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云+李冉+甘為
[摘要] 目的 探索吡格列酮和二甲雙胍聯合諾和靈30R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間該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將其抽簽化分組,兩組各有5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用二甲雙胍+諾和靈30R治療和吡格列酮+二甲雙胍+諾和靈30R治療。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CHOL(6.05±0.39)mmol/L、LDL-C(10.05±2.46)mmol/L、hs-CRP(2.51±0.98)mg/mL、BMI(26.05±1.44)kg/m2、2 hPG(8.14±1.36)mmol/L、FBG(6.42±0.69)mmol/L、HbA1c(6.05±1.05)%、低血糖發生率(2.00%)、血糖達標時間(7.05±2.96)d、胰島素用量(38.48±3.52)U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吡格列酮+二甲雙胍+諾和靈30R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顯著。
[關鍵詞] 吡格列酮;二甲雙胍;諾和靈30R;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6(a)-0077-02
糖尿病發生因素與環境、飲食、生活習慣有關,而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2型糖尿病發病率逐漸上升。雖然其屬于慢性疾病,但若不及時干預,可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其中較為常見的包括截肢、卒中、失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在面對糖尿病患者時,需加強藥物治療,從而控制血糖變化,早期常使用二甲雙胍片治療,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血糖值,但整體療效不佳,且作用時間長,為了提高療效,部分學者嘗試可運用聯合用藥治療,通過多項臨床實驗報道,在二甲雙胍片基礎上聯合使用諾和靈30R和吡格列酮,可發揮較為顯著的療效[2]。2015年4月—2017年4月該文旨在探索吡格列酮和二甲雙胍聯合諾和靈30R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意義,具體可見下文描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為2型糖尿病患者,共有100例,對其隨機化分組,分別為觀察組(50例;吡格列酮+二甲雙胍+諾和靈30R)和對照組(50例;二甲雙胍+諾和靈30R)。入選標準:①患者均知情、同意該次實驗,且簽署書面同意書;②患者均存在2型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心力衰竭、感染、腫瘤等疾病患者;②排除內分泌系統紊亂患者;③排除肝腎功能異常患者;④排除該次實驗藥物過敏者。觀察組平均病程(5.16±2.58)年,平均年齡為(68.19±6.58)歲,男性有26例,女性有24例;平均體質量(59.63±5.46)kg。對照組平均病程(5.94±2.39)年,平均年齡為(68.35±6.97)歲,男性有27例,女性有23例;平均體質量(59.98±5.52)kg。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常規治療,包括加強患者健康知識宣教、飲食、運動量干預,對于血壓過高和血脂過高患者,實施相應的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二甲雙胍+諾和靈30R治療,二甲雙胍(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40 534)治療方式:3次/d,0.25~0.5 g/次;諾和靈30R(又稱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治療方式:(國藥準字:H2013107)治療方式:在早晚餐前皮下注射0.3~0.5 U/kg,2次/d。觀察組采用吡格列酮+二甲雙胍+諾和靈30R治療,諾和靈30R+二甲雙胍治療方式如對照組,吡格列酮(國藥準字:H20040267)治療方式:1次/d,30 mg/次。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CHOL、LDL-C、hs-CRP、BMI、2 hPG、FBG、HbAIC、低血糖發生率、血糖達標時間、胰島素用量。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施聯合用藥后的患者,能夠縮短血糖達標時間,減少胰島素用量,降低低血糖發生率(P<0.05)。如表1所示。其中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為2.00%(例),對照組為22.00%(11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469 7,P<0.05)
觀察組經過治療后,BMI、2 hPG、FBG、HbA1c可得到大幅度的改善(P<0.05)。如表2所示。
觀察組患者CHOL、LDL-C、hs-CRP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3所示。
3 討論
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島素作用缺陷或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主要特征為慢性高血糖,若干預不及時,可導致機體多器官功能的損傷[3]。經研究調查發現,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一種降糖藥物治療,整體療效不佳,且治療時間較長,容易導致患者失去依從性,從而影響整體療效,部分學者為了加快病情恢復速度,加大劑量治療,結果表明,可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且增加用藥風險性。隨著對糖尿病治療方式的深入探索,臨床學者發現聯合用藥,不僅可減少胰島素用藥劑量,還可加快病情恢復[4]。
吡格列酮屬于治療糖尿病患者的一線藥物,屬于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能夠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抑制肝葡萄糖輸出,減少外周組織和肝臟組織的胰島素抵抗,選擇性激活過氧化物酶小體生長因子活化受體,從而減少胰島素用藥[5]。二甲雙胍屬于雙胍類藥物,能夠改善T2DM患者胰島素抵抗現象,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應用,增加細胞表面胰島素受體數目,抑制腎、肝過度的糖原異生[6]。諾和靈30R胰島素屬于合成人預混胰島素注射液,是糖蛋白生物類藥物,其在用藥后可不產生胰島素抗體,且純度較高,與人體中胰島素結構因子大致相同,因此安全性較高,能夠減少脂毒性和高糖毒性,恢復胰島細胞功能,促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恢復血糖水平值[7]。而將吡格列酮和二甲雙胍聯合諾和靈30R治療,主要作用機制為:降低BMI,減少高血糖對胰島素β細胞刺激作用,降低餐后血糖和高血糖,抑制脂肪組織的分解,降低游離脂肪酸水平,從而達到較為明顯的降糖效果,同時還可發揮作用高、療效高、安全性高等優勢[8]。endprint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吡格列酮+二甲雙胍+諾和靈30R治療,能夠降低低血糖發生率,改善血糖水平。
[參考文獻]
[1] 田少雄,陳均忠.二甲雙胍不同聯合用藥方案治療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海峽藥學,2013,25(11):194-196.
[2] 孫克蘇.二甲雙胍單藥及不同聯合用藥方案治療2型糖尿病的比較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74(2):26.
[3] 楊璐,宋美情,張秋玲,等.吡格列酮、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4、脂聯素水平的影響比較[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4,36(3):309-312.
[4] Fernando,M.,Crowther,R.,Lazzarini,P,et al.Biomechanical cha racteristics of peripheral diabetic neuropath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findings from the gait cycle, muscle activity and dynamic barefoot plantar pressure[J].Clinical biomechanics,2013,28(8):831-845.
[5] 鄧晨昕,高凌,楊穎,等.吡格列酮和二甲雙胍治療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聯素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 20(9):660-662.
[6] 馬麗榮,李嘉佩,李娟,等.二甲雙胍及吡格列酮對具有糖尿病的代謝綜合征患者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影響[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15,23(2):65-72.
[7] 王東,陳軍建,袁國躍,等.諾和銳30與諾和靈30R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 32(16):3522-3523.
[8] 胡朝謙,于珮,李春君,等.西格列汀或吡格列酮+二甲雙胍對單用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山東醫藥,2014,58(21):61-63.
(收稿日期:2017-0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