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曹金龍 通訊員 高根福 王文丹
李志峰:裝置現場的“福爾摩斯”
□ 本刊記者 曹金龍 通訊員 高根福 王文丹
李志峰以自己的執著和勤奮,一步一個臺階地成長,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演繹屬于自己的精彩。

李志鋒仔細查找設備運行中的問題。王文丹 攝
8月27日,滄州煉化組織“勞模療養團”赴吉林長白山。隊伍中,一個帥氣的年輕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滄州煉化油品車間儲運一班班長李志峰,是滄州煉化成立近50年來第一個當選勞動模范的勞務工。
全公司“低頭撿黃金競賽”第一、“活流程競賽”第一、第一個勞務工勞模,2017年中國石化最美青工……有誰知道,頭戴這一串耀眼光環的李志峰六年前對油品儲運專業還一竅不通。
2002年,李志峰從滄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被分配到滄州煉化亞砜車間。2010年,他轉崗到油品車間儲油一班。
面對油品車間新的工作環境,李志峰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為了盡快掌握操作要領,他不僅認了車間指定的師傅,還把班里其他同事也認作師傅。瞅準機會就跟師傅們到現場學習,遇到困惑就問個沒完沒了,并及時將學到、聽到、看到的東西認真記錄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一有空閑就拿出筆記本反復學習,直到學深學透。
“一般學徒至少要用3個月時間,可志峰跟我一個月就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領,完全能夠獨立頂崗了!”說起愛徒李志峰,“正牌”師傅代華強言語中滿滿的驕傲與自豪。
2013年,頂崗操作兩年多的李志峰出人意料地在全公司技能大賽中獲得佳績,被破格晉升為高級工。之后幾年,他被任命為副班長、被聘為班長。6年時間,李志峰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臺階地成長。
角色變了,但李志峰不服輸、攀高峰的勁頭兒沒有變。憑借摸爬滾打練就的全能功夫,他在工作中精彩不斷。去年七八月間,原有12人的儲運一班被減員至8人,自此,哪個崗位缺人,李志峰就毫不猶豫地頂上去。2016年底,他報名參加跨崗位競賽,一舉通過考核,取得裝車崗位資格證書。
李志峰自2016年擔任儲運一班班長后,班組業績扶搖直上:2016年油品車間的油氣回收量和回收率,排名第一;全年各班組發現問題數量排名,勇拔頭籌;車間衛生區評選,依然排名第一,還被評為全廠優秀班組……
按車間的標準,油氣回收裝置一個班次脫一次水。可他們每個班下來都要脫3次水,高標準嚴要求,換來的是油氣回收量的大幅增加。每次裝車,他都守在現場督促大家把火車上的密封帽子蓋嚴實,以免裝車時油氣泄漏出來,并及時開關裝車閥門,確保萬無一失。
去年7月開始,李志峰將衛生區分片包干到人,不僅獎罰分明,且每月輪換一次。同時,每個班次的員工輪流做值班員,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專項負責內外操及休息室的衛生管理,使班組衛生區干凈整潔,煥然一新。
在李志峰的帶領和督促下,班組員工積極進行多崗位學習,目前,大多數員工熟練掌握了內外操及輕油、重油的操作技能。遇到人手不夠時,隨時可以抽出人來頂崗,班組的整體戰斗力明顯提升。
1月23日,夜班。李志峰接班后到罐區例行巡檢,忽然聽到輕油泵房內有異常聲響,便迅速奔向泵房,看到P504軸承箱有煙霧冒出。他立即按下停止按鈕,快速關閉出入口閥門,一場可能發生的著火事故避免了。為此,他獲得廠部的專項獎勵。
車間主任冀學鋒最贊賞李志峰吃苦耐勞的精神:“李志峰太能干太能吃苦了,對車間交給的任務從不打折扣。”
全身心盯在現場的李志峰,也備受現場“黃金”的青睞。2016年,在公司開展的“低頭撿黃金”活動中,他獲得114個獎項,高于第二名14項。2016年,車間統計的1200余個問題,其中的512項是被李志峰發現的。
能夠發現那么多別人難以發現的問題,李志峰自有其過人之處。
李志峰有一個大的綠色工具包,包里裝滿了扳子、鉗子、螺絲刀、盤根等幾十樣工具、備件,足有20斤重。每次巡檢他都背上它,從油品車間的東邊到西邊,再由西邊返回東邊,幾里路的裝置現場,他一點點查看,一處處搜尋。每一處隱藏的問題都逃不過他的“火眼金睛”。
去年11月中旬的一次夜班,他巡檢到汽油罐區西側管排處時,看到管線上隱約有一點兒陳舊的油漬,立即用眼睛上下左右一番“掃描”,仍未查出個究竟。他不甘心,又爬上鐵梯到管排上面搜尋,仍未發現疑點。
即使如此,他仍未放棄。待下次當班巡檢,他又特意來到這個地方,看到管線上有新的油跡。于是,又不厭其煩地反復查找,終于發現是一個深深隱藏在管排里的閥門法蘭有泄漏。就這樣,又一個事故隱患被他及時發現并消除了。
凡是新投用的設備,李志峰都格外關注。2016年12月中旬,508號罐副催化管線剛剛投用,輪到李志峰當班必定要去轉個四五次。冬夜天氣寒冷,他全然不顧,提上防爆燈反復巡查。當第三次當班的時候,他發現一閥門法蘭上的漏點,立即上報并聯系維修人員更換了墊片。
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促使李志峰將自己的眼光不僅局限在自己本崗位范圍,他還在油品車間裝車及外圍與車間相連接區域等處發現50多項問題,猶如生產裝置的“福爾摩斯”。
從一條管線到多條管線的貫通,從一個油罐的組立到多個油罐的組立,從一個管排到多個管排的走向,從一臺機泵到多臺機泵的疏通,甚至是隱藏在某個角落的一個小閥門。這些就像立體交織的優美畫卷,深深地印在李志峰的腦海里。憑這,他一舉擷取2016年公司技能大賽“活流程”金牌。
想當初,李志峰剛到油品車間不久,師傅叫他畫一個罐組立的流程圖,他得去現場好多遍,才能勉強畫出來。
憑著鍥而不舍、刻苦學習的鉆勁,職校畢業的李志峰通過自學取得了“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大專學歷。一點一滴,日積月累,他在積累了大量專業知識的同時,逐漸成為油品儲運專業的行家里手。由于裝置改造、生產優化,工藝流程每年都在動改。每次動改,他都格外上心,并詳細記錄在筆記本上。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就去現場核對、修改,直到把完美準確的流程圖畫出來為止。
流程動改要記牢非常不易。尤其是那些本是汽油管線被改成石腦油的管線,原是鋁箔油線被改為柴油的管線,稍有疏忽就可能出錯。對此,他反復記,反復畫。經他的手畫出的流程圖積攢了一沓又一沓。如今,他畫的油品車間流程圖,既美觀耐看,又詳盡精細,就連流程中相互交叉的管線及中間的截止閥都清晰地標注出來,繪圖效率也提高了好幾倍。
流程圖精準度的提高,使他操作起來得心應手。即使幾項工作同時進行,他也游刃有余、應付自如。