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怡



摘要:為揭示民營企業融資現狀與問題,文章以溫州立人集團為例,通過資產結構分析、財務指標分析、融資渠道分析、溫州市銀行貸款增量變化表、溫州地區民間借貸綜合利率指數圖等相關數據理論,研究溫州民企的融資現狀和問題。研究發現:良好的民營企業自身信用建設與合理的融資架構,可以有效得規避民企融資風險、解決民企融資問題。
關鍵詞:民營企業;資產結構;財務指標;融資渠道
一、引言
中國的民營企業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改革與發展后,已成為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近年來的金融危機,使我國原有的民企信用體系遭到嚴重的破壞,針對民營企業融資困境急需我們對癥下藥。
本文以溫州立人集團為例,研究民營企業融資風險的形成問題與解決對策,提出構建科學的民營企業自身融資結構;強化民營企業自身償債及盈利能力;為民企營造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
二、溫州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一)民間借貸環境
近年來,溫州民營企業融資壓力大。勞動力成本與生產資料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銀根緊縮、經濟遇冷等諸多問題導致了溫州市民營企業融資缺口加劇,加上不合理的投融資結構,都增加了溫州民營企業的融資負擔。
另外,受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溫州地區的銀行信貸一直處于保守狀態。如表1所示,溫州銀行的新貸款從2014年到2016年逐年下降,準備金率一路上漲。民間借貸空前膨脹,隨之帶來巨額孳息,使得部分企業連利息都無力支付,隨即引發資金斷裂,“溫州老板跑路”甚至已成日常新聞。溫州民企的融資信用體系正在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驗。
(二)溫州民間分類平臺融資成本分析
根據溫州指數WZPFI數據,如圖1,2017年2月以來,溫州地區民間借貸的主體利率指標走勢曲折。溫州地區民間借貸綜合利率指數總體在19%-20.5%之間,民間借貸綜合指數比全國民間借貸綜合利率指數高了2個百分點,可見溫州地區融資成本較全國偏高。其中農村互助會互助金費率最低,為15%以下;其他市場主體利率,即資本市場融資成本最高,為25%-27%之間。民間借貸服務中心波動最大、風險系數最高,其次的民間資本管理公司融資利率的振幅也要高于其他板塊,而小額貸款公司和社會直接融資7個月以來的利率波動相較穩定,分別為16-20%之間和17%-20%之間徘徊。
三、案例分析
(一)立人集團案件背景及事件分析
立人集團于2003年成立,全稱為溫州立人教育集團,注冊資本3.2億,法人代表董順生。其前身為,溫州立人教育集團。1998年,董順生首度創辦了泰順縣育才高級中學,并親任校長。在2003年,董順生聯合6名股東合股注資人民幣三億兩千萬元,成立溫州立人教育集團。
在2003到2005這三年間,隨著立人集團的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光靠學生的學費和銀行的少量貸款要想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已經十分困難。作為校長及董事長的董順生開始尋找出路,他決定投資新的產業領域,來填補學校虧損。從2005年開始,立人集團先后涉足了房地產、工程機械、煤炭采掘等行業,項目遍布浙江、安徽、內蒙古、上海、貴州北京、河北、河南、江蘇、湖南等10多個省市。2009年前后,立人集團見房地產及煤炭采掘領域收益連年增長,急于繼續擴大生產,開始大規模吸收民間借款。
2011年,隨著“節能減排”“限產”等政策進一步的實施,政府開始對煤炭限產,立人集團在內蒙古投資建設的煤礦采掘基地難以取得預期收入。同年中央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對樓市實施“限貸”“限購”政策,立人集團許多房地產項目開始賣不動,資金無法回籠。加之當時溫州的金融風暴影響,民間債權人開始爭相擠兌現金,資金周轉更加困難。為擺脫困境,推出月息6分、7分甚至更高利息攬儲,飲鴆止渴,以求吸收更多的資金來延續公司運營。
然而此時的立人集團已經是回天乏術,后期的高息貸款卻沒有如預期那樣解決項目資金緊缺的問題,到期付息的燃眉之急反而使得日后的負債雪上加霜。最終于2012年集團資金鏈徹底斷裂,對外宣布停止承兌債權人利息,面臨企業的全盤清算。根據不完全統計,立人集團實際背負民間債務高達45億-50億元,實際涉及債權人超過7000人而資產卻不足50億元,早已資不抵債。
在2015年立人集團因多平臺大規模的非法集資,涉嫌眾多債權人數眾多、金額龐大且無法償還,使法人代表董順生等5名主要股東被依法刑事拘捕。截至2017年,立人集團吸收存款未歸還金額計498608.528萬元人民幣,已支付利息、分紅等計282208.2386萬元,清查追繳工作仍在繼續。
(二)立人集團融資風險的內部原因分析
1.融資結構分析
回顧企業歷程不難發現,立人集團和其他許多有財務困境的企業一樣企業融資渠道單一,大都依靠高利率的民間借貸實現周轉,銀行貸款和大型金融機構融資占比低,這樣的融資結構嚴重缺乏穩定性。
據溫州中源會計師事務所初步核查,立人集團現有債務融資結構如表4所示,負債實已達59.587億元,其中銀行借款占其負債總額的3.49%;企業傳統的長期融資渠道一工程欠款占其負債總額的2.94%;而民間借款占比則高達85.17%。可見立人集團融資渠道單一,基本以民間借貸為主,且數額巨大,達50.752億元。總資產利息率中,銀行借款3.5的利率與全國持平,每期利息額為727.3萬元,但占比較少;平均利息為5分的民間借貸,占到集團總負債的四分之三,每期25367萬元的民間借貸利息對集團現金流造成巨大壓力。立人集團總負債中高風險的、高利息的民間借款占比過大,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的融資渠道缺失,造成企業融資結構不合理。
