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壽
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發展迅猛,現代化網絡資源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并對社會各領域的發展產生了明顯影響。在我國的各階段教學中,都不同程度地應用到了網絡資源。圍繞小學生思想品德現狀,分析如何利用網絡資源來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小學生思想品德教學的高效開展。
關鍵詞:網絡資源;小學生;思想品德;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16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98
教育是立國之本,黨的各屆會議都在推行教育改革,都在要求中小學教育要改變傳統模式,踐行素質教育,以增強學生德智體美勞能力,讓其人格全面、健康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生的品德教育還存在較多問題,還有待改善。網絡資源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可以用在小學生品德教育中,以便在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同時,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其思想品德素養。
一、小學生思想品德現狀分析
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的指引下,在小學教育中,學校、家長以及社會其他主體都將絕大部分投注力放在了小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在學校,教師會根據升學考試要求,多安排語文、數學以及英語等課程的課時,而給予品德、音樂、美術等課程較少的課時,以至于小學生在校園中并沒有學習到更多的、優良的品德行為習慣。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會給小學生報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學習班,學習的內容也大部分是數學、英語以及語文。家庭教育基本上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特長訓練上,忽視了對學生品德、行為的教育,使得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現狀不容樂觀。社會其他主體,在為人處世上,也很少考慮對小學生的影響,使得部分小學生的品德行為堪憂,比如說臟話、自私、獨大以及吸煙等不良嗜好。小學生在品德行為中所出現的這些問題,嚴重危害其身心的健康成長,社會各主體都必須要引起重視,加大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力度,在教學中和生活中做好榜樣,以便讓小學生的身心始終保持在健康狀態。
二、有效策略分析
在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應用網絡資源更具優勢特征,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年齡小,自控性較弱,注意力難以集中,而網絡資源能夠用自身的新穎性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有效解決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并且,在時代大背景的影響下,小學生對網絡的接觸較多,在思想品德培養中利用網絡資源,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利用網絡資源規范小學生行為
小學生對外在的一切都有巨大的好奇心,其對新鮮事物的關注度和喜愛度都比較高。在培養小學生良好品德時,學校中的各科教師可以先到班主任處去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以明確學生的不良行為表現。然后再立足學生行為實際情況,利用網絡資源,選用恰當的教材,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以此來增強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在進行思想品德教學時,授課教師要加大對學生的關注,及時發現小學生的不良行為,然后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制止,并通過談話的方式,或者是播放小學生日常行為準則視頻,讓學生明白此種行為是不對的,進而學習正確的行為。比如,在學校中,教師已經知道部分學生喜歡說臟話時,教師便可以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上機課程,讓學生自己查詢說臟話的壞處,以及帶來的不良影響。然后讓學生記錄下說臟話的危害,并在品德課上展開討論,進而將說臟話列入班級規章制度管理中。讓學生相互監督,以此改正學生說臟話的行為,以進一步規范小學生的行為。
(二)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可以將學校生活中的課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在課余休息時間,教師可以借助視頻網絡設備,利用視頻資源向小學生播放良好品德如何養成的知識,讓學生在放松狀態下,觀看視頻內容,學習良好行為。充分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向學生宣傳小學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讓其明白行為的對錯,明白哪些行為是倡導的,哪些行為是禁止的。讓小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反思自己的行為,習慣,看是否存在失格之處。然后以視頻中的良好習慣為模板,為指引,改變自己生活中、學習中的不良品德行為,進而提高小學生的品德素質。比如,教師可以在早上第二節課下課后,利用網絡資源,向學生播放“文明出行”的視頻,“如何向老師問好”的視頻以及“小學生良好行為規范”的視頻等。從正面向學生宣揚什么是良好的品德行為,進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規范自己的舉止。
(三)利用網絡資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品德
在小學生品德培養中,學校教育是主力軍,社會和家庭是輔助力量。在學校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具體而言,學校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向學生播放革命先烈為了爭取祖國的獨立解放,為萬千大眾創設和平的生活環境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壯舉。讓小學生切身感受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以此來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進而激發其感恩和珍惜情懷。其次,學校可以組織小學生開展“道德講堂”活動,讓學生自己利用網絡資源收集與道德行為相關的圖片、資料,然后將小學生道德行為要求張貼在教室中,并利用班會活動讓學生深化認知。再者,學校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源,在小學生良好品德培養中開展“讀名言、學表率”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家鄉的情懷。并讓其在實踐中深入踐行名言要求,自覺與道德表率行為靠齊,進而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
為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讓其身心處于健康成長狀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在課間休息時間、思想品德課堂上以及其他學科中,讓小學生對良好品德行為形成正確認知,進而模仿良好品德行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參考文獻:
[1] 宗苗.現代網絡傳播媒體影響小學生品德教育研究[J].現代交際,2016(10):122-123.
[2] 王定華.我國中小學生思想品德狀況再調查與再思考[J].教育科學研究,2016(1):18-24.
[3] 杜丹冰,叢榮華.網絡文化環境對中小學生心理品質影響的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12):150-153.
[ 責任編輯 谷會巧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