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裬譞
我國天然氣工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 李裬譞
近日,“三桶油”發布中期業績報告,從利潤來看,上半年“三桶油”表現亮眼,同比都有大幅增長。在“煤改氣”等政策驅動下,天然氣消費市場爆發式增長是業績增長的因素之一。
在能源清潔化轉型潮流的推動下,我國天然氣工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1.天然氣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十二五”時期,我國天然氣勘探取得一系列有戰略意義的重大突破。在鄂爾多斯、四川、塔里木盆地和海域發現13個千億立方米的氣田。在東海盆地、南海瓊東南盆地實現了海上天然氣勘探的新突破。總體來看,陜西省天然氣產業綜合競爭力水平最強,新疆次之,四川排名第三,青海、山西、吉林3個省份天然氣產業競爭力總體水平差異不大,相對較弱。排名前三的省份中,新疆在5個價值環節的競爭水平相較穩定,四川和陜西在各環節的價值競爭中波動較大。
經過多年的發展,長慶氣田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天然氣工業基地。截至2015年底, 長慶氣區已建成天然氣年生產能力380億立方米,累計生產天然氣2697億立方米。

我國實現了頁巖氣的商業化開發,掌握了頁巖氣綜合地質評價技術、3500 米以淺鉆完井及水平井大型體積壓裂技術等。宋國梁 攝

表 各省天然氣氣田產業競爭力
2.天然氣開發技術不斷創新集成,推動復雜氣藏規劃效益開發。近10年來,我國在非均質儲層精細描述、水平井分段壓裂改造、快速鉆井、高酸性氣藏安全開發技術及標準化設計、數字化建設、工廠化作業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推動了蘇里格低滲透致密、庫車超深層、塔中縫洞型碳酸鹽巖、普光高含硫、徐深火山巖等為代表的復雜氣藏規模有效開發。技術不斷創新集成,占總探明儲量70%的復雜類型氣藏儲量得到有效開發動用,強勁支撐了我國天然氣產量快速攀升。實現了頁巖氣的商業化開發,目前初步掌握了頁巖氣綜合地質評價技術、3500 米以淺鉆完井及水平井大型體積壓裂技術等,橋塞實現國產化。2016年全國頁巖氣產量達到78.82億立方米,僅次于美國、加拿大,位于世界第三位。截至2017年5月,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累計供氣超過100億立方米,中國石油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累計產氣量突破40億立方米。
3.政策驅動2017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產量、消費量增長重回兩位數。2013年,國家發改委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集中供熱、“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建設。隨著煤改氣政策的逐步落地,供應不足問題逐步顯現。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天然氣供應立足國內為主,加大國內資源勘探開發投入,不斷夯實資源基礎,增加有效供應,確保供氣安全。2017年7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力爭在10%左右。將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工業和民用“煤改氣”、天然氣調峰發電、天然氣分布式、天然氣車船作為重點。
在政策驅動下,我國天然氣供需雙雙快速增長。2017年上半年,天然氣產量達到74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1%;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114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2%。在經濟發展向好及環保支撐煤改氣政策下,工業用氣及華北地區采暖用天然氣需求量大幅增長。與往年同期產量增速逐月下降不同,今年呈現出逐月回升態勢,且顯著高于往年。其中3月開始均為兩位數增長,表明國內產能正在逐步釋放。

圖1 我國天然氣產量增長圖
我國天然氣資源豐富、探明率低,還處在勘探早期,具備快速增儲上產的物質基礎,盡管受低油價的影響,但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已經走上了快速發展通道。“十三五”時期是天然氣產業發展的政策紅利期,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3600億立方米,2016~2020年的需求復合增長率高達13.7%。
發電需求增加依靠LNG接收站資源供應,煤改氣支持工業燃料需求快速增加。國家發改委在《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中指出,城鎮燃氣工程、天然氣發電工程、工業燃料升級工程、交通燃料升級工程是未來發展重點。2020年我國天然氣發電用氣量將達到1000億立方米,占總消費量的比例上升至27%。政策和利潤雙重驅動將推動我國天然氣快速發展。以北京為例(存在補貼的情況下),電廠每千瓦時利潤0.23元。由于海外LNG價格要低于國內管道氣的價格,所以電廠未來氣源的主要供應來源為LNG接收站。
在煤改氣支持下,工業燃料需求增加明顯。2016年我國工業燃料用氣量為670億立方米,2020年用氣量將達到1400億立方米。
液態天然氣市場份額提升。我國天然氣供應來源有兩個,一個是氣態管道氣,另一個是液態LNG。2016年,我國天然氣市場容量為2155億立方米,其中氣態1956億立方米、液態(接收站+工廠)199億立方米。2017年,在環保政策支持下,河北、天津、山東等地“煤改氣”項目需求爆發。2017年上半年,我國LNG市場消費量為811萬噸,同比增長46%,2017年全年預計消費量1650萬噸,比上年增長20%。2018~2020年,LNG需求量復合增長率為19.69%。2020年,天然氣市場容量將達到3600億立方米,其中液態市場容量將達到409億立方米,液態量占總供應量的比例由9.23%上升至11.35%。這說明液態市場容量隨著天然氣市場容量擴大的同時,市場份額也在提升。
城市燃氣市場容量繼續擴大。《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我國城鎮人口天然氣氣化率將由2015年的42.8%上升至2020年的57%。2015年我國城市燃氣管網總供氣量達到1143億立方米,較2010年增長了117%。該行業目前處于成長期,2020年我國城市燃氣管網供氣量將達到3191億立方米。目前城市燃氣行業接近九成企業盈利且收益穩定。2016年我國城市燃氣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1426家,行業資產總額達到7940.2億元,86.88%的企業均處于盈利狀態。2016年我國城市燃氣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6017.4億元,比上年增長2.4%,行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486.7億元。城市燃氣行業毛利率為13.2%,銷售利潤率為8.1%。

縣城城市燃氣發展速度快于城市。2015年我國縣城城市燃氣用量增速為11%,較城市用氣增速高3%。“十二五”期間,國內城市燃氣5年平均增速較“十一五”期間下降了1%至17%,而縣城用氣增速則上升3%至21%。2000~2015年期間,縣城燃氣用氣量占城市燃氣總用氣量的比例由3%上升至9%,未來縣城城市燃氣發展仍將保持樂觀態勢。
在政策驅動下,工業用戶用量占比繼續上升,貢獻更多利潤。我國東部地區城市燃氣企業工業用戶用氣占比已經超過70%,西部地區占比在40%左右,未來隨著煤改氣政策的進一步落地,工業用戶用氣占比會進一步提升。在這種大環境下,2017年7月中國石化組建全資城市燃氣公司 “長城燃氣”,正式進軍城市燃氣行業。
內氣價與國際氣價走勢逐步趨于一致,管道氣與LNG價差會逐步縮小。隨著全球天然氣資源充裕時期的到來,國內氣價將會與國際氣價走勢逐步一致。我國LNG競爭對手為管道氣,由于管道氣管輸環節加價過多,2017年上半年,我國LNG價格比管道氣價格每噸有450元的優勢。2017年9月1日起,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下調0.1元/立方米,終端管道氣價格與LNG價格之間的價差正在逐步縮小。
(作者單位:卓創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