了主題報告。報告聚焦戰略與創新、互聯網與產業發展、工程管理,就當今管理學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專家從新情境下的物聯網應用、社會化風險、供應鏈風險規避等角度出發,研究物聯網應用、供應鏈集成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為中國本土企業的成長與發展獻計獻策。
本屆大會主席劉人懷院士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管理科學論壇是中國管理學領域高層次、高規格的綜合性學術會議,旨在探討中國管理的科學問題與發展規律。國家通過“供給側改革”去落后產能,通過“一帶一路”讓先進產能走出去,通過“互聯網+”開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路,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通過“中國制造2025”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這全方位的布局意在從根本上調節中國產業結構,促進中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其中“互聯網+”給中國的工商業帶來了重大變革,企業生存環境變化巨大。誰能在這一波大潮中抓住新的發展機遇、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誰又能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引領行業發展,邁向產業鏈的高端?企業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刻,而為何變、怎么變,是我們管理科學要研究的問題。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一硬一軟,硬的是技術、產品、質量,軟的是文化、創新、制度、品牌。軟的東西如何去衡量、控制、提升,這就是管理科學的問題。管理科學經歷了古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現代管理科學三個里程碑,已經成為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并列的第三類科學。現代管理理論百花爭艷、百家爭鳴,人們用“管理理論叢林”來形容現代管理學說群峰并峙的狀況,它包括人際關系學說、行為科學學派、管理科學學派、決策理論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等。國家對我們管理科學研究非常重視,中國的管理科學要提高水平,走向世界,既要適應全球化,又要實現本土化。在管理科學界中要提倡實干、鼓勵創新、加強合作、促進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云教授代表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學部致辭,并與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馬慶國分別作了精彩的主題報告。
開幕式后,與會學者就“互聯網+”生態下的中國企業創新與發展、中國本土企業的成長和新情景下的中國管理問題等議題展開研討,取得了豐碩的討論成果。
第三屆中國管理科學論壇的召開,不僅為從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的學者提供了學術成果交流和展示的平臺,也推動了中國管理科學的繼續發展。
2017年3月,為進一步促進國際學術界對中國管理科學的了解,推動中國管理理論和實踐的全球化進程,劉人懷院士與專門出版管理學、圖書館學、工程學等專業領域期刊的英國Emerald出版集團合作,出版國際級別刊物《中國管理研究》。引進后的《中國管理研究》作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官方雜志,屬國家A類期刊,每年出版4期,含紙質版、電子版,以全英文形式在全世界發行。
劉人懷說:“作為我個人,出版《中國管理研究》就是想為中國的管理學者服務,為他們搭建一個連通世界的管理科學論文發布平臺,讓中國的管理者與世界接軌,同時也讓世界知道,中國有自己的管理科學,有自己的管理實踐。”
就這樣,在以劉人懷院士為代表的諸多學者的努力下,中國管理科學已成為公認的重要學術研究領域。旨在探討中國管理的科學問題與發展規律的中國管理科學論壇也成為中國管理學領域高層次、高規格的綜合性學術會議。據悉,第四屆中國管理科學論壇將于2017年10月舉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