不合理的融資結構使集團的財務費用十幾年間持續大幅增長,每期達到26094.3萬元,企業債務比例由此居高不下,造成巨大的財務危機,隨時面臨著破產的威脅。
2.財務指標分析
追溯立人集團緣何大規模民間集資,究其原因在于從立人集團從成立到破產的整個運營過程中,始終都沒有對自己財務指標進行過科學合理的分析。集團戰略決策缺乏真實數據作為參考,導致運營資金缺口難以補足,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大打折扣。
流動比率是衡量企業變現能力的財務指標,由表3可知,立人集團的流動比率為1.13,離合理值2相差較多。可見立人集團對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處理不當,導致企業變現能力低下,沒有足夠的流動資產用以償債。龐大的債務又進一步擠壓企業的可償付數額,償債能力弱,使得債權人對其經營成果的信心也大大削弱。
總資產報酬率反映的是企業投人的全部資金獲取報酬的能力,投人同樣的資金,報酬率越高,企業獲得的報酬量也就越大。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平均總資產,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支出。立人集團的總資產報酬率為4.89%,看似只是盈利能力偏低。事實上,息稅前利潤中立人集團的利息支出占比就將近50%,且集團在房市遇冷、煤炭限產后的利潤總額就已經大幅下降。立人集團看似較低但正常的資產報酬率下,結構問題惡薄公一一利息支出龐大,嚴重制約了集團的正常運營,為破產埋下伏筆。同時4.89%的總資產報酬率要面對集團后期巨額的財務費也是杯水車薪。
(三)立人集團融資風險的外部原因分析
1.溫州金融環境危機
金融機構借貸歧視,加之市場收縮,導致融資渠道單一。就資本市場來說,溫州民營企業大多規模小資金少,并不具備人市資格,難以在主板市場上快速高效的集資。溫州民企需要的大多數是小額短期貸款,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對此并不重視,且對民企貸款要求較為苛刻、手續也相對繁瑣。自2011年起行存款準備金率一路開紅飆升,銀根緊縮,溫州民企在正規金融機構融資更加困難。
2.政府監管不到位
立人集體高息民貸案件可以造成如此重大影響也說明了政府對民間借貸的疏于監督。在泰順當地立人集團在民間高息集資早已不是新聞,但是政府面對立人集團明顯得違法集資卻放任不管,既沒有責令立人集團清算退還,也沒有加強監管才導致了問題最終全面升級。
3.溫州民營企業信用體系缺失
立人集團高息籌資案是近年來最經典的溫州民企落敗案件之一,溫州民營企業的社會信用制度的缺失問題由此放大。溫州民營企業的信用制度建設和信用擔保機制不健全、溫州民營企業的考評制度建設缺失、民營企業信譽等級難以鑒定,不僅使得投資人霧里看花,溫州民營企業也因此總是面臨融資無門的窘境。
四、結論及建議
(一)科學構建民營企業自身融資結構
縱觀現代經濟發展的狀況,民營企業要想發展就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在全球化過程中更是這樣。因此我國民營企業主們更要向全球化的企業多學習,從企業實際出發深人了解金融市場知識;學習先進的融資理念、學會合理借鑒中外先進的融資模式;與銀行、券商等正規金融企業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審慎使用民間借貸;將企業管理正規化,積極爭取人市資格,構建科學合理的企業融資結構。民營企業也要把握住新一輪金改的機遇,適時調整自身融資結構,規劃出更好的發展思路。
(二)強化民營企業自身償債及盈利能力
民營企業要想更好地發展必須更快地適應金融市場的變化,儲備充足的償債能力。優化自身現金流,科學處理流動負債與流動資產的關系,以獲取更高的流動比率從而增強企業的變現與償債能力。同時,企業更應提高自身資本的積累,積極提企業經營狀況加強內源性融資能力,維持較高總資產報酬率。良好的盈利能力與充分的風險評估,使企業在面對市場的突發疲軟時可以有備無患,并借此抓住機會迅速反擊、化被動為主動。
(三)營造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
當下,金融危機影響持續存在,民營企業如果只靠增強自身的內源融資能力和市場自發性調節,融資問題依舊難以解決。這時就需要政府的積極調控,發揮財政調節和信用擔保功能,幫助建立良好的信用體系,嚴格懲治各種擾亂、破壞金融市場環境的行為,適時出臺優惠政策,探索出一個惠及多數企業的新模式。同時,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當積極響應銀監會在《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中提出的6項機制,發揮小企業貸款要著重落實利率的風險定價機制、獨立核算等機制為民營企業信貸提供良好的機制保障。實現民企良性融資、健康發展,這一切都需要民營企業、有關部門和各個關聯方一起努力。
參考文獻:
[1]湯曉東.溫州地區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2)·
[2]羅軍.民營企業融資約束、對外直接投資與技術創新[D].中央財經大學,2017.
[3]王敏芳,徐莉萍.金融抑制對民營企業債務融資的經濟周期性影響[J].經濟問題,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