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勇+鄭佩蘭+陳晶
[摘要] 目的 探討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可行性研究。方法 將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方法分組,各38例。對照組采用前列地爾治療,聯合治療組采用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比較兩組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治療總有效率;血糖達標時間、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干預前后患者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前后IL-6 、hs-CRP、IL-1β水平。結果 聯合治療組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治療組血糖達標時間、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聯合治療組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干預前兩組IL-6、hs-CRP、IL-1β水平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聯合治療組IL-6 、hs-CRP、IL-1β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速血糖達標和腎功能恢復,降低機體炎癥水平,縮短療程,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在治療上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 前列地爾;依帕司他;糖尿病腎病蛋白尿;臨床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6(a)-0177-03
糖尿病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可對患者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性,在糖尿病發生后,若血糖未及時控制,病情可進一步進展并出現各種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腎病為糖尿病常見嚴重并發癥,是導致終末期腎衰主要原因之一,患者腎小球和腎小血管發生病變,可出現蛋白尿排泄和濾過異常,出現蛋白尿,倒是腎功能損傷,若治療不及時可進一步進展成為腎衰竭,從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對于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治療方法較多,通過有效治療,可一定程度延緩病情進展,甚至可扭轉患者不良結局,提高其生存質量。該研究將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方法分組,各38例,分析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可行性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方法分組,各38例。所有患者符合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均存在蛋白尿。所有患者知情同意該次研究,均在治療前明確治療方法并簽署同意書。該研究在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之下開展。
聯合治療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45~79歲,平均(63.13±2.77)歲。糖尿病發病時間8~30年,平均(17.67±0.21)年。糖尿病腎病發病時間1~3年,平均(1.57±0.22)年。對照組男24例,女14例,年齡46~79歲,平均(63.91±2.13)歲。糖尿病發病時間8~29年,平均(17.62±0.45)年。糖尿病腎病發病時間1~3年,平均(1.56±0.26)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常規給予優質低蛋白、低鹽低脂飲食指導,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為0.8~1.0 g/(kg·d)為合適,并輔以運動鍛煉和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控制血壓低于130/80 mmHg,所有患者給予肌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控制餐后2 h血糖低于11.1 mmol/L,而空腹血糖則低于7 mmol/L,糖化血紅蛋白低于8%。對照組采用前列地爾(國藥準字H20100179,名稱前列地爾注射液,為注射劑化學藥品,規格為2 mL:10 μg。)治療,每次將10 μg前列地爾混合10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次/d,治療4周。聯合治療組采用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依帕司他片,品牌: 唐林,包裝規格: 50 mg×10片,劑型/型號:片劑,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040012)治療。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依帕司他口服,每次口服50 mg,1次/d,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治療總有效率;血糖達標時間、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干預前后患者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前后IL-6、hs-CRP、IL-1β水平。
顯效:臨床各項癥狀消失,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均恢復正常;有效:癥狀改善,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改善,但未完全恢復正常;無效:癥狀、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均無改善。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治療效果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統計數據,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χ2檢驗,分別用(x±s),[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治療總有效率相比較
聯合治療組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干預前后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聯合治療組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endprint
2.3 兩組血糖達標時間、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相比較
聯合治療組血糖達標時間、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相比較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見表4。
2.5 干預前后IL-6 、hs-CRP、IL-1β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IL-6 、hs-CRP、IL-1β水平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聯合治療組IL-6 、hs-CRP、IL-1β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糖尿病是常見的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可對患者帶來身心健康危害,甚至可并發各種嚴重并發癥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糖尿病進展后可出現眼部損害、腎功能損害、糖尿病足等,是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糖尿病發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腎功能損害發生率逐年升高,其中以糖尿病腎病為常見。糖尿病腎病患者以蛋白尿濾過、排泄異常為主要表現,患者病情進展緩慢,最開始可表現為腎小球高濾過狀態,隨著病情進一步進展,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受損,導致其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出現基底膜增厚和細胞外基質積聚的現象,控制不及時可進一步出現間斷微量白蛋白尿,并轉為持續微量白蛋白尿,發生結節性腎小球硬化或彌漫性腎小球硬化。若患者出現大量蛋白尿,則一般情況下無法逆轉,可導致腎功能損害和衰竭[2]。
蛋白尿是導致腎功能惡化以及腎小球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的判斷和預后的評估可通過微量蛋白尿作為指標進行評價。前列地爾為前列腺素E1脂微球載體,其有高效性和靶向性,不容易被肺循環代謝,可在腎小球中高濃度聚集,發揮其相應的藥理作用。前列地爾的作用機制在于:對血小板聚集進行抑制,促使血管平滑肌細胞CAMP水平升高,有效擴張血管,預防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和腎功能,降低血黏度和血脂水平,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改善血液流變學性質[3;減少尿蛋白排出,保護腎功能。另外,前列地爾在脂微球的作用保護下,可避免傳統制劑對血管所產生的炎性刺激和血管刺激,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療的安全性。
但是單一采用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腎病效果欠佳,無法有效改善患者預后。在研究顯示,在糖尿病高血糖持續作用下,多元醇途徑增強,可增加細胞果糖、山梨醇等代謝產物,導致細胞內滲透壓升高并產生相應的損害。糖尿病腎病慢性并發癥出現和進展的重要原因在于非酶糖基化以及氧化應激,而這些反應和多元醇代謝活躍密切相關[4]。
依帕司他是一種醛糖還原酶抑制劑,其具有可逆性,可對多元醇代謝過程葡萄糖到山梨醇轉化的醛糖還原酶發揮選擇性抑制作用,降低多元醇代謝活躍性,有效改善尿病腎病患者預后,減輕腎功能損害和氧化應激,改善患者預后。
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可發揮協同增效作用,通過不同途徑作用,改善患者預后,相互發揮藥物的優勢,改善患者臨床癥狀[5]。
該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前列地爾治療,聯合治療組采用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藥物聯合應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療效,這可能和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協同發揮治療作用和改善患者腎功能相關,聯合用藥可克服單一用藥的局限性。
聯合治療組血糖達標時間、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聯合用藥可快速起效,縮短療程和住院時間,對于減輕患者住院費用負擔和經濟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干預前兩組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相近,而;干預后聯合治療組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尿素氮水平優于對照組,說明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可有效清除蛋白尿,改善患者腎功能。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說明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安全性較高,患者耐受性良好。干預前兩組IL-6 、hs-CRP、IL-1β水平相近,而干預后聯合治療組IL-6 、hs-CRP、IL-1β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可有效降低機體炎癥水平,減輕炎癥刺激。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速血糖達標和腎功能恢復,降低機體炎癥水平,縮短療程,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在治療上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作榮,鄭媛,金江麗,等.依帕司他、羅格列酮、前列地爾聯合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3,42(11):1281-1283.
[2] 陳曉麗,沙益鋒,邢建平,等.前列地爾聯合依帕司他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12,33(12):2185-2186.
[3] Bock F,Shahzad K,Wang H,et al.Activated protein C amelio rates diabetic nephropathy by epigenetically inhibiting the redox enzyme p66~(Shc)[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3,110(2):648-653.
[4] 唐海平.依帕司他聯合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腎病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0):1221-1222.
[5] Chacko BK,Reily C,Srivastava A,et al.Prevent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Ins2(+/)-(AkitaJ) mice by the mitochondria-targeted therapy MitoQ[J].The Biochemical Journal,2010,432(1):9-19.
(收稿日期:2017-0